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構建的廿個命題和理論發展的四個獨立階段
這對寫論文者頗有益助,尤其是碩博士論文。我再加入程朱陸王的觀點對照,看看傳統的當代意義之對話:17.5有關理論構建的一些(新興)命題:首先,我的研究始於一個有趣的問題,而非花俏的假設。第二,我需要有豐富的描述來激發我的思維。第三,也許這是最棘手的,我需要一步步形成綱要。第四,除了順序描述以外,我還運用了各種圖表,以表示我所處理的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讓我們暫時打住並想像一下:現在正在發生的是什麼?我正在用手寫作,理由我會在後面加以解釋。看看我所謂的線性指的是什麼?我總是把自已觀點的順序弄亂,很痛苦。然而,只有像莫札特那樣,我們才能一眼看清楚整件事情。)。寫完前面一點之後,我決定每開始一個新的點,就用新的一頁紙,這樣我就可以很容易翻回去察看,並盯住前面沒有提過的觀點,也比較容易在兩者之間穿梭。看起來這是一個十分聰明的點子。因為,它並不是真正的點子,只是最近的一點正好是以新的一頁紙開始。因為它之有的那一點,剛好是在頁底完成的,於是我就發現:嘿,這樣很好,每一點我都應該以新的一夜開始。你看,這裏我又對眼前的事作出了反應。我確實是有一個綱要,是依據我以前寫的關於作研究的文章,隨便寫的一些東西,但已勾軔初我想要表達的觀點。但我沒有太認真察看這份綱要,因為當我看到第一點時,其他各點就一一浮現上來了。這些躍然紙上的文字捕捉到了流動於我腦海中的觀點,請把這一點作為第五點。第六,再回到最初的綱要,這就是為什麼這一點會與上文有些不連貫的理由了。想要發展好的理論,你必須同時具有連貫性與不連貫性。換言之,你蔽須儘可能貼近現象,把輸入的訊息(資料、故事及其他許許多多的資訊)挖掘出來。然後,你才能回過頭,把有趣的東西從中萃取出來。第七,對於聯繫,你必須保持一種簡單、直接及開門見山的方法。第八,研究是一種偵探式的工作:你必須對你所能得到的訊息不斷地挖掘、挖掘、再挖掘。第九,作大量筆記。我查覺到,從第六點開始,我改變了句子的結構,變成以較為說教的方式來書寫。所以,這是反映我第十點要交代的:在早期,就讓它雜亂無章,反正這只是論文初稿。第十一,光有好的想法,不足以寫出成功的理論。還要用很精采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當我回頭察看我自己寫的書時,我清楚地知道我書寫時,什麼部分是我了解的,什麼部分又是我不了解的。我所深知的部分,我可以用任何人了解的語言去解釋。瞭解的演變有三:簡約化、復雜化及簡易化。第十二,隨著我的進展,我會盡可能把自己的筆記內容編碼入綱要。第十三,珍視異例。第十四,保存筆記,珍惜它們,不斷回顧。要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要能不屈不撓。永遠不要放棄,要弄清楚其寓意何在。第十五,一切取決於創造性的飛躍。第十六,不要忽略細微之處。第十七,理論發展就是發現模式。第十八,當你把所有的筆記都編碼好了,並把那些亂成一團的異例放在一邊後,你就必須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第十九,行動:乖乖的一個一個字的寫。第二十,反覆、反覆、再反覆的寫與校稿。(史密斯等著:《管理學大師中的大師:理論建構之旅》,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1.9初版,頁425-437。)又,26.1理論發展的過程:由於學者發展理論的過程因人而異,其過程顯得複雜。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指出四個獨立的階段:緊張(有兩種:第一種是來自現有理論或解釋的假設與學者個人的觀點間有落差。第二是基於特定研究結果或實際管理/組織行為與研究者的觀點不一致。也就是說,研究者會受到相互矛盾的資料所激勵。[1])、搜尋(李維特與馬奇認為,搜尋是為瞭解決問題。緊張與認知失調引導我們去尋找潛在的答案,用以減少或消除它們所產生的不安,這些答案包括原始理論之初步架構的提出。我們把這個階段標示為「搜尋」,理由是在這裡還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並需要有所發現,以便發展理論架構。換言之,新理論是緊張與尋求答案的結果。)、深化(學者探究與擴展他們的觀點,是理論發展深化階段的主要特徵。廣義而言,這些作者認為深化過程包括偵測、歸納、釋義及研究。韋克對這個階段的理論發展是這樣描述的:那是持續擴張之詮釋行動的總集合。所謂「擴張」,就像走一條細細的鋼索,一邊要給看似連貫的多種行動設定一個合理的邊界,在另外一邊,則要嘗試涵括足夠的特質,使得連貫性得以突顯,但又要少於所有之人類條件的全都。」歐德姆與哈克曼提到:我們以為所有的理論,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在內,都不是靈光一閃下的瞬間產物。