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12:43:41東岐明
《繫說神易》書稿‧〈天地大衍章之九〉
《繫說神易》書稿‧〈天地大衍章之九〉 東岐明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
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易數計以十進位數字。天之變化,對應時間變化之不可逆性,無以相偶,計以奇數。地之變化,對應空間變化之可逆性,有所相偶,計以偶數。所以天數為一、三、五、七、九,地數為二、四、六、八、十。十進位數,天數有五,地數有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奇偶相互對應,謂之「相得」。天數與地數之數對,謂之「有合」;而集結成天數與地數之排列組合,謂之「而各有合」。天數之和為二十五,地數之和為三十,天數地數之和為五十五。周易占卜筮法預測未來,如同鬼神靈通預知未來,其所用計數變化即是以十進位數進行,故曰『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占卜靈通預測準確,乃是無關於占卜過程的數學運算。周易占卜過程的計數運算,不過是種繁複占卜過程的數學裝飾手段,用以迷惑群眾而營造崇拜─這是周朝為了取代商朝的意識型態宣傳手法。漢朝易學逐漸捨棄周易繁瑣占法,而流行起簡易占法。宋朝則有見事取象的占法,現代更有電腦占法。總之,本章所論周易占卜筮法,只是其中數學運算,並無關於預測準確。《易傳》不明其故,以為周易數法有所神奇,乃是誤會一場。然而天地之數定以五位,乃是相關於五行理論。五行理論與相關數理,乃是一切國學的術數基礎,相關說明可見於〈五行理道論〉。
─────────────────────────────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
兩數集合之排列組合,可以衍生其數對集合。衍生之數對組合謂之「小衍」,其總數謂之「小衍之數」。衍生之數對排列,謂之「大衍」,其總數謂之「大衍之數」。以數對而言,「小衍之數」乘二,即是「大衍之數」。「大衍之數」其實就是古代中國相關現代數學排列組合的專有名詞,並無神秘意涵。
天數有五,地數有五。天數與地數之組合數,乃是五乘五而等於二十五,即是天數地數的小衍之數;其排列數乃是二十五乘二而等於五十,即是天數地數的大衍之數。周易筮法對應大衍之數,而用五十支蓍草為占卜工具,故曰『大衍之數五十』。筮法起始需捨一支不用,象徵「太一」,而使用餘下四十九支,故曰『其用四十有九』。將蓍草分握兩手,象徵陰陽「兩儀」,故曰『分而為二以象兩』。由右手取一支掛於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手上蓍草共有三撮,象徵天地人「三才」,「故曰『掛一以象三』。蓍草計數是以四支一數而取,象徵春夏秋冬「四季」,故曰『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計數完畢,扐取餘支之和,象徵陰曆「閏法」之取餘日之和,故曰『歸奇於扐以象閏』。陰曆五年取閏兩次,象徵「五行」,故曰『五歲再閏』。周易筮法的每次過程,首次扐餘尚要再扐兩次,才能成就占卦的基本一爻;再扐兩次,對應於陰曆五年取閏兩次,象徵天數與地數之「五行」,故曰『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周易筮法如此象徵對應天地變化之數的「一、二、三、四、五」,其實只是一種數學裝飾;為在數學程度簡單的古代社會,營造周易的深奧形象,以作為周朝統治天下的天命基礎。其實這些基於政治目的的數學裝飾方法並無助於預測準確,反而增加了占卜過程的取卦麻煩,所以後世大多捨棄不用。
─────────────────────────────────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
《易經》記述爻變,以「九」代表剛爻,以「六」代表陰爻。周易筮法取揲以「四」,據說因而陽爻之策為九乘四等於三十六,陰爻之策為六乘四等於二十四。乾卦有六位陽爻,三十六乘六等於二百一十六,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卦有六位陰爻,三十六乘六等於二百一十六,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兩者相加等於三百六十,剛好是以每月三十日而計十二月為一年的日期數目,故曰『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易經》上下兩篇共六十四卦,陽爻、陰爻各有一百九十二;三十六加二十四等於六十,再乘一百九十二等於一萬一千五百二十,超過一萬而以象徵萬物之數,故曰『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上述策數數目,只不過是《易傳》穿鑿附會,以象徵可以對應天地萬物之變化,並無實際意義。
─────────────────────────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
每次筮法變化取數,都要經由象徵「兩儀」「三才」「四季」「閏餘」的四種營作而得數,故曰『四營而成易』。取數三次而得爻,得爻六次而成就周易六十四卦之重卦卦象。周易筮法占卦,總共變化取數三乘六等於十八次,故曰『十有八變而成卦』。周易占卦雖是六十四卦,但其成卦基礎卻在八卦範式,故曰『八卦而小成』。周易基於八卦範式,引申推廣為六十四卦,用以類比象徵一切人間事物現象,故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
易道乃以占者神智為主體;故以易道神智,謂之「道神」。易德乃以卦理行持為客用;故以易德行持,謂之「德行」。筮法卜算卦象,佐助占者之預測未來與抉擇行動,而發揚其易道神智與易德行持,故曰『顯道神德行』;與之感應交通萬事萬物,故曰『是故可與酬酢』;與之佑助心神靈通,故曰『可與祐神矣』。
