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1 05:00:00楊冀華

文王操、王陽明前後三變及文王操的美與藝術

    藝術的鑑賞不能僅從文辭著眼,而須以自家的人格修養去逆覺體證作者的人格修養境界。也就是說,作者的人格修養境界並不是一種客關的存在,它需要有讀者的參與始可呈現出來,且這種參與不是智識的捕捉,而是精神的證悟,即在讀者的涵養工夫中,作者的人格修養境界與讀者自家的人格修養境界有一存在的感與應……在讀者的涵養工夫中,讀者與作者的人格修養境界相互發明,相得益彰,從而完成藝術的實踐目的。(頁396-397)此段最佳的參照即王陽明的前後三變,詞章→佛老→歸儒Æ原心→致良知→日照,我說:詞章佛老→格竹染恙探尋自我→知行合一山中賊與心中賊百死千難致良知歸儒】。)特為美與藝術反思的最佳又一文本。故,中國藝術精神乃該確實反省了:翻轉心性論而還原至仁的形上學因此,《明儒學案˙姚江學案》曰:先生之學,始泛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自此之後,盡去枝葉,一義本原,以默坐澄心為學的。有未發之中,始能有發而中節之和。視聽言動,大率以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巳。江右以後,專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蓋,良知即是未發之中,此知之前,更無未發。良知即中節之和,此知之後,更無已發。此知自能收斂,不須更主於收斂。此知自能發散,不須更期於發散。收歛者,感之體,靜而動也。發散者,寂之用,動而靜也。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無有二也。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湊泊,如赤日當空而萬象畢照。是學成之後,又有此三變也。(《明儒學案》頁75)我們再和文王操來對照,此中的意義益明。蓋,首變即可得而聞也的文章及四科的文學,在此為狹義的文學其卻是儒學發展之初的其次,尤其是學《詩》的興也,興乃《中國藝術精神》之本也更是生命的意義之所在。故,王陽明的六變即興本的志學志應聖功歷程也,不僅於發展歷程- -生物與心理其與孔子的生命歷程亦頗為類似矣。性理、性與天道的下學上達,其皆禮運的幽國以下淬煉也,乃聖人處此,更有何道?案:此可與基督宗教的耶穌釘十字架吶喊,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故,丘之禱久矣蓋,愛之欲其生也,惡之欲其死也。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矣。因此,故國從伏羲啟動人文,周公制禮作樂呈現了人文的躍動孔子存而不論宗教而呈現了人文化成矣。所以,和而不同三才兼三才焉孔子之美也。如是的美與藝術,還有什麼主張能超越它呢?)因為,自我的呈現、人生快樂幸福或個體化藝術品,(孔子之志學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及王陽明的前後三變)正是美與藝術的正宗真諦而謂孔子之美,(德呈現出來)尤其是知行合一的將先驗知識或理念實踐出來,就當下的現況實踐出來,尤其是面對惡或罪的回應惡或罪而無併發症、後遺症而中節中和中庸的時中回應也。故,問:古人論性,各有異同,何者乃為定論?先生曰:性無定體,論亦無定體。有自本體上說者,有自發用上說者,有自源頭上說者,有自流弊處說者。總而言之,只是這箇性,但所見有淺深爾。若執定一邊,便不是了。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發用上,也原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惡的,譬如眼有喜時的眼、有怒時的眼,直視就是看的眼,微視就是覷的眼。總而言之,只是這箇眼。若見得怒時眼,就說未嘗有喜的眼。見得看時眼,就說未嘗有覷的眼。皆是執定,就知是錯。孟子說性,直從源頭上說來,亦是說箇大概如此。荀子性惡之說,是從流弊上說來,也未可盡說他不是,只是見得未精耳。眾人,則失了心之本體。問:孟子從源頭上說性,要人用功,在源頭上明徹。荀子從流弊說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費力了?先生曰:然。(《王陽明傳習錄》頁89)案:此乃射御的有淺深爾之庶民德意義,其之氣韻生動自然有淺深爾之別矣,其之於身、於瑟、於丹青、於文章、於化民異俗當然有淺深爾焉。尤其是孔子的絕糧喪家之狗及王陽明的百死謙難其要皆是孔子這個人及王陽明這個人他們各要自己是怎麼樣的存在及存有乃射御的有淺深爾之庶民德為己之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