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生或生命美學的真諦
徐先生的美學思想,基本上是生命美學的進路,思考生命如何在藝術活動實現追求自由的可能,如何在審美觀照中通透萬物擴大精神界域,達到主客互涉相融的境界。如何在創造活動中,經由藝術形相的構成,開顯存有的無限,在客觀世界中安頓自己。在歷史的脈絡上,徐先生追索著中國傳統的文學批評和繪畫品鑒中,關於主體生命與藝術形相的觀點,而致力於闡發文出於情性與氣韻生動二大文藝美學論題。(正雪花撰,《徐復觀美學思想研究》,臺南:成大中文所碩士論文,84.7.11,頁4。)案:
利用美學的特質在現實生活展開藝術創造,乃充實的擴充、非天才的創造而創造藝術品、工具或資源,抑或改造世界或調適自己,叫自己在當下的限制、困境或有限等中能開發無限(創造或超越而非逃避或發呆)而超越或突破限制、困境或有限等,讓自己在真實世界中持續的存在、悅樂的存在或尊嚴的存在。所以,美、藝術、生命、生活與學問緊密聯繫而為「經典—生命—生活」矣,特為個人經驗的累積及其開拓而悅樂尊嚴。不朽,(德、無限、自我)亦由是開拓。因此:
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
未知生
焉知死
如其仁
萬仞宮牆
卓爾
斐然不知裁非我二三子
民到于今受其賜
誠哉是言也
乃:(經典即學問,尤其是百世可知之因且愈久彌堅。生活即問題,生命即在真實世界中持續的存在、悅樂的存在或尊嚴的存在。)
精神主體(美)開顯(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
展現藝術現象(藝術品、鑑賞與珍藏)(都是憑恃他自己活)
藝術現象展現藝術主體的創造(只要他活著)
藝術主體與精神主體同一(就展現了他的價值)
是謂如其仁(繼承與創造- -載體與創造本體)
藝術主體大於精神主體(他活得很好)
是謂源頭活水(價值開拓意義而充盈了他)
藝術主體小於精神主體(若活得潦倒或不如意)
乃需在田與終日乾乾也(他就該不貳過的重新努力在出發)
精神主體、藝術主體與藝術現象呈現(他的價值和意義)
藝術現象、藝術精神或精神主體的美(就開始既竭卓爾成萬仞宮牆)
美展開創造而為藝術(這就是孟子的擴充而為藝術的本質)
美的藝術創造即主體的(藝術的真諦就是創造的生出美)
超越、突破、改善與調適自身(創造的真諦就是生- -超越、突破、改善與調適)
此乃生命的本質(存在)
是謂生與生生之仁(意義的存在而為存有且為存有自身而謂仁)
故
儒家的本體與主體(仁落在人身上就是人,乃謂人而不仁如禮樂何?)
迥然不同於道家的本體與主體(典範的不可共量性與和而不同乃立體十字打開:下學上達徹上徹下,乃縱貫打開。性理與心理之仁及和而不同儒跟道,這就是橫攝打開,乃為普遍性的可通傳意義。和而不同空及神及罪,這就是立體十字打開,乃為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無敵不朽意義。)
道家的主體是本體的歸趣(無道自然而孔子辭去和不與)
歸趣的方法是儒家的藝術精神(徐復觀先生詮釋的道家方法,基本上是儒家的方法而非形上學或神祕主義的方法,乃化性起偽、變化氣質的學傚習覺之精神開發與創造。)
儒家的藝術精神是
主體的生生之仁
乃
一˙形上學原理:
易太極
易有太極
和而不同
仁在其中
美在其中
美之至也
為仁由己
求放心存之
集義養心養性養氣
充實擴充
求仁得仁
盡善盡美
如其仁
永祀永錫
誠哉是言也
民到于今受其賜
見群龍無首吉
吾與點也
二˙本體論原理:
志學志應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問仁為仁仁難
舉一三反
下學上達
一以貫之
百世可知之因
禮之體
孔孟荀的批判
教學相長
聖人與我同類
有為者亦若是
求放心存之集義養心養性養氣充實擴充
化性起偽
變化氣質
小成大成斅
百千博審慎明篤弗學弗措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宗聖徵經
三˙宇宙論原理:
聖功
存心所欲不踰矩
晝寢朽木糞土言語典範
末由既竭卓爾
誠哉是言也
民到于今稱之
民到于今受其賜
見群龍無首吉
從心所欲不踰矩
斐然不知裁非我二三子
吾與點也
孝子不匱
祭如在
賓於帝
永祀永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