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我與人生(《易經》的基本認識- -《易經》與我與人生首部曲)
研究或讀《易經》,這是中國標誌之最。因此:
我為何不冒險與此充滿「靈」的古代典籍,對談一下呢?這樣做,應當不致於有任何傷害,反而還可讓讀者見識到源遠流長、貫穿千百年來中國文化的心理學之方法。[1]不管對儒家或者道家學者來說,《易經》都代表一種精神的權威,也是一種哲學奧義的崇高顯現。[2]
藉著因果律,我們可以解釋兩相續事件間的聯結關係。同時性[3]卻指出了在心靈與心理物理事件間,時間與意義上都有平行[4]的關係,科學知識至今為止,仍不能將其化約為一項共通的法則。[5]同時性這個詞語,其實一無解釋,它只陳述了有意義的巧合之興起。就其本身而言,此種巧合之發生可說是偶然的,但它既然如此不可能,我們最好設想它是立足於某種法則,或是奠基在經驗世界的某些性質[6]上面。然而,在平行的事件間,卻發覺不到因果聯結的痕跡,這正是它們所以具有概然性質的原因所在。在它們之間唯一可以認定,也唯一可以展示出來的環扣,乃是一種共同的意義,也就是種等價的性質。[7]古老的符應觀即建立在這種聯結的經驗上面,[8]此種理論在萊布尼茲提出預定和諧之觀念時,達到了高峰,[9]但也在此暫告一段落,隨後即為因果律所取代。[10]同時性可說是從符應、感通與和諧等荒廢的概念中,脫胎而成的現代詞語。它並非奠基於哲學的設準上面,而是根據實在的經驗與實驗而來。[11]同時性的現象證實了在異質的、無因果關聯的過程中,盈滿意義的等價性質可同時呈現。換言之,它證實了觀者所覺識到的內容,同時可由外在的事件展現出來,而之間並無因果的關聯,由此可知:如非心靈根本不能在空間中定位,要不然就是對心靈而言,空間只是相對的,同理也可適用時間之決定心靈,以及心靈之使時間相對化等所牽涉到的問題。我並不著意強調:對這些發現加以證實,其影響將會如何深遠,卻預示了自己對此之驚服。[12]
因為,中國標誌之最者,黃種人與白種人,很容易就加以比較的區別了。同理,中文與英文,也很容易的比較區別了。問題是:黃種人與白種人、中文與英文深緼的內涵,這要如何的加以區別呢?尤其是內函深緼的賾呢?《易經》,既闡釋了該意義,更啟動了深緼的現實。上述兩段引文及闡釋,即詮釋了中國標誌之最的深緼內涵,尤其是其後之賾。此即:
儒家對「有」的肯定與善惡混、亦善亦惡、可善可惡、不善不惡、向善、白紙、無自然、業障、無明、原罪及惡靈(自由主義的大前提)等迥異矣。
此迥異,即經的本義矣,故國的學術乃以經立矣。然而:
國人稱本國的學術為國學,外國人稱中國的學術為漢學,已被世人肯定而接納。[13]
案:對於國學一名,若為相對於現代性的科學而謂中國的科學者,筆者稍能接受該一對稱。若為此處引文的作者們說法,筆者的感覺即頗為反感矣。蓋,其頗有貶抑的意義,更文化帝國主義的否定學問,尤其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的學問也。因此,筆者仍以經來稱傳統的學問,由是《易經》乃謂《易經》矣,尤其是由《易經》標誌的中國,更尤其是該標誌之最的深緼內涵之賾。蓋,經者:
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莊子˙天運》)
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文心雕龍˙宗經》)
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言不燮之常經也。(《白虎通》)
經,徑也,常典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釋名典藝》)
經,織從絲也。(《說文解字》)
織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常經。(段玉裁注)
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莊子˙天下》)
六藝之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史記˙滑稽列傳》)
