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聖殿
藝術聖殿者,特主張任何一個存在物都是美的,它的存在本身即是一件絕佳的藝術品,尤其是人,是謂仁在其中、美在其中、美之至也、盡善盡美如其仁也。此即藝術聖殿的第一個意義!其次,既然任何一個存在物,都是美的、尤其是人,人或存在物存在的場域,如我們的身體、此地、家、社會、國家或天下等,這也都是美的或絕佳的藝術品,此是藝術聖殿的第二個意義。重要的是:存在物與存在場域,二者是什麼關係呢?如西瓜與西瓜內的西瓜子,二者是什麼關係呢?更重要的是:這一切是各自的存在著呢?還是總體的存在著呢?我們如何理解與安頓這樣的終極實在呢?(王思迅主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2.7初版,頁625-628:理性必須面對一個責任,確定其自身原理的來源、程度和範圍……從我們自身的表象能力開始……毫無矛盾地定義最終的實在。)這各自的存在物與總體的存在物,它們又是什麼關係呢?這既是藝術聖殿的第三個意義,它更是藝術聖殿的真諦而謂即內在即超越也!因為:初期人類活動中,不太容易加以區分何者是宗教的,何者是科學的,何者是道德的,何者是藝術的……美感之反應,乃情與理之結合,乃一種具有深摯之情感判斷。(溫公頤,1983:261)。(吳耀庭《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析論》,頁71-72。)案:宗教是理想、崇拜、皈依與無限的郁域,哲學是研究存在與存有(一切)的方法及學問,情感是存在在存在場域裡透顯的存在訊息,(喜的存在、美的存在、憂患的存在、政治的存在或慾望的存在等)道德是對宗教與情感作哲學的判斷之依據及其自身。及其自身者,道德即哲學判斷的依據,乃真理觀的符應說之道德同一性。道德同一性者,道者,形而上也。德者,形而下也,形而下於人者,乃人所呈現之本質而曰德也。尤其是不說謊的德,更尤其是實踐承諾的德。因為,符應說的真理判斷及綜合命題的判斷,皆源於無欺、毋虛幻或非嬉戲判斷也,特為純粹理智的意義也,是謂清晰明瞭的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內有所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外有所據)、修辭立其誠也(言說內或外,就以得或據說而為現象學也。)。因為,清晰明瞭乃笛卡兒的知識論大前提。清晰者,即清楚的理解自己的內有所得與外在所據也。明瞭者,即對清晰有著現象學的詮釋學表詮也,乃對清晰作現象學的共識結論或詮釋學的理解也。此之謂價值也,乃對此持肯定的態度也,是謂價值本源也。尤其是創造出讓人感動或悅樂的事物,更尤其是創造出超時空與向度而讓人感動或悅樂的事物也,是謂美與藝術的聯接一多而開拓人生- -藝術聖殿也。蓋,藝術聖殿者,即藝術的形上原理也。原理者,原因的原因也,實原因的最後原因也。故,亞里斯多德在《形上學》謂之第一因、神。聖殿者,即第一因、神的實在論立場,特以同一性為底的實在論,筆者乃謂事實論。即:個人對自己存在的事實及與環境的關係之主張表詮,一般即以存有寓之,聖殿乃該一意義的同義異名。唯,聖殿更寓敬畏的意義。(異於康德:對預設的先驗原則敬畏,尤其是定言令式。易言之,筆者的敬畏乃儒家的敬畏,即下學上達的同一性,乃真理的符應說、形上學的形質論或宇宙論與本體論、哲學的形上學與知識論或存在與本質或殊相與共相等的下學上達同一共通感洞察也,其至即性與天道的關係表詮或遮詮也。在此方為啟蒙的真諦也,即自由與決定的終極主張或信仰及其真實也,超絕、超越、內在即該一意義的闡釋關鍵詞也,筆者特以仁的和而不同為論而為儒家立場矣。)個人對自己存在的事實及環境的主張,若作一般的遮詮,那只是事實而非事實論矣。說實在的,所有的學問,終究即是對該一問題的說明與回應,藝術聖殿即其一例,乃對存有、自己存在的事實和環境的關係之藝術主張也,猶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是政治的動物、人是慾望的動物、我思故我在及道德形上學等,此乃表詮的論而非一般的事實遮詮矣。因此,藝術聖殿者,乃對存有作藝術的表詮也,其即存在之畛也,乃對存在自身作藝術的表詮也。仁的藝術原理,此即藝術聖殿的真諦,實表明存在自身、尤其是存有之論,乃個別的藝術品及藝術家、整體的藝術品及藝術家之存在與存有表詮也,筆者於此特以仁做最後的象徵表詮矣。乃:存在的藝術品或藝術家既是存在自身,尚是它們存在所隸屬的場域,更是自身與場域的一以貫之之論,是謂仁的形上學而為藝術聖殿。即:藝術品或藝術家不能沒有自身而存在,藝術品或藝術家尚不能沒有存在的場域而存在,藝術品或藝術家更不能對自身與場域的關係取斷裂論的主張而存在。故,生與生生的和而不同之下學上達一以貫之性與天道也。唯,何謂藝術呢?此即拙作表詮的進路,特以翻轉與還原論之,即由徐復觀先生的《中國藝術精神》及石守謙先生的《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藝史》研究反省而來,乃翻轉《中國藝術精神》及《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藝史》還原至孔子之美也。最重要的意義是:其不應孔子也。由是,亦可謂不應美或藝術矣。當然,此一主張實可討論者也。唯,討論的基礎是對孔子的理解也,尤其是孔子對美的遮詮揭示也。實即:討論孔子之美即討論自己之美。蓋,孔子之美既有特殊性,更有普遍性。普遍性者,原因的學習足矣。特殊性者,乃須下學上達的探究原理矣。兼而論之,其亦影響了故國美與藝術在歷史上的爭論、啟迪(此含發展的意義,反之則否。)與表現也,由是為筆者的另一翻轉與還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