[2]事實上,理論的發展似乎可以視為一個無止境的重複歷程,在變項選擇與確定變項間的聯結間來來回回,希望最終能以微小的、逐漸取得的進展,超越被迫放棄的次數。)及宣布(理論發展的最後階段,是將模式與研究公開給合適的大眾知道。有兩種做法最為普遍:第一種,是發表一系列的概念性與實證性論文,它們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或是分別對理論知識有所增益。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做法是,在未發表一系列期刊論文之前,就出版書來闡釋理論或用以整合一系列南轅北轍的研究結果。)。[3]雖然我們是以線性的方式來說明這四個階段的,但對許多學者而言,各階段應該是互有重疊的,而且在發展理論時,他們也常常在各個階段間來回穿梭。(同前,頁687-697。)在這裡,隱涵了當代中國人的迷失,乃文化帝國主義的全面滲透。因為,中國人的迷失者:故國從現代性挑戰以來,首先是清廷幼稚與無知的自大,乃先著的失去了正確回應的契機。接著是中體西用的無體之失,回應乃完全失去了準頭。最有名的例子即義和團的清廷鬧劇,其次即孫中山的割裂傳統革命而為民族自信心喪失,最後是花果飄零的中西體用掙扎。當下是後花果飄零的自我閹割- -去中國化,和平崛起亦無體或異質- -馬列史恩,中體近殆矣。因此,不回歸傳統,不回歸傳統文本,更不回歸傳統文本的體,當代中國人的迷失,乃成自然的趨勢矣。然而,自我終是不可抑的自然與為仁由己的不可奪志!就此,我們回看上述的理論建構20個命題及4個過程,不難理解文化帝國主義的意義,尤其是後花果飄零的自我閹割及無體或異質。所以,我們應該迅速回歸傳統,在文本解讀與詮釋中,除了基根句讀文本的深耕文本外,尚該跟現實生活(即生命存在的現實情境與遭遇的困境特尋求出路與解達參考也,經典、美與藝術,古典本質主義、現代的傳統大敘述及後現代的杜象- -覓知音的其臭如蘭、達利- -反一切的個人主義突顯自我及畢卡索-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生命理想、歷史傳統及文本原始義涵(美與藝術- -文質彬彬)不可脫節,更不該跟未來斷裂。蓋,有誰須要脫節與斷裂的學問呢?現代性的挑戰、花果飄零及後花果飄零,這已經不僅令我的心泣血了,這尚叫我的骨髓崩解,這更叫我的魂魄滲著魂飛魄散的悸恫,這真的比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更甚矣。老天爺,可憐可憐人類吧!中國人,奮起勇進傳統的回到時代而弘毅,(參照上述的方法)乃吾與點也及斐然不知裁如其仁也。
[1] 真正的緊張是看不出問題,看出了問題卻無以解答,有了答案卻無以回應問題,回應了問題其卻無以形成方法,由是形成了知行為二永當學生。尤其是:自以為信心滿滿的答案及方法- -理論,竟是建構在最不穩當的文本或與料中,亦是建構在不穩當的文本或與料的解讀與研究中,更是建構在這個意義下的前理解後設闕如或冥冥,致使自己的全般作為散亂紛雜而處處矛盾,像極了後現代藝術隨意任性盲目瘋癲偏執的將各種顏料材質現成品個體生命小蝌蚪或靈魂情感兜攏在25×25cm2的畫布上,更用相框把它框起來。確實極盡反美學、反藝術,由是自己的創作或作為即非藝術品矣。達利即最佳的例子,畢卡索不致一語,佛洛依德說難怪西班牙在搞革命,達利自己也說自己是沒瘋的天才。
[2] 靈光一閃的要義是理解,理解的真諦是對整體的本質性掌握,下學上達的意義即對理解的層級作不斷的提升,終至第一因的掌握為止。這就是郎尼根洞察的意義,特以更高觀點的洞察為目的。就該一意義言,陸王的義意即此,其特從孟子的立乎其大者下手。唯,陸王之失,失於見孟子而未反於孔子也,其大者若立於仁,其意義必不同凡響矣。朱熹有見於此,乃謂務使學者汲汲於求仁也,求仁之要即灑掃應對及《四書集注》,此實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然而,仁之本,務由本下手也。本者何也?《四書集注》的思想、價值、行為與生命存在情況的共同源頭也,此即《易經》也。故,《周易本義》。如此,方能〈格物致知補傳〉的眾物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全體大用無不明而舉一三反下學上達一以貫之性與天道也,由是再回看文本及與料,天理人欲、心統性情與性即理亦了然於心及人生矣。(含政治與學派)
[3] 宋明理學的陸王程朱方法相互滲透:程朱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弗學弗措的建立基本學養與洞視。陸王方法,就受委託議題或洞視提升為終極洞視- -發現第一因。乃:從程朱起,經陸王再回返程朱以檢驗陸王(含自我檢驗- -檢驗程朱,重點在基根的句讀,最後學思再的實踐檢驗程朱陸王而為為己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