誰殺了臺灣的大師&最後一絲血脈
謝謝主持人
我叫楊冀華
我的專業是中國哲學
我想請教上面的校長及教育部
全世界
最碩厚的教育
是什麼
在哪裡
尤其是從
永續經營來說
1949-1991或1994
臺灣大師林立
如
牟宗三
錢穆
張大千
郎靜山
基本上
余光中
我不以為是
而
最後一位是
勞思光先生
1991或1994之後
台灣
沒有大師了
史作檉先生
約可稱為碩果
但是
有誰認識他呢
那麼
是誰殺了臺灣的大師呢
在上面的大學校長、教育部
要負全部的責任
尤其是教育部
臺灣的生命力、活力
正像沙漏一樣
正在一點一滴的流失
完全的流失
耗老本的流失
意見教育
意見治國
毫無永續經營的義縕
更缺乏內涵深度的賾
就像眼前的年改
更像筆者的個案
台灣既是利維坦
台灣更是國家強盜
尤其是執政黨綠
台灣自己殺了
臺灣自己的大師
更悲悽的事實是
國家培育了
父母最大的厄與負擔
宅
媽寶
靠爸
頂客
GBLTI
鄭捷林冠華充斥
台灣
你的名字叫做
詐騙輸出國
台灣
自己殺了臺灣的大師
案:
筆者,108.1.13-15參加了「HFCC 107年度期末成果發表-『破‧革』人文社會的跨域冒險」,指導單位|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劉文惠副司長(金主),主辦單位|HCGO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及跨界應用能力培育總計畫。上述是筆者的直播潤筆,第一日筆者跟HFCC總計畫主持人劉舜仁老師溝通稱:你們HFCC成果的主題是破、革!唯,你們要破什麼呢?革什麼呢?意義為何呢?其稱:破、革牆的產官學、科技或學科整合開窗。筆者稱:就此而言,您們應該多找哲學家來討論。因為,這是哲學基本問題的探究與釐清,尤其是一與多、共相與殊相及自由與決定(結構與解構、形式與融合或本質與反本質)等的問題。故國傳統的《易經》、《詩經》與《禮經》等論點與其歷史詮釋(現代性),最夠資格表述該一意義。其乃邀請筆者,出席明日的校長及教育部座談。第二天,上述即筆者的上午直播潤筆,下午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李美賢教授分享<搖滾畢拉蜜:社區翻轉、文化翻轉,以東南亞為方法>,特主張教育知識論及東南亞知識論。會後,其跟劉老師溝通時,筆者乃請教其之:教育知識論、東南亞知識論主張。其稱:這是後殖民解放的意義。筆者續稱:這不就是薩依德等的主張嗎?但是,您主張教育知識論、東南亞知識論,我問的也是教育知識論、東南亞知識論,您卻答非所問。它是要自己發展起來,即反剝削、壓榨!就此而論,全世界被剝削、壓榨最厲害的國家,是哪一個國家呢?其,茫然……是中國!其愕然……我國從鴉片戰爭開始迄今,就是全世界被剝削、壓榨最厲害的國家。因此,雨果一開始就批判說:兩個強盜的勝利。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仍是您主張的教育知識論、東南亞知識論。請問:您主張的教育知識論、東南亞知識論是什麼?它的內容是什麼?其……唉!國家花了那麼多的錢,筆者只能唉的結論它嗎?難怪,郭校長一開始就質疑本案的深度及持續性!
參與學校: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第3年/3年計畫】獲補助名單:臺東大學曾耀銘校長、政治大學周行一校長、臺灣大學郭大維代理校長、陽明大學鄭凱元副校長、暨南大學蘇玉龍校長、東海大學王茂駿校長、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及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即王所長稱的打領帶者)
<最後一絲血脈>:教育受到最大的傷害
是非對錯真假善惡混淆顛倒
真理正義價值信仰人格道德崩盤
由上而下的以身作賊
319&318乃熾烈標籤
只要政治正確
一切OK
因此
孩子的認知、價值與人生觀
跟我們幾乎完全不同
這就是蔡英文傲稱的
天然成份(真正的代溝)
原來
學校、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早已全部淪陷
哲學更火上加油
這就是黑格爾的哲學危機
真諦是教育倒塌、司法自焚
乃教育規準的認知性真理死亡(司法天秤倒塌)
學校不是生產與傳授知識的神聖殿堂(管案即證據而最後防線又絕跡)
既被多元(49:51或民粹)或相對(詭辯)取代
尚被稻草人取代(虛擬或想像真實)
更被巴利的天真人類學家與料、數據或編碼取代
完全忘了自己是臺灣97%強的漢人事實(行政院國情介紹人民)
只是權利意識(尼采)權利色掛帥(傅柯)虛無主義
只要政治正確
一切
真的OK了(79年次最衰,歷經8教改,簡直是白老鼠。[92.10.14《蘋果日報》])
這就是後現代的真相
這更是臺灣的現況(維持現狀- -新奴隸制度的草莽權利主義)
台灣映照了世界的荒謬嘔吐瘟疫
好在
臺灣就像當初的中西體用掙扎一樣
自己還有四維八德維繫著的
最後一絲血脈
在第一與第二十三對染色體裡
各殘存了一半
天作之合
其臭如蘭
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
即
重返人間
映照世界
朗朗乾坤
享天倫之樂
這是108.1.13-15筆者參加「HFCC 107年度期末成果發表-『破‧革』人文社會的跨域冒險」的心得,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全面被「擾(教)」壞了!因此,筆者才有<誰殺了臺灣的大師>之作。故,救救孩子,救救臺灣!停止108課綱。(108.1.12《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814024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2NDoiYjVrdFAzeW1JRWpDTnJ4UzFWL3BlVkpyZm9KQlAzZzA5WEpKdjZuNFVwOGVMRjduUHlFaEtvNUZYb1FwOHU3bCI7.jpg)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2NDoiYjVrdFAzeW1JRWpDTnJ4UzFWL3BlZG9TMGNkV2xnNGdSdzFmY0hJV3gvNVJ3bURwdDd5eXJSMDVsN1hDbmVJeiI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