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5 18:24:59apumama

感恩火雞

 

 

美國人感恩節因為感恩,感謝上蒼和印地安人的幫助,要吃火雞,不像我們中國人拜拜要用公雞,不是因為火雞好吃,是有其典故,是因為西元1620年,英國清教徒為逃離迫害,移民美洲大陸時,得到上帝的庇佑和當地印地安人的協助,建立起他們的家園,並教導他們各項農事,其中之一就是養殖火雞與種植南瓜、玉米等。

因此後來清教徒們每年都會舉行感恩儀式,上教堂、辦宴會及運動賽事。宴會最主要的菜餚就是烤火雞,火雞同時是印地安人農忙時朋友送來的最佳禮物,可以想像的,一隻大火雞可以餵飽一大群勞動者,公雞就得宰許多隻了,而且那麼貴,農業時代哪吃的起呢?中國人農忙時各地風俗不同,吃的食物也不一樣,我知道的南方人,許多以鹹粥為主,鹹粥裡面加上紅蔥頭、蝦米或青菜及蛤蜊、碎肉等等,不然就是米糕糜甜式點心,真抱歉,我並非農家出生,只是看資料瞭解。

美國人感恩火雞現在只在餐桌上做個禱告就可以開動了,不必像我們拜神儀式比較複雜,往往儀式進行完畢,菜色都涼了,所以很多菜是分段煮,先用乾炸或白煮,真的要吃時才再加工,或發明一種沾醬冷食。美國現在一些家庭感恩節仍然吃火雞,並一邊觀賞美式足球比賽,取代傳統的滾南瓜運動,不過感恩火雞後來在美國也同時成為在耶誕節、復活節等家人團聚的時光最常吃的大菜,至於甜點則以南瓜派為主要的應景點心。

加拿大人也有感恩節,但和美國不同一天,我們這幾年也開始湊熱鬧過感恩節,如非信徒就不上教堂不拜天公,只是吃頓火雞大餐趕時髦。不過提到火雞,大多的台灣人對烤火雞都停留在乾乾澀澀的印象中,事實上火雞肉脂肪含量不高,但若要好好處理,也可以烤出多汁肉嫩的風味。

我曾在春節時烤火雞,節慶氣氛多熱鬧啊,選一隻十二磅左右的火雞,退冰後以鹽先將火雞全身內外醃上一兩小時,使雞肉縮緊有彈性,再以橄欖油、鹽和胡椒及百里香、迷迭香、玉桂葉或小茴香等香料調成醃醬,全身內外再醃四五小時。雞腹肉的填料(Stuffing),一般美式作法都用洋蔥大蒜和培根等拌炒過和核果及乾麵包丁一起塞進腹內,但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麵包丁吸了油之後的口感,因此有人用米飯代替,我則喜歡填上磨菇、香菇或杏鮑菇、小玉米筍、小洋蔥以及彩色椒,有時候還放些蘋果丁呢,雖然會出點水,但蔬菜同時可以釋放出它的甜味至火雞肉中。

烤火雞時外皮要抹奶油,以保肉質鮮嫩多汁,講究的是每隔二三十分鐘要將整隻火雞抱出來塗一次油,讓油汁慢慢吸進去,表面也不會乾澀,比較偷懶的方式是裹上一條條的培根,中火烤上五六個小時,最後打開錫箔紙,將培根取下,並將烤出來的湯汁倒出,在表皮抹上一層蜂蜜,大火再烤二三十分鐘至金黃色帶點微焦。同時間用烤出來的湯汁做淋醬(Gravy),可以先用大蒜和洋蔥以及雞肝爆炒一下,加入紅莓菓或無花菓等有點甜味的新鮮果子或乾果都可,淋醬帶點甜味和火雞味道相合,也有人用巧克力做淋醬,起鍋前淋上一些威士忌或波特酒,收汁後就可以享受火雞大餐嘍。

火雞大餐有個傳統,由男主人片肉,我不知道這要表示什麼男權還是什麼意思,但男士肯服務總是好事吧,火雞肉配上些甜味的淋醬,吃起來很有歡慶的感覺,但火雞太大,有時一餐吃不完,那麼接下來就做三明治或和蘿蔓葉等蔬菜做成沙拉,不同的蔬菜和醬汁可以做出不同的沙拉。大骨熬湯最常見是加大白菜或蘿蔔,但若用酸菜熬火雞骨,也別有風味。

台灣著名的小吃嘉義雞肉飯大多用火雞肉,以水煮後將火雞肉拆成絲,舖在白飯上面,再淋上一些雞汁做的淡醬汁,擺上兩片黃色的醃蘿蔔,這樣的吃火雞,和老美的感恩火雞比起來,簡單多了,也是一種幸福啊。

 

下一篇:聖誕火雞大餐

慰如 2009-11-30 14:51:58

我對火雞一直停留在從前台灣進口的火雞肉上,記得肉質粗好像味道並不鮮美,不知現在是否比較好吃?再請教都在那兒買及如何料理 ,我媽以前是買翅膀來紅燒, 不太對味.

版主回應
我常覺得最基本的方法一定有道理,老外烤火雞,烤的好還真不錯,紅燒我想就不一定適合。台灣人水煮也有辦法弄得好吃,我不大清楚如何才能不柴不澀,可能水煮之後順紋路拆解成絲,口感也就不一樣了,cosco就有賣火雞,以前覺得品質不錯,這兩年沒買過,不知道品質如何。 2009-11-30 20:43:19
pinus 2009-11-26 21:05:45

Happy Thankgiving

版主回應
多謝啊,但我今年沒有烤火雞,只有到朋友家吃稀飯。 2009-11-30 14: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