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6 23:06:30

書法無用論(下)

書法無用論(下)

書法是真的無一是處了嗎?書法真的一無可取到須完全捨棄嗎?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是"。書法是瑰麗且蘊涵豐富人文氣息的千年文化,書法也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特質的藝術之一,書法更是世界歷史最悠久且最美的文字藝術,是中華文化及全人類的文化資產;所以是不可能也不行捨棄的。

 

 

而所謂的"無用論",我們指的是實用性的"用";然而書法發展到現在,除了"實用性"之外,更多的是"藝術性"的追求。這在東西方的文化發展史中,都能看到很多近似的軌跡。如繪畫而言,一開始著重的是記錄的功能來畫圖像,也就是實用的功能佔多數;慢慢的要求要畫得像(寫實),之後要求特色表現(風格),此時雖"藝術性"增強,但"實用性"的功能還是主角。

 

比如西畫或者是我們所謂的國畫,在19世紀相機被發明以前,都是寫實的實用功能(即便有較寫意的畫作,但還是具象),它紀錄了王宮貴族或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幫我們紀錄了文化的發展歷程。但自有了相機之後,西方繪畫立刻體悟到再怎麼寫實逼真,都無法和相機比擬,所以馬上有了"印象派"等繪畫的出現,這時的繪畫已不是實用性質,可以說完全走向"藝術"表現這一個方向。

而我們可看近代的藝術品,會因它是完全的"藝術品",不像以前的繪畫沒有實用性而有損它的價值嗎?不會的,只著重單在一的"藝術性"表現,也可讓它的價值履創新高;這在近代藝術發展史中,歷歷在目,更是19世紀前的藝術家所望塵莫及的(當然我們並不能以價位的高低來論斷藝術成就的高下)。

說這麼多有關西洋繪畫的發展作什麼呢?在個人的認知裡,書法藝術是可以借鏡西方藝術的;在捨棄"實用性"的功能之後,更可以義無反顧的直入"藝術性"的範疇,它的發展可是無庸置疑的。不要一直在"實用"上打轉而走不出去,強調書法教育的好處(可培養專注力等,明明效果有限)而停滯不前。

倒不如去強調另一"用"處(藝術性發展),大步向前的走出書法藝術的另一條康莊大道;不要再去要求政府單位要在學校推行書法教育,因為結果還是"無用"啦!若用莊子的"無用之用"才是"大用"來做結語的話,我認為書法藝術的未來,將是無可限量的。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若有不週延之處,還請大家不吝指正,謝謝。

作者:陳灝  (書法藝術進化論提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