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6 01:50:07楊冀華

一個令哲學系最不堪的日子所以然

    看到尤、潘老師的說法,(<一個令哲學系最不堪的日子>及其留言)叫筆者回憶起自己學哲學的心路歷程:
    17歲起思索與摸索我是誰及其事半功倍之法!幸運得很,當時即知:讀哲學可以。因此,由那時起,即自習哲學概論,多達七八本書。(不同的作者)讀軍校時,(桃園員樹林)更被哲學社拉去一起唸存在主義。在跟李抱忱老師學習理論作曲時,其稱:
    你不適合走音樂的路,雖然繆斯滿強的。但是,哲學心更強,其韻動頗叫人遭架不住!
就此,筆者的哲學書冊便不離手了,迄今未變。所幸,柳營時期,龍岡許歷農司令,給了我本《四書集注》要我唸。我亦由那時起,重拾《四書五經》,更跟吳雯玲小姐徜徉在中國古典文學及典籍(哲學)中。更由那時起,悠遊於各大學哲學系及中央研究院間,同時被友人戲為研討會班長。退役前數年,在新北丹鳳三聖宮,跟林安梧老師習《易經》、高柏園老師習《莊子》、鄭志明老師習《老子》、陳廖安老師習道教史。退役後,即考上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班,乃從張永儁老師習宋明理學及六藝哲學、勞思光老師習文化哲學、劉述先老師習當代新儒家、林正弘老師習科學哲學、葉海煙教授習道家哲學,尤其是張永儁老師指導筆者寫碩士論文。這是筆者最艱苦的階段,葉海煙教授曾在課堂上謔稱:筆者是動物園的園長,卻管不住自己的員工及動物。(筆者必需特別感謝杜保瑞學長老師,乃在其家中磨練了周許的筆者的碩士論文,讓筆者由是奠下哲學論述的脫胎換骨基礎。)筆者艱辛的從自學,(同時自習美學,更在臺師大及政大修教育、輔導及諮商基本學分。)慢慢的由是一步步往學院修正。考上博士班前後,更在臺大、政大、央大、文化、淡大、輔大及其神學院旁聽形上學、知識論、中世哲學,尤其是陳俊輝教授的存在主義及詮釋學。習來,頗為如魚得水,爾今更悠游此間。尤記得:
    在臺大及政大旁聽時,筆者皆三緘其口。但是,同學多跟筆者討論:您這麼大了,還來唸哲學,您不辛苦嗎?哲學,好難唸噢,對不對?讀哲學,有什麼用?讀中國哲學,豈不很站壁嗎?尤其是洞洞生,(臺大)特別徬徨且眾。每次都是一兩人起,終了總是十人許眾。當時,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等都說過,聽不懂、難唸和未來出路問題,仍是大宗。尤其是臺大,那種校內鬥敗公雞的沮喪,無以撫平內心深處的提不起勁。更尤其是難唸的哲學,尤尤其是哲學成了營養系,唸不唸書都能拿到臺大文憑的自謔。有人慚愧的插話說,更有複議的呢!
    筆者在母校帶學弟妹及旁聽時,他們看筆者讀得很開心,很是訝異。看筆者讀來,很是源頭活水,更是羨慕。尤其是在潘老師麾下旁聽尤老師的知識論,學弟妹們多問:您這樣的快樂學習,不知道是怎麼來的?筆者回應稱:確實,哲學不好唸,尤其是中國哲學。它正好是宋明理學及理性主義與經驗論的意義,在此全都露了。學弟妹問:尤老師講的真好嗎?哲學,真的像你們那樣對話的那麼好玩嗎?尤其是:看、聽你們的對話,我們好想加進去。但是,你們的對話好深奧噢,聽也聽不懂,更別想插話了,就只能在王臣瑞臉上畫插畫了。然而,我們真的想問問學長,您何以如此愛智的樂學呢?這就讓筆者回想到哲學的氛圍:
    輔大哲學系獨樹一格,乃完整的系統哲學,教材多與一般有異。尤其是考輔大的博士班,筆者需要重唸輔大的課本及教材。尤其是張永儁老師,他要筆者別考其他學校,一心考輔大就可以了。筆者詰難的其回應稱:你的問題,只有輔大能幫忙。筆者再詰稱:吾心已屬孔仁,無以改宗矣。張老師回應稱:我清楚……未待張老師說完,筆者插話的回應稱:您是要我去學方法!對,汝子可教也。因此,仁生形上學乃為仁的形上學,(前者為碩士班的結論,後者為博士班的結論。)筆者的博士論文成焉。
    臺灣當時的哲學界,認識論頂盛,(非知識論)形上學尚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歧出了價值哲學而一枝獨秀,尤其是中央大學哲學系的應用倫理學,哲學發展乃畸形矣,即價值扭擰而虛無(多元)矣!好在,被傅偉勳批評得體無完膚的當代新儒家反盛行起來,道德形上學風行雲湧,迄今未衰。但是,道德價值淪喪,莫此為甚。價值根源向行為主義滑轉,異化的沉淪,從上層社會發酵,上行下效的道德淪喪如決堤。筆者從那時起,即力主形上學,乃為仁生形上學及仁的形上學。因為,形上學的核心即本質主義的揭發事物或對象之特性,尤其是關鍵特性或本質,這就是認識論。進而將我們揭發出來的關鍵特性或本質,清晰明瞭的系統告訴大家,大家無須討論或辯論的,即能心知肚明的獲致相同或相似的結論或看法者,這就是知識論。特性、關鍵特性或本質,正是我們研究學問或學習的焦點,這就是形上學和價值哲學同一的意義,特為哲學的基礎。然而,該一意義,在當時逐漸流失,筆者一人力主該一意義。猶記得筆者當時報考華梵大學東思所博士班時,曉雲法師要求筆者將仁生形上學改為人生形上學,即被筆者當面婉堅的拒絕了。由是乃可見一斑,此時回想起來,頗為感懷也。蓋,哲學,認識論、知識論、形上學、價值哲學在此,豈不存在與本質、本體論與宇宙論、形上學與知識論、人格同一性一股腦兒的同一了嗎?
