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在的招喚與生命存有的吶喊之百死千難聖人處此(道德可教嗎- -憶第五屆經典詮釋與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
前天,(106.12.8)筆者參加了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五屆經典詮釋與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孔子、儒學與儒家經典詮釋」。會中,筆者作了如下的回應:
一˙第一場:林素玟教授發表<即身涵德、以體踐禮- -《禮記》的身體美學>,筆者稱:謝謝主持人,我叫楊冀華,我對林教授的文章作兩則回應:
(一)您的身體美學,是從楊儒賓的身體觀展開闡釋。我以為:他有個嚴重的理論離論。離者,《易經˙離卦》的離,乃麗也。即:楊教授的身體觀,讓他麗於學術界,卻遠離了儒家。因為,身與體的即身涵德、以體踐禮- -身體美學有著雙重物性,乃遠離了儒家傳統:
一儒家傳統的淵藪:彝禮仁。離者,無該意識也。
二簡帛的忎:忎之千,乃身的原義。唯,電腦無身上心下的仁,乃以忎代替。然而,忎的千,亦正是千的意義,此乃多數仁、普遍性的仁也。(喻超越的仁)就此而言,這就是思想、價值、精神、信仰、人格與情感的人之異於禽獸、為仁由己、吾從周及萬物皆備於我價值贊參檢別。離者,同上。
三《左傳》的仁:<成公九年2>不背本,仁也。<襄公九年2>體仁,足以長人。<昭公十二年2>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哀公七年2>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哀公十六年2>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案:仁在《春秋》經傳中多為殊德。離者,同上。
四《論語》的仁:<7.11>用之則行,舍之則藏。<7.17>可以無大過矣。案:仁在《論語》中為總德與殊德,呈現了仁的即內在即超越意義。
五《易經》的仁:<乾卦˙文言9>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繫辭上4>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繫辭上5>顯諸仁,藏諸用。案:仁在《易經》亦為總德與殊德。(朱子:一物一太極,統體一太極。)
(二)您說:您還以曾昭旭的論點,闡釋即身涵德、以體踐禮的意義。問題是:曾昭旭的<為儒學定性定位>,是以道家文本為據,就像傳統以內聖外王道家概念定性定位儒學。但是,內聖外王,朱子未贊一辭。因此,這是非常不應儒家的觀點。
二˙第三場:陳立驤教授發表<試論當前兩岸儒學發展的兩大問題>,主持人兼回應人林維杰研究員稱:你以全體論與整體實存討論,這是可以寫兩本博士論文的大題材,需要詳加敘述的。曾昭旭乃站起來替陳教授緩頰,陳教授即以此辯。筆者乃舉手,主持人稱:請楊冀華先生發言。筆者即稱:謝謝主持人,我就接著主持人的觀點,進一步細究的請教您:我們就以您的全體論與整體實存言,兩岸怎麼會有:
一唐君毅先生的花果飄零現象呢?
二列文森先生的中國文化將到博物館去找的說法呢?
三錢穆先生的兩岸是思想、價值、精神、信仰、情感、人格與國格的根本差異。(中國不讓中國人來領導)
四劉述先先生的當代新儒家及現代新儒家之判呢?
五蔡仁厚先生的返本開新呢?尤其是:本是什麼本呢?本可以是全體論、整體實存嗎?或仁傳統vs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
就此,它哪來您的當前海峽兩岸儒學發展的兩大問題呢?陳教授答非所問,主持人乃打斷他的冗長發言稱:楊冀華問的是如果是全體論、整體實存,它怎麼會發生他所說的那些現象發生呢?看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你就思索一下。現在,就讓袁教授作回答。
三˙第四場:張家勝教授發表<儒、道「中和」思想的同異:以《中庸》與《太上洞玄靈寶中和經》為主探討>,蘇何誠教授發表<試論徐復觀的儒家樂教思想>。筆者回應稱:蘇教授的文章,很令我驚豔。這是文化帝國主義的音樂現代性之雅樂振興初啼,頗值得嘉勉鼓勵。但是,張教授談中庸的中和,從朱熹的喜怒哀樂之情談起。我想請教的是:情的喜怒哀樂之真諦是什麼呢?其在朱子的體系中,又是什麼意思呢?請賜教,謝謝!
四˙第五場:楊自平教授發表<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李彥儀教授發表<荀子的「禮樂」思想及其對當代品德教育的啟示>及蔡月娥教授發表<儒學對文化的影響:以中和節為例>。筆者的回應如下:這一場次的發表,我是非常的喜歡。對我的啟發,是非常的重大,讓我豁然貫通了很多事情。謝謝大會,非常的謝謝大會!我這樣的來回應三位發表人:蔡教授的中和,正是我前場次詢問張教授中和、情和朱子的關係,您更以:
中節→中和→中庸→時中(→者,提升也。)論
我則以
中節→中和→中庸→時中→叩兩→三才兼三才下學上達(喜怒哀樂的情路)
闡釋了儒體及其真實,這就回應了楊教授的接受問題。然而,我以出入易接受。因為:
韓愈代表了中國生命精神的乘虛而入震雷乍響掙扎,周子找到了救生圈。
所以,朱子以下列三點表述:
一˙出入佛老數十年,終柢於儒。(以佛中舉)
二˙佛教是乘虛而入。
三˙道統三義
(一)小道統:韓愈的論點。(文學)
(二)中道統:孟子的500-700年的歷史治亂循環史觀。(斷代史)
(三)大傳統:孔子的百世可知之因。(通史)
最好的例證即王陽明前後三變,實能闡釋出入佛老及儒門教內判教。特為儒學振興的識仁歸仁(出入)救生圈:
生命存在的招喚(荀子順是的墜於惡觀點)
而:
生命存有的吶喊(孟子取其大者的學孔顏而神也)
展示、展現、呈現了生命情境的真實處境與狀況,(喜怒哀樂之情)尤其是它的出路。故,王陽明曰:
百死千難
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用的全是儒家資源。正是該一意義,乃為李教授的德育思索。唯,近代教育界有一個根本的大問題,那就是道德可教的質疑爭論,亦是李教授行文的缺位、缺德的根本問題緣起,由是產生了當下道德淪喪的問題。此中的要義是:
道德可教嗎?
為什麼:這樣的質問,讓教育一潰不振呢?難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要把它列為定言令式、無上命令、義務。因此,更重要的意義也就出來了:道德淪喪。此,我們不能不思索。這也就是說:
我們教道德,教的都是規範、律則、原則、準則、教條及知識。然而,這些規範、律則、原則、準則、教條及知識,跟意願、動機、心志、行為等,有什麼關係呢?(尤其是現代性的斷裂特性之二元論)這,應先釐清。
謝謝收聽,請賜教!
案:
道德可教!
因為:
道德可教(人不學不知道的知即德、福德一致)
化民異俗(變化氣質的自我期許自我要求成習俗性禮)
虛壹而靜
隆禮勸學
所以:
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
成之者性也
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故: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習俗性禮仁矣而不察焉。故,君子之道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