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藝術的靈魂:一種哲學素養的有關美與藝術理論
藝術之歷史有其變與不變的兩面性格。其所以不變者,來自於藝術作品的形式性存在。[1]就是因為作品的實質存在,它們在時空座標中便無論如何佔據著固定的位置,這個座標位置不但是作品之所以產生的根本,而在這些位置間所出現的單純順序,也成為藝術歷史中不可更動的「時間感」之內在核心。[2]相對於此,作品之間如何連貫,而產生對研究者有所意義的秩序,這則是藝術歷史中隨時因人而變的表層樣貌。任何對藝術的歷史理解,因此永遠是一種研究者與作品對話的結果,是一種在「不變」的作品基構上進行「能變」的研究思辨的過程。如果二者缺一,則無所對話,思辨鑿空,也就沒有「歷史」。道理雖然如此,但事實上,研究者與作品間卻經常處在一種緊張狀態中,如何紓解這個緊張關係,遂成為研究者必須首先有意識地面對的課題。[3]研究者由己身脈絡所開展的關懷與思辨,固然是產生歷史理解的動力,但卻必須尊重作品之實質存在,並受到那個基本「時間感」的制約。那來自於「時間感」的制約不僅要求著作品間的前後順序的確立,且對作品所產生之各自時空座標連帶地賦予對應的重視。這自然會對研究者產生令人不悅的束縛感,且勢必壓縮了自由發揮論述的空間。[4]但如果不能堅守這個規範,其後果更要令人遺憾。在中國繪畫史的研究上,這個失衡的狀態特別突顯,近年來甚至變得頗為嚴重。(頁13)救故國的美與藝術言,現代性帶著洋槍洋砲打開了國門,孫中山更異化了天壇成觀光景點,故國的知識傳統由乾嘉學風一橛不振至今。能說的,實王陽明的拋卻自家無盡藏也。然而,藝術家或藝術品的本源到底是什麼呢?就學術傳統言,本是中西各行其道。單就故國傳統言,仁、禮的和合太極關係,或是仁、人、禮的三才兼三才關係。此即呈現了美或藝術的不同理論,特為哲學素養的落實。於是有別,美與藝術的各家樣貌即大不同矣,大別之即中西美與藝術之別也。或許,海德格的〈藝術品的本源〉及伽達瑪的《真理與方法》,闡釋的本義即此。蓋,他們以前者為述,即文本或藝術品和詮釋者或創作者之二元詮釋的循環也。唯,此一詮釋的循環,以柏拉圖的洞穴理論或黑格爾的正反合理論為基底。由是,該一哲學素養即先天的限制了美或藝術的陳述,故國的美與藝術陳跡似此。似者,一即哲學素養故國多為冥冥的運作,二即故國的美與藝術猶徐復觀之歧出。亞理斯多德及康德,尤其是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似給出了不同的哲學素養。既不同於柏、黑,更不同於中世紀,乃後解構的新文藝復興,即美與藝術藉人文主義復返先蘇而還原上帝- -原始天人合一。此一意義,即後面的似之意義,乃康德的天才佔據了美與藝術的殿堂。就此,該一似即與前一似相襲了,乃可由是闡釋了故國美與藝術的歧出。因此,故國的此一論述,即紀傳體的論述方式,疑古風興起後而為多元的風格畫意,卻百人百義的反風格畫意矣。因此,拙作乃翻轉還原,即翻轉還原該一哲學素養,以企由是給出美與藝術的堂皇理論而淵遠流長焉。否則,黃河老是氾濫,似造就了藝術家,卻依然不停的氾濫,只見藝術家卻不見有思想的藝術家,更不見有哲學素養的大藝術家。殊不知,大禹已經疏導了扶桑,孔子更開創了中國。中國本來就是代由哲學素養的大藝術家傳成開拓的中國,是謂民到于今受其賜的百世可知之因。美與藝術,即其源頭活水的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淵遠流長之繼承開創陳跡。然而,問仁為仁,識仁仁說,仁體體仁,竟仁難不斷,是謂巧言令色鮮矣仁、知德者鮮矣。乃: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知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因此,我們今日為美與藝術故,更為仁、人、禮、學故,實該翻轉還原歧出的美與藝術也。因為,美與藝術不是變與不變的兩面性格,乃易、不易與易簡的意義,即易於習作、不易於創作及易與不易皆易簡也。既是易簡於易簡之理,更易簡於和而不同的自明自得自道從心所欲不踰矩也。所以,藝術作品的形式性存在、作品的實質存在、作品之所以產生的根本、不可更動的時間感之內在核心及作品間的連貫性,於不變作品與能變思辨之詮釋的循環歧出了美與藝術而為存有的遺忘,遺忘美與藝術自身而意象性於詮釋,尤其遺忘了藝術品的主體,更尤其遺忘了主體之所以為主體、是何主體也。