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 18:07:01安妮塔

粉紅與白。插一瓶春天的野花



「花有清香月有陰,春宵一刻值千金。」
這一段蘇軾的有名詩句裡的春宵,在我心中,代表的是春天的野花。
(春宵原指的是春天的夜晚)

在城市裡的河濱公園,勤快的公家割草,讓原本數量和種類很多的春天野花,都變得稀有起來。
也不是她們瀕臨絕種,只是,
還來不及長高長大,
來不及,被人類發現和欣賞,就被鏟除殆盡。
只要一有間歇的空檔,比如接連下了好幾天雨後突然有兩天的晴朗,
她們還是會努力地伸出頭來,回應春神的召喚。

只是,除非你天天去河濱公園,才可能幸運地與她們邂逅。

否則,可能上週末有看到,這週末就得,嗯
再等幾個週末吧!或者,看明年會不會運氣比較好之類的。

青葙和綬草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春天野花之一,
青葙的花是桃紅和白的組合,綬草呢。

維基百科裡面說它是世界瀕危物種,
而臉書中追蹤的自然生態達人曾經對家中花盆長出一棵綬草而感到驚奇,因為少見。

在我看來,對此甚是懷疑。
達人可能太忙了,很少在春天的河濱公園散步,

我呢,三四年了,在宜蘭和台北的河濱公園都曾見過,尤以今年見到過最多,
去年,台北館前路的台灣博物館也舉辦過尋找和認識綬草的自然活動。
(大概是二二八公園也有綬草的蹤跡吧)

據說授草通常生長於清明前後,於是被叫做清明草,
又因為盤旋而上的花形,像是廟前的龍柱,所以也被叫做盤龍花。

今年春天,我把它們倆一起插在瓶子裡,
竟然意外地驚艷,好看!

客廳裡的視覺焦點很多,纖細又少量的小花,無法突顯它們的清新氣質。
改放在廁所的洗手台邊,順利地找到了適當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