我們再看:
    愛智、王艮的〈樂學歌〉及318向日葵社運創傷,(105.3.25中研院社會所「後太陽花與後雨傘運動之台港社會政治轉變比較研討會」,第一場探討<運動後的創傷與參與>,臺北大學的教授提問:318後,學生回不到過去了。談創傷,這可怎麼辦呢?大會,竟無以回應,令其頗為愕然。)我們不難發現:哲學愛智斷裂的失愛意義。究此,誰之過呢?就筆者參與318、723(反課綱)及哲學星期五沈清楷等活動得悉:不但學生回不到過去了,尊師重道完全崩盤,乃為尤悵與潘悵之所可預見的未來了。我們更看:<臺灣學閥傳奇>,(《新新聞》第1429期,103.7.23。)乃稱學閥實在對不起臺灣人!
筆者以為:
    價值哲學(實在論)無以立,生命哲學即空洞無底無依,生命像極了糞坑裏的蛆,萬頭茫然攢動,虛無主義全面籠罩臺灣,現代性徹底詭計得逞:
    夢遊者[1]
    陌生人[2]
    異鄉人[3]
    流浪者[4]
    城堡[5]
充斥而:[6]
    一個幽靈
    一群幽靈
    一大群幽靈
    一大群絡繹不絕的幽靈
    徘徊在秋海棠的上空[7]
    哪裡也不能去、不想去、不願去
    嚇
    台灣成了詐騙輸出國
    更嚇
    福爾摩沙的行屍走肉確如浮雲矣
    尤嚇
    台灣的幽靈開始徘徊在扶桑的上空[8]
    更尤其是《金孫》的小孬孬上下徘徊[9]
哲學:
    如何走出如是的危機呢?
如果:
    哲學走不出這樣的危機,哲學還有什麼用呢?哲學還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
    哲學危機,不僅是臺灣的問題,它更是世界的問題、哲學本身的問題。這類根本的問題,行之有年了。因此,如果上述的問題無以解決,上述的問題勢必層出不窮且越來越嚴峻……
案:
[1]夢遊者,即政客也,如秦始皇毛澤東孫中山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也。(《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作者:克拉克,譯者:董瑩、肖瀟,出版社:時報出版,2015.7.27初版。)
[2]陌生人者,即上述人的老師及其自身,乃既沒學好、亦沒教好故。(《教師即陌生人》,格林妮著。Greene, M.1973~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age.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ry.)
[3]異鄉人者,即不自我認同的人,尤其是自己的歷史傳統文化,更尤其是自我否定而自宮者如李登輝林昶佐等。(《異鄉人》,作者:卡繆,譯者:莫渝,出版社:志文出版社,1900.1.1初版。)
[4]流浪者者,即不堪、不能、不願、不敢自我認同者如林義雄三毛浪跡天涯。後者是追求靈感,前者是逃避,乃逃避追查林宅血案的真兇也。(《流浪者之歌》,作者:赫塞,譯者:楊玉功,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公司,2013.10.3初版。悉達多與朋友的對話,表達了這樣的理念:這個世界本身,既在我們裡面又在我們外面,就像是時間並不真實,那橫在此世與永恆、橫在痛苦與極樂、橫在至善與至惡之間的那條分界線,也是虛妄不實的東西。如同打破時間的觀念,同時澈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切。《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旨在表達對於東方的感謝,尼采「永恆回歸」。)
[5]城堡者,即有家歸不得的被上述夢遊者、陌生人、異鄉人、流浪者愚民的孩子如林飛帆魏揚林昶佐林冠華等(《城堡》,作者:卡夫卡,譯者:湯永寬,出版社:志文出版社,2000.5.10初版。)
[6]上述的論證,請參閱拙作:
一˙楊冀華著、楊文逸插畫:《插畫與文集甲午之春與孟夏(318、422、521、622、725、801、927、101[912、109]、1129、1226、105、211及319的社會現象映著臺灣、中國、人類未來的契機),新北市:性理大學籌備處,104.5初版,ISBN 978-986-91892-0-0(精裝)。
二˙楊冀華著:《亂臣賊子懼、大罪有六、孔孟荀的批判:超「課綱和反課綱」的小四說法&臺禍蔡英文》,新北市:性理大學籌備處,2016.1初版,ISBN 978-986-91892-1-7(平裝)。
[7]秋海棠者,喻傳統中國也。(出於清末國小國語課本第二冊,第43課:我國地形,如秋海棠葉。東出勃海,如葉之莖。西至蔥嶺,如葉之尖。各省及藩屬,合為全葉。
[8]扶桑者,喻日本也。
[9]《金孫》者,編導:周旭薇,演員: 劉品言等,影片年份:2012,出品:臺北雷公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