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30 12:49:08尚未設定

人類是經驗的動物











  而我始終是信仰著經驗值,耽溺著記憶與無盡,在拾遺,然後意識存在。

  人的存在是被回憶所拼貼構造而成的。



  碑牌文因此而生,自祭文也是從這樣的經驗存在所指設的。

  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追求的是一種意識的存在,我感受到了,於是我存在。

  然而,人不單只是在感受,在意識。更多的時候,人類存在一種暫存的時空中,暫時(或者倒流)在一種停滯(或翻轉擺動)的流光中。那叫做回憶。而回憶的構成,其實是一種經驗值的累積,一種後現代流中常提到的細碎撿拾,一種多元資訊的挑揀,篩漏出來的,便轉換為現象,放映出屬於自己的存在。

  對現象有所感動,起自於一股熟悉的觸角。看不見可是依然能存在,被正確結構出來的原因端乎於我們自己經驗值的提供,一種似曾相見,一種記憶殘留……,而或許誤解,但那又何彷?只要是發自經驗記憶中的形象,儘管認知有誤,還是能屬於進關於物品的解讀,以及它的曾經存在。

  是的,曾經存在。

  存在,以一種回憶的姿態在前進著,用經驗的累積在勾聯本體的繼續前進。發乎思念,發乎夢境,發乎想像,發乎實踐,發乎力行,發乎指涉與分裂……。我們意識到了某些,指向了某些,於是勾聯了某些,所以建構出某些,終於現象化了某些,即使那個在意識中的物體本身不存在(或者不完整性),而憑著對經驗值的勾聯,我們還是能完整指向出另一個意識中的主體。在具體與抽象間,範疇出形象中的意向,這個範疇卻便也是歸屬於經驗值的制衡裡。我們必須有所記憶,才能有所聯想,從而在想像間重塑出新的結構,新的現象,這個現象說是新的,其實仍然基礎在固有的意識型態裡。我們的回憶與拼貼。

  921地震之後,家在災區的我,時常會到處遊走觀看,看那些倒塌頹圮的建築物地標:我看到皺起地紋的山勢,我看到擠壓扭曲的校舍,我看到突起裂開的道路,我看到傾壞夷平的鄰家……,那座山我好多年不曾去爬過了,上回去時是同學邀請順道經過的,山路太令人疲乏所以沒有攀爬,而地震之後的深入觀察,我沒有留存記憶在山裡,卻依舊現象出曾與同學共遊的過去;國中校舍已經畢業歷4年了,景物依舊雖然,但其實屬性不一樣了,當初的在校生身分與現今的校友稱謂,操場隆起的突兀不是我所經驗中的那畦地,但我和同學望著這面映象,而心中悵悵然良久,更且回憶昔日校園時光不斷;誠如我曾經騎腳踏車摔倒的這片柏油路,儘管慘遭地震撕裂,但我一眼望去看到的卻是曾有的奔逐與飆馳,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所意識的,指向的主體逆光進回憶中,屬於過去的強烈存在感。

  是的,時間的連結指涉,記憶的招喚與超越,鄰家地震壓走了從小到大相處許久的婆婆,我知道她的已經不存在,但是很多時候談論起她時,仍是存在於大家的語言中,關於婆婆的存在,被說出。只要有回憶,就有經驗式的存在,於是被給出。

  我們存在著,而且無時不在經驗,不在記憶,不在追循,不在勾聯。

  結構主義裡有一種符號說,意識在紅燈綠燈的意向性,不用去言明我們就知道該止步、該行進,因為經驗直接給出意識了。這種種由經驗傳遞出的訊息與認知,構成了屬於我們的存在與生活。

  後現代潮流在飄蕩著,是吧?!

  形象不斷在給出,以推擠狂壓的姿態在流動,很難不去意識到這麼一種意向,從知覺起成記憶再翻轉成想像,所以時間可以存在於過去與未來間,所以意識可以共存在本我的A與B之間,而互有指涉交相作用……。

  存在的自我是完全性的,我想,從本我立場去給出,或被給出。經驗值儘管具有一定的公眾性,但更多的時候存在於自我的曾經與記憶中。

  人類是經驗的動物。我們建構在經驗值的基礎上,然後認知自己或是其他個體的存在與現象,不論時間過往今來,就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