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9 04:56:27楊冀華

陳瑞麟批評李明輝以內聖外王說儒家傳統,其乃人云亦云的謬論啊!

昨天,(106.6.8)友人捎來:

    儒家傳統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傳統者,在於它將一切文化活動視為人類精神生命之表現,而以道德價值為其他一切價值之共同根源或基礎。按照傳統的說法,就是『內聖外王』底思想

請問筆者的看法?好在,筆者知道該文的出處,更做了研讀的沉思與反省,即翻閱當時的記錄:

    當代新儒家可以李明輝的一段話做代表:(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序言,頁(3)-(4)。)儒家傳統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傳統者,在於它將一切文化活動視為人類精神生命之表現,而以道德價值為其他一切價值之共同根源或基礎。按照傳統的說法,就是『內聖外王』底思想。(陳瑞麟著:《傳統東亞文明與科技(自然)知識的傳承與演變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在傳統與革新中徬徨:1950-1960年代間台灣思想界的幾個科學觀的拉拒》,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5.7.21,頁6。)這是非常儒學常識的說法,(陳氏的論點)不論儒家是不是儒家哲學或其之哲學因子(認識你自己及愛智),其對儒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顯諸仁藏諸用人而不仁如禮樂何下學上達一以貫之性與天道從心所欲不踰矩見群龍無首吉吾與點也毫無所知,(該文可證)陳氏如何談儒家傳統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傳統者呢?難怪,他會以內聖外王涵蓋「它將一切文化活動視為人類精神生命之表現,而以道德價值為其他一切價值之共同根源或基礎。按照傳統的說法。」,真是非常非常反科學哲學的論點,其將難脫意識型態之論與譏了!因為,科學哲學者,首先辨科學哲學與哲學科學,乃用科學方法回答哲學問題或以哲學方法處理科學問題也。蓋,哲學方法是沉思與反省的知識論、形上學與價值論(含倫理學及美學),尤其是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本探究表詮。科學方法是物或對象的觀察、說明、推論、實驗、選擇與證明,詮釋看不見(觀察、拍攝或測試不到)的現象或對象如原子等,選擇說明的理論證明自己的論點是確實無誤的說法。這是經過科學觀察與實驗證明的結果,雖然該說法可能跟該觀察或該實驗是毫無關係的事而僅為選擇。因為,若是科學哲學,其必需列明:

    一˙觀察與報告(說明或理論)的關係?

    二˙實驗與報告(說明或理論)的關係?

    三˙觀察、實驗與報告(說明或理論)的一以貫之關係?

    四˙影響觀察、實驗與報告的因素有哪些?其如何可以免於《易經˙坤卦》的蝴蝶效應意義?

重點是:    當代新儒家因為:

    傅偉勳著:《21世紀雙月刊˙佛學、西學與當代新儒家:宏觀的哲學考察》,臺北:21世紀雙月刊,第38期,1996.12。其界定: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為狹義當代新儒家,梁漱溟、馮友蘭、張君邁為廣義當代新儒家。筆者取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張君邁、錢穆為狹義當代新儒家,馬一浮、梁漱溟、馮友蘭為廣義當代新儒家。判準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錢穆為免門戶而未簽署,卻精神加盟也。其中,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皆熊十力的學生故。當代於,中西合一也。中者,新儒家也。新儒家者,宋明儒家與原始儒家也。宋明儒家者,性即理理學心即理心學也,如程朱陸王等焉。原始儒家者,孔孟荀開創而的弟子三千君子儒也。又,劉述先先生區分,當代新儒家與現代新儒家。後者為1949滯留於內地的如熊十力先生等,特以馬恩史列毛為本者也。前者乃花果飄零於海外而以臺灣為的如牟宗三先生等,特以故國傳統歷史文化者也,尤其是儒家為中國文化。另,若以內聖外王儒家傳統,那表示陳氏的儒家觀點,僅是人云亦云的內聖外王儒家傳統觀。蓋,真正的儒家傳統盛德大業內聖外王說法乃道家論點的人云亦云謬論啊!

哦,對耶!謝謝!別客氣!

Ps:由香港儒藝青年文化協會藝術總監曹璇小姐自2013年始創作的「當代新儒家譜系」藝術計劃,將於2017年(106年)3月赴台灣國立中央大學進行為期20天的展覽。熊十力、馬一浮、梁漱溟、馮友蘭、牟宗三、唐君毅、錢穆、徐復觀、蔡仁厚、劉述先、杜維明、成中英。(張永儁)案:筆者以成中英取代余英時,最後置張永儁師,其乃筆者識仁歸仁的全程領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