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剝奪與閹割何來美與藝術
[1] 筆者以胡賽爾的意向性來譯interest,乃兼顧興趣與業用。蓋,意向性的層級者,即的意志→意願→意識→意欲→慾望層級。因為,生理慾望,﹝動物性﹞庶人意欲,(情緒)意識士,(情感)性意願,(義利)德意志。(仁)案:佛洛依德的性慾潛意識,不無康德興趣的影子或幽靈。只是幽靈不再沉潛,還原其優先的生命決定主導性,乃為慾望動物而不是理性動物,尤其是戀母弒父情節的命定悲劇慾望動物。人文由是完全喪失,生命的超越義涵亦從人性中被剝奪,人的自由之機會、可能及真實更被閹割了。難怪,在伊底帕斯情節下,撒但天使變成了撒但魔鬼,乃文藝復興而啟蒙運動接續反動。但是,人無智的直覺,物自身不可知,人永遠走不出蒙昧如薛西弗斯的命運,人唯一的出路即恩寵天才或發瘋人神雙亡。唯,若興趣領導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在《純粹理性批判》知性好不容易客觀的分析出自然原則及歷史原則或定言令式、假言令式、選言令式,永久和平的法律亦由是彙整而出。如是,知性與理性又夾雜著幻想、錯覺、惡魔、慾望及瘋癲等的懷疑感性了,讓自然定言令式及人文假言令式夾挾著感性選言令式,自然為自己立法及我們歸納歷史原則便失去了意義。因此,興趣或感性統一知性與理性,在認識論或知識論便被嚴峻的批判了。其實,如是的西方知識論第一因發展,跟故國的學思再意義,沒有任何的差異,此即儒道的名教與自然之諍。唯,在說明此諍之前,應先引笛卡兒的知識論大前提我思故我在、清晰明瞭、自明之同一性意義,即知識論的第一因是同一性。其特由我思故我在的形上學意義呈現,乃形質論的直接表述,其於知識論的表述即真理觀的符應說、融貫論及實用論,對主體而言謂之清晰,對他人或他者而言謂之明瞭,清晰明瞭有個自明的普遍性基礎。因此,我思故我在、清晰明瞭、自明之同一性即知識論的第一因矣。乃:我思故我在是我們形質論的存在與本質同一意義,是謂人是理性的動物而我們有認知的官能及功能且可無限的開發而認識上帝或本質。清晰明瞭即理性的特性而可開發地不待恩寵與自悟,恩寵乃天才的意義而自悟乃自然發展的意義、頂多為心理發展而顯人禽之別。唯,人可歸納歷史,更可學的再現自然原則,尤其是下學上達的發現第一因。因此,人之異於禽者幾希的善信美大聖神幾希朗現,是謂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其不僅是聖可學而至的聖人之徒,更是末由既竭卓爾的斐然不知裁非我二三子也。自明,即該一意義的基礎,其若以萬物皆相見輔之則義意益明矣。蓋,此即物理、化學、生理與心理的自然原則,特為存在的自明可通傳基礎,此一基礎的發展特為西方之勝。然而,人尚有性理的特性,特為歷史文化的繼善成性歷史原則而為性理也,衍為典範的不可共量性者也。然而,帝國主義只看到二律悖反(洞穴理論或正反合辯證統一),卻茫然於自身希臘、羅馬與基督統合的西方第一樞軸意義,由是歐洲中心主義蒙蔽的麻醉了西方。前有宗教戰爭,後有二戰,現有恐怖主義、不願面對的真相及金融海嘯,顯現了性理的梁溯溟先生幼青批判。案:梁溯溟先生的文化批判未見西方與印度目的之同異,其皆彼岸的目的文化。唯,彼岸有異也,即必然因果的唯一上帝之國及萬因緣起緣滅的空。就究竟而言,其皆無窮、無限、至善(涵真、美)的意義。然而,這卻是宗教戰爭的源頭,更是無限戰爭的禍首。孔子有見於此,乃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的開出和而不同的三才兼三才意義,呈現了舉一三反下學上達一以貫之性與天道安仁利仁的目的,筆者乃謂本體與方法的雙開放性而臻至也。此至即同一性也,是謂無極而太極,即非循環定義的回應無限後退而為知識論的第一因也。就此而言,其即典範的不可共量性,尤其是無限後退、循環定義及二律悖反的典範不可共量性,由是為終極的終結而為自因自在者也,此處的清晰明瞭表詮乃為知識論的第一因也。因此,西方哲學至笛卡兒的清晰明瞭,筆者以為已臻至,其餘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本表詮也,乃個人的哲學立場、理據與態度表詮也。如是的建構,即形成自我矣。唯,自我是什麼?即視個人在當下,以什麼資源?什麼形式?什麼素材?盡善盡美的從心所欲不踰矩地呈現出來。最簡單的方法即:甲要什麼,甲以言語向乙表達。乙以言語獲悉甲的意思,乙即瞬息判斷的回答甲說好,此即二人同心的其臭如蘭矣,特為清晰明瞭的真諦而為知識論的第一因。當然,當甲意在言外或乙不願意答應的繞著說時,麻煩是就出來了!因此,歷史原則首以道德令式為主,其義此也。否則,歷史原則的每一原則都是選言令式,假言令式亦無意義矣,那就更別說定言令式了。故,第一批判即嚴厲批判選言令式,在假言令式下完成第一批判,第一批判乃有了定言令式的形式,此實《純粹理性批判》的盛義也。知識論至此,乃謂開花結果矣。就此,我們回看名教與自然之諍,其諍點亦此而道家乃主渾沌死的絕聖去智回到甲乙之自然對話,儒家乃主終始條理的知之為知知來到明了自己之人文對話也。人文對話之至即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其次即文王操也,再其次即經義的誠哉是言也的民到於今稱之也,最後就是討論與教學的傳承也,乃藉形式與限定傳承也。唯,其目的不是形式與限定的經義傳承,實藉經義的形式與限定開拓與其相遇的心靈魂魄,使其變化氣質的呈現自我而開發新的形式與限定,可能由是化為真實而存在,自我由是便呈現出來了。因此,質直的講真話而謂信,乃人性本善的有諸己而謂文質彬彬也。故,言不即意,手舞足蹈,絲竹鐘罄,盡善盡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