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藝術之源
美在哪裡?美從哪裡而來?實質意義即:美是什麼?由是亦可以說:藝術是什麼?因為,美不再本質化或特性化而呈現或發現,靠的就是藝術。因此,藝術沒有本質或特性,它以美為本質或特性。美亦無本質或特性,祂以仁為本質及特性,祂以藝術為質料而任藝術呈現或呼喚自己。因此,《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藝史》以藝術的歷史是什麼為始,實智矣。故:藝術的歷史是什麼?(石守謙著:《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藝史》,臺北:石頭出版公司,2010.6初版,頁13。)就歷史體例言,藝術的歷史是什麼?我以為是:藝術形成的春秋體。蓋,就梁啟超言:紀傳體以人物為主,編年體以年為主,紀傳本末體以事為主。我補充說:書經體以三才兼三才為主,春秋體(史因本末體或微言大義體)以百世可知之因為主。唯,書經體及春秋體,二者有連續與開創,乃為美與藝術的清晰明瞭歷史軌跡。然而,藝術是什麼呢?這比藝術的歷史是什麼更基礎,乃該先釐清。因此,我們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回應:是作品(附體- -風格或畫意)嗎?是藝術品(實體- -附體的不朽實體化而作品成藝術品)嗎?是藝術本身(客體- -技藝)嗎?是藝術家(主體)嗎?是藝術品或藝術家的本源(本體- -存有的體驗與分析)嗎?還是舉一三反一以貫之以上各體呢?或是各自成體呢?亦或是根本無體,這也許才是藝術或美之所以為藝術或美者也。或許,無限即其本質,乃藝術無以歷史,既非發生,亦非歷程(《聖經》的創造),更非教化,一切純偶然。因此,藝術不可教,只能對祂作存有的體驗,藝術家乃恩典的產物,尚誠如康德說的天才,更是佛陀的空(萬般因緣聚會,霎那再為因緣。)。否則,藝術或美乃邏輯、數位、機械、自然的產品矣。但是,在這兩橛中,我以為還是孔子的兩橛而竭為是,尤其是他自己的志學、立、不惑、知命、耳順、從心所欲不踰矩及非我二三子的四科不知裁斐然。故,創造(藝術- -將美呈現、揭示出來),尤其是原創力,是謂源頭活水,更尤其是先進禮樂的求放心存之充實擴充斐然不知裁非我二三子。因為,創造乃兩橛而竭的既舉一三反一以貫之以上各體,尚使以上各體各自成體,更是根本無體而為其自身者,是謂易無體的和而不同也。即:我們從藝術品、藝術家、藝術技巧(美學、鑑賞與創作)、風格畫意、藝術自身及氣韻生動無法捕捉美。既使捕捉了,也只是毫鴻。蓋,美是本質、關鍵特性及特性,祂卻不是祂自己,祂是仁及天地萬物的中繼者。這是說:美既是仁的特性,美尚是萬物絜齊的玫瑰花及臺灣藍鵲等各自本質或特性,美更是創造或藝術的招喚、呈現之而讓祂不再緼藏在仁或人中,讓人或天地萬物和的萬物皆相見地直接贊、參美。就此,天地萬物如其仁地美的世界,就在眼前,就在手中,尚在身上。我們就在美中,我們就是美,美由我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