六經的次序,有兩種不同的排列法:一易、書、詩、禮、樂、春秋,二詩、書、禮、樂、易、春秋。主張第一種排列法的學者,認為六經是周公的舊典,所以依其制作的時代先後為次序。易由於八卦,八卦是伏羲畫的,故列第一。書的第一篇為帝典,是記堯舜的事的,故列第二。詩的豳風七月是周未去豳遷岐時的作品,商頌是商代郊祀的樂章,故列第三。禮、樂是周公所制,故列第四、第五,春秋是孔子就魯史記修成,故列第六。主張第二種排列法的學者,以為六經是孔予所作,用以教人的,所以依其本身程度的淺深為次序。詩、書是文字的教育,程度比較淺,所以排在前面。禮是約束人的行為的,樂是陶冶人的品性的,已是進一步了,所以列在其次。易明陰陽之變、天人之際,如其拿現代的話來比喻,是從宇宙論以推論人生哲學。春秋則是孔子的政治主張,借褒貶往事以示其微言大義的,所以并他們下列的文學一科的子游子夏,對於他的筆則筆,削則削,都不能贊一辭,這兩種書,程度最為高深,所以列在最後。(《經與經學》)
讀孔子所作之經,當知孔子作六經之旨。孔子有帝王之德而無帝王之位。晚年知道不行,退而刪定六經,以教萬世。其微言大義實可為萬世之準則。後之為人君者,必遵孔子之教,乃足以治一國。所謂:循之則治,違之則亂。後之為士大夫者,亦必遵孔子之教,乃足以治一身。所謂: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此,萬世之公言,非一人之私論也。孔子之教何在?即在所作六經之內。故,孔子為萬世師表,六經即萬世教科書。惟,漢人知孔子維世立教之義。故謂:孔子為漢定道,為漢制作。當時儒者,尊信六經之學可以治世。孔子之道,可為弘亮洪業,贊揚迪哲之用。朝廷議禮、議政,無不引經。公卿大夫士吏,無不通一藝以上。雖漢家制度,王霸雜用,未能盡行孔教。而通經致用,人才已為後世之所莫逮。蓋,孔子之以六經教萬世者,稍用其學,而效已著明如是矣。自漢以後,闇忽不章。其尊孔子,奉以虛名,不知其所以教萬世者安在。其崇經學,亦視為故事,不實行其學以治世。特以為歷代相承,莫之敢廢而已。由是古義茫昧,聖學榛蕪。(《經學歷史》)
經義者,即文本的強知識力、強實踐力、強驗證力及強批判力也。強知識力者,即訊息、符號或知識(含存在),於其存在而展現或呈現特性或本質時,在歷時性與共時性的每一刻之當下,皆展現或呈現了典範的意義,此典範更展現或呈現了權威的特性而謂經,對於任何質疑或挑戰,均予以王(以德服人)的正面回應而被尊為經典也。故,誠哉是言也、民到于今稱之,民到于今受其賜!蓋,知識性者,即知識的經義之強知識力,乃經本身強力的強迫它的載體或擁有者,實踐它、反省它、驗證它、比較它、批判它,想盡辦法的打倒它或找到代替品,讓它無法經久的獨占經義。但是,其卻愈久彌堅彌新,經義毫不動搖!因此,強實踐力即經義強迫載體或擁有者,按照知識及載體學養實踐它。當載體或擁有者以他自己及當下實踐知識時,猶和而不同三才兼三才的實踐知識,同時載體即反視知識、反省自身及檢視當下,知識亦靜待載體反視自己,更主動的調適自己、引導載體讓載體實踐自己。如果這樣還不能實踐知識,載體或擁有者即唾棄、拋棄該知識,此之謂強驗證力。但是,當強驗證力作用於經義時,經義柔和的承受載體、擁有者或閱聽人質疑自己,更鼓勵他者一併詰難自己,經義乃進一步調適自己的引導載體、擁有者、閱聽人及他者實踐自己。若無法實踐,經義即鼓勵載體、擁有者、閱聽人及他者批判它、修正它、唾棄它,載體、擁有者、閱聽人或他者由是壯浩而經義退隱、甚或沒殆,經義亦不以為意。筆者反而知道:經義由是轉型的融入載體、擁有者、閱聽人或他者,卻和而不同的變化氣質而獨立不改強立不反,猶水、空氣、陽光、養分及大地孕育了種子發芽、長枝、成幹、開花、結果,它既是一個仁,它也是種子、發芽、長枝、成幹、開花或果各自的仁,讓種子變化氣質為芽、芽變化氣質為枝、枝變化氣質為幹、幹變化氣質開花、花變化氣質為果。唯,種子、芽、枝、幹、花及果都看不到水、空氣、陽光、養分、大地、仁、總體、基礎或本體。然而,它們都是仁本身,各各及整體的都是仁本身,既連果、枝、空氣及陽光等都是。故,王陽明曰通此一氣爾而仁而已矣!故,經義毫不在乎自己的真理性,卻全力培植多及他者,如名教和自然、儒與道及中西體用。只是經義期許載體、擁有者、閱聽人或他者深刻的理解它、懂它,由是才能潛移默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變化氣質。故,各文化或各教派的系統論述謂之智慧,哲學理論謂之真理。精要的說:經義者,即知識的強知識力、強實踐力、強驗證力與強批判力。強知識力者,知識本身要求自己完備自足,既具說服力,亦具預測力,尚具操作力,更具效力及影響力。(效力即作用力的即時性,如我們拿起筆來寫字、畫畫或把玩等,其均即時的寫出字來、畫出畫來或玩耍在手上等。影響力即作用力的曠時性,亦即作用力持續的產生功效或遠後才產生功效者,如我們開拓原創力的力學,百年樹人都難得一位。)強實踐力者,知識有實踐的強迫力。強驗證力者,即知識本身的強實踐力實踐以反證自身的可實踐性。強批判力者,乃知識自身實踐的驗證反知識之自我或他者批判,即懷疑的反省。唯,經義特謂文本的惟新典範也。(《孔子的生命哲學原理仁(識仁)之研究》)