《繫說神易》書稿‧〈天地大衍章之九〉 東岐明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
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易數計以十進位數字。天之變化,對應時間變化之不可逆性,無以相偶,計以奇數。地之變化,對應空間變化之可逆性,有所相偶,計以偶數。所以天數為一、三、五、七、九,地數為二、四、六、八、十。十進位數,天數有五,地數有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奇偶相互對應,謂之「相得」。天數與地數之數對,謂之「有合」;而集結成天數與地數之排列組合,謂之「而各有合」。天數之和為二十五,地數之和為三十,天數地數之和為五十五。周易占卜筮法預測未來,如同鬼神靈通預知未來,其所用計數變化即是以十進位數進行,故曰『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占卜靈通預測準確,乃是無關於占卜過程的數學運算。周易占卜過程的計數運算,不過是種繁複占卜過程的數學裝飾手段,用以迷惑群眾而營造崇拜─這是周朝為了取代商朝的意識型態宣傳手法。漢朝易學逐漸捨棄周易繁瑣占法,而流行起簡易占法。宋朝則有見事取象的占法,現代更有電腦占法。總之,本章所論周易占卜筮法,只是其中數學運算,並無關於預測準確。《易傳》不明其故,以為周易數法有所神奇,乃是誤會一場。然而天地之數定以五位,乃是相關於五行理論。五行理論與相關數理,乃是一切國學的術數基礎,相關說明可見於〈五行理道論〉。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兩數集合之排列組合,可以衍生其數對集合。衍生之數對組合謂之「小衍」,其總數謂之「小衍之數」。衍生之數對排列,謂之「大衍」,其總數謂之「大衍之數」。以數對而言,「小衍之數」乘二,即是「大衍之數」。「大衍之數」其實就是古代中國相關現代數學排列組合的專有名詞,並無神秘意涵。
天數有五,地數有五。天數與地數之組合數,乃是五乘五而等於二十五,即是天數地數的小衍之數;其排列數乃是二十五乘二而等於五十,即是天數地數的大衍之數。周易筮法對應大衍之數,而用五十支蓍草為占卜工具,故曰『大衍之數五十』。筮法起始需捨一支不用,象徵「太一」,而使用餘下四十九支,故曰『其用四十有九』。將蓍草分握兩手,象徵陰陽「兩儀」,故曰『分而為二以象兩』。由右手取一支掛於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手上蓍草共有三撮,象徵天地人「三才」,「故曰『掛一以象三』。蓍草計數是以四支一數而取,象徵春夏秋冬「四季」,故曰『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計數完畢,扐取餘支之和,象徵陰曆「閏法」之取餘日之和,故曰『歸奇於扐以象閏』。陰曆五年取閏兩次,象徵「五行」,故曰『五歲再閏』。周易筮法的每次過程,首次扐餘尚要再扐兩次,才能成就占卦的基本一爻;再扐兩次,對應於陰曆五年取閏兩次,象徵天數與地數之「五行」,故曰『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周易筮法如此象徵對應天地變化之數的「一、二、三、四、五」,其實只是一種數學裝飾;為在數學程度簡單的古代社會,營造周易的深奧形象,以作為周朝統治天下的天命基礎。其實這些基於政治目的的數學裝飾方法並無助於預測準確,反而增加了占卜過程的取卦麻煩,所以後世大多捨棄不用。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易經》記述爻變,以「九」代表剛爻,以「六」代表陰爻。周易筮法取揲以「四」,據說因而陽爻之策為九乘四等於三十六,陰爻之策為六乘四等於二十四。乾卦有六位陽爻,三十六乘六等於二百一十六,故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卦有六位陰爻,二十四乘六等於一百四十四,故曰『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兩者相加等於三百六十,剛好是以每月三十日而計十二月為一年的日期數目,故曰『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易經》上下兩篇共六十四卦,陽爻、陰爻各有一百九十二;三十六加二十四等於六十,再乘一百九十二等於一萬一千五百二十,超過一萬而以象徵萬物之數,故曰『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上述策數數目,只不過是《易傳》穿鑿附會,以象徵可以對應天地萬物之變化,並無實際意義。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每次筮法變化取數,都要經由象徵「兩儀」「三才」「四季」「閏餘」的四種營作而得數,故曰『四營而成易』。取數三次而得爻,得爻六次而成就周易六十四卦之重卦卦象。周易筮法占卦,總共變化取數三乘六等於十八次,故曰『十有八變而成卦』。周易占卦雖是六十四卦,但其成卦基礎卻在八卦範式,故曰『八卦而小成』。周易基於八卦範式,引申推廣為六十四卦,用以類比象徵一切人間事物現象,故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易道乃以占者神智為主體;故以易道神智,謂之「道神」。易德乃以卦理行持為客用;故以易德行持,謂之「德行」。筮法卜算卦象,佐助占者之預測未來與抉擇行動,而發揚其易道神智與易德行持,故曰『顯道神德行』;與之感應交通萬事萬物,故曰『是故可與酬酢』;與之佑助心神靈通,故曰『可與祐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