故,風格畫意,氣韻生動,尤其是道、佛、儒的大風格畫意氣韻,卻少有由是表述無、自然、空、仁的大風格畫意氣韻欣賞、形成或呈現者也,是謂繪事後素、文王操。即:大藝術家的風格、畫意、氣韻是什麼?怎麼形成的?他如何呈現他所發現或創造的道、佛、儒之風格、畫意、氣韻呢?他的道、佛、儒之風格、畫意、氣韻是怎麼來的呢?詮釋者或我們又是如何能一以貫之的揭發它呢?就此,道、佛就離開了美與藝術的殿堂,(仁在其中、美在其中、美之至也、盡善盡美、如其仁這才是美與藝術的意義)乃美與藝術係人文價值的產物而非無自然空的產物,(即非自然發展、自悟或恩寵的產物)盡善盡美的終極價值而美與藝術擁宗教義涵,美與藝術由是能代替宗教矣。但是,美與藝術都沒有本質。因此,美與藝術不足以代替宗教,反而易使終極價值更混亂,美與藝術自身由是亦自我崩潰矣。即:故國傳統的美與藝術,仍在黃河不停的氾濫中造就大藝術家- -五百年有王者興,西方亦後解構的多元卻無以還原存有的遺忘,卻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文化帝國主義詭計得逞,致使國人拋卻了自家的無盡藏,(含他者)即頗為嚴重的壓縮國人自由發揮而窒息了故國美與藝術之生命。因為,中西本係兩套不同的哲學素養體系,乃為兩套不同的美或藝術理論,文化帝國主義乃壓縮了故國的美與藝術之生命。然而,現代化的最大好處即認識論的知識論化,讓認識的對象清晰明瞭的而由知識論呈現出來,是謂美與藝術的春秋體。蓋,就美與藝術本身言,其本身皆非本質,乃須被招喚、涵詠與呈現,即招喚美的氣質、涵詠美的氣質及呈現美的氣質。招喚、涵詠與呈現即藝術,招喚、涵詠與呈現的對象與內容即美。因此:
藝 術
仁的美Æ(1)招喚美的氣質→(2)涵詠美的氣質→(3)呈現美的氣質Æ(4)媒介。
哲學素養的美與藝術理論
藝術即主體藉媒介招喚、涵詠及呈現美也,這是一種哲學素養的美與藝術理論:仁的美Æ(1)招喚美的氣質→(2)涵詠美的氣質→(3)呈現美的氣質Æ(4)媒介。因為,仁的美者,藝術的本質是美,美的本質是仁。蓋,仁在其中,美在其中,美之至也,為仁由己,求仁得仁,盡善盡美,如其仁。因此,仁的美即仁由藝術藉媒介呈現祂之美也。(1)者,美既然是藝術的本質,祂自己的本質又是仁,其乃須要媒介步步限定自己,讓自己因藝術一步步的具體化而不再是本質為實在的文質彬彬或藝術品,(1)即該一意義的開展與現實也。招喚美的氣質者,既然藝術的本質是美,又美的本質是仁,還仁在其中、美在其中、美之至也、為仁由己,這就是藝術透過美向仁中的美招喚也。(2)者,我們從自己的存在,因仁的仁義禮智及義禮知信之智知發現了自己的存在,尚發現自己喜這個愛那個,更發現這個喜愛多能稱心如意,是謂為仁由己、求仁得仁、可欲之謂善也。涵詠美的氣質者,在稱心如意中,喜這愛那即芻豢悅我口、仁義悅我心,是謂乃所願則學孔子的求放心存之充實擴充,由是涵詠了自己的氣質而利義兼得的沛然矣。(3)者,沛然即涵詠充實的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亦是逝者如斯的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大生廣生矣。呈現美的氣質者,即創作也,特以源頭活水為意義。蓋,在涵詠中,芻豢仁義義利乃儒家的說法而充實及儲備創作能源也,一般謂之超越、自然與人文,性德自我即被涵詠充實及儲備充沛也,特借用各種資源以藝術形成形式而為媒介的呈現藝術品。(4)者,美的具體化而不再是本質也,是謂藝術也。媒介者,仁、人、物、禮也。仁者,美與藝術的本體,創作的泉源。其有二,一即天道,另一為性德,二者乃和而不同的關係,特以學展開和而不同而使性德為源頭活水。人者,即庶民、性、德也。庶民者,創意無限、偶有創造力者。性者,創造力無限、偶有原創力者。德者,原創力無限也。物者,資源、媒介、藝術品也,乃鑑賞、認識、習作、創作之物也。禮者,仁的學傚習覺、惡罪吝悔過擾、技能技術技藝美學也,特為藝術家與藝術品的本源也。故,從心所欲不踰矩、斐然不知裁非我二三子及吾與點也,誠哉是言也的民到于今受其賜民到于今稱之見群龍無首吉。就此,孔子之美乃一種哲學素養的美與藝術理論:以仁從心所欲不踰矩的招喚、涵詠與呈現自己盡善盡美之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