補充,《易》、哲學與人生的:
Ω
[1] 西方的心理學或民族學,實即故國的價值哲學,特為個人、大家及傳統共同肯定、繼承與開拓的價值內涵而謂經也。
[2] 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 -從易經到禪》,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7第1版,頁223。
[3] 此即同一性的意義:乃存在與本質、形上學與知識論、本體論與宇宙論的同一性,如本質同一、價值同一及人格同一等,其亦是整體性的同一性意義,是謂一元論而終始條理- -分析後的時中反復整體也。因此,歷時性與共時性,前者為不易而謂因果、遺傳及價值肯認,後者易而謂之偶然、相人偶- -社會化或群體化及興或美學。然而,易與不易皆易簡也,乃萬物皆相見﹝自明﹞及有為者亦若是也。因為,聖俗同質,聖人與我同類,只是先得我心之所同然爾。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故,自明誠,自誠明,明則誠矣、誠則明矣。
[4] 這亦是同一性的意義:如預定和諧- -價值承諾與期許與實踐,這就是最深的中國- -仁,就像china瓷器的中國,欲久彌堅彌足珍貴,乃無其寶貝的一日看三回而小心翼翼的時時勤拂拭。否則,稍一不慎,即土崩瓦解的粉身碎骨。唯,致禍者,更終身內疚而與日俱增,終究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而自罰如廉頗、甚而如項羽也。
[5] 同一性即是共通的法則,這更是事實及所有傳統的共命慧,只是科學革命的將其壓抑於最底層。但是,科學更以其為基底的為自然律與實驗,乃基礎論的立場建構了科技或科學主義。
[6] 預定和諧即同一性的別名,尤其是仁的同一性意義。除此而外,無以謂預定和諧,既如黑格爾的正反合美學亦然,更如善惡混的一元論或唯一論更然。
[7] 等價即原始的天人合一意義,乃薩滿精神,是謂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終極價值觀,而這也才是公平、正義的真諦。
[8] 古老的符應觀即同一性的真理符應觀,特為科學、知識論及思想律的基礎。因為,真理的融貫論及實用說,即符應觀的運用與延伸。蓋,真理的融貫論及實用說的結論,即其定義、概念、命題及命題串的符應觀環環相扣邏輯聯結,其檢驗標準及真理的符應觀也。康德於此謂之綜合命題,其分析命題即邏輯真的意義。唯,1+1=2的邏輯真,乃事實論的1、2若且唯若二緼含一之時間、空間、質量與向度同質重複也。否則,臺北的水與美國的H2O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因此,地球的文化,即以尋覓同質的H2O展開太空冒險為文明開拓而為人類的未來。但是,從分析命題到綜合命題的非知性誤推或踰越為何呢?康德無以為之,乃在《實踐理性批判》給出了三大預設,更在《判斷力批判》給出了天才美學意義。其實,康德無須那麼大費周章,直接回到笛卡兒重新釐清清析明瞭的自明足矣。筆者特謂:從渾沌開始,下學上達的分析或體驗出心的仁義禮智特性。這既是邏輯的因果意義,這更是超越、偶然、美學與藝術的意義,皆大歡喜的其臭如蘭即可。最後,乃終始條理的時中運用仁義禮智處理人生、未來與歷史的所有問題,是謂一以貫之性與天道及百世可知之因。因此,回到同一性,從渾沌走上終始條理,這就是《易》賾而天下之理得也。故,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9] 預定和諧說就是同一性的異名名詞,更是現代的學術名詞,原始精神不變。思想內涵則有所繼承與開拓,價值不但不變且與日俱增而曰經也。
[10] 因果律就是終始條理的意義,乃下學上達的走出渾沌也,更非開七竅的渾沌死矣。
[11] 哲學設準即康德的事實,更是此處說的實在。實則,這就是同一性的真諦,乃為經驗與實驗的基礎而具普遍性與特殊性也,實普遍的適合每一個人也,更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嚮往與歸趣而曰和而不同也。
[12] 同註1,頁263-265。
[13] 邱燮友等編著:《國學常識精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3修二版,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