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8 12:11:37安妮塔

從一八九五開始,《浪陶沙》導讀


拜電影海角七號所掀起的一種風潮推波助瀾,據說近期的國片一八九五也拿出亮麗成績,看到這消息的我,忍不住決定要來談談近代台灣歷史大河小說「浪淘沙」(
雖然有電視台曾經為這部小說製播過電視連續劇,我沒看過浪淘沙電視劇,只讀過原著)。

 

其實一切的事情都是從西元一八九四年開始的,要說一八九五也是可以。

國片一八九五的故事只是台灣經歷半世紀日本殖民統治的一個小小開端,在整個全台各地抗日以及各個不同種族(大清駐台官兵、客家人、原住民等等)的奮起抗日,到逐漸消聲匿跡,到平靜的日治時期,之間仍有太多的大大小小的故事曾經存在。

浪淘沙這部小說,很客觀地純粹描述當時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各種人物,他們所經歷的社會生活,作者因緣際會地結識了書中三大家族的主角,聽聞他們的故事而則之為脈落寫成這部書。

 

丘雅信是台灣第一位放洋的留日女醫生。故事開始在一八九四年之後雅信的阿姨從基隆嫁到澳底的農村沒多久,從三貂角海面駛入的兩艘日本船艦上下來的日本兵還沒弄清楚狀況就槍斃了五個手上僅拿了筆墨紙硯及水罐打算寫漢字表達降意的農夫揭開序幕(雅信的阿姨妯娌一大家女人自此成了寡婦)。

周明德的爺爺福生是清朝末年時來到台灣在大稻埕落腳做生意的福州木匠,如多數唐山人一樣取了台灣女人當老婆。在日本人成功壓制了南北各地的抵抗,平民百姓的生活又恢復了和平與往日的繁榮之後,選擇保留他的辮子和大清國國籍,以清國僑民的身分繼續留在台灣生活(日後他的兒子周台生卻回到了福州後來甚至舉家遷往菲律賓做生意)。    小說中提到馬關條約中有一條規定,即「台灣與澎湖島內的人民,於割讓給日本後,限在兩年內自由遷出,限滿兩年後,一律視為日本國民。」,一旦入日本籍首先就得剪辮子,而周福生選擇當”漢人”而採用向清朝領事館請領護照的方式,繼續留在台灣作生意。在多年後台灣光復時,長期滯留美國的雅信掛念在台灣的母親、妹妹,以及在中國的一雙兒女終於得以返回,卻被加州的中國領事以她是日本人為由數次刁難,拒絕發給入境證件。

從上面兩件事可以看出,無論是從哪邊人民的角度,過去台灣與中國之間從未被完全認同是同一個國家,而是傾向於殖民者(佔領者)及屬地的關係(當然還有許多小說中未提到的其他事實可以佐證)。

江東蘭是波羅汶(今新竹湖口一帶)地區的客家人後裔,他也和雅信在同一時期至日本留學,並在回台後被延攬任教於新竹中學,在二戰末期被強制徵召入伍至南洋地區。東蘭的父親原名羅希典,為北部一帶一支抗日的客家義勇軍的領導,後來隱姓埋名定居在波羅汶的客庄過著耕讀的生活,教導漢文,終其一生,都不願跟日本人打交道。

 

浪陶沙全書分上中下三冊,共一百五十萬字,費時十年完成,作者東方白,前衛出版社出版。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