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20:36:41眠月

234

很久沒有和家人回鄉下了,想起最後幾次回鄉看到大伯,都是在客廳醉得不省人事的樣子,猜想老人大概都是這樣,從中年開始就會這樣。  

今年回去的時候,屋裡多了輔助架,聽說是大伯不能走路了,父親說是長年躺著雙腳萎縮的關係,至於為什麼躺著,是酒醉的緣故,為什麼喝酒,憂鬱症的緣故。  

很難想像是什麼樣的憂愁,可以讓人長年不想出門,只想藉酒精麻痺自己,到腳可以萎縮的地步,大伯明明是個兒女雙全,兒孫滿堂,且家庭和樂的幸運兒。  

阿祖也是,乍看是位幸福健康高壽的老人,除了每天把外出喝酒當唯一正事,我問家人他為什麼要喝酒,家人說,因為朋友都死光了。那時阿祖大概八、九十歲。  

最近回家,閒聊問父親今日在做什麼,他說昨晚有吃藥所以睡了一整天,我問吃什麼藥,他說憂鬱症開的。我碎念兩句後,父親說,啊啊你不懂啦。  

這些人內心都存在巨大孤獨,在自以為人生沒什麼事可做,即使做也做不到,沒有人目光再注目自己身上,沒有被需要,原本平庸又忙碌的人生頓時失去目標。  

撇除滿面春光的笑容,幸福的人反而很容易被看見,尤其在參加一場教會活動的時候,他們總會不斷重複述說自己擁有了多少,充滿了多少愛。由此可推測幸福大概是得到和被愛這兩種成分所組成。  

很多人不知道要得到什麼才會快樂,即使知道必須去探索,也沒有信心,因為沒有擁有過,所以不知道它的模樣,或是曾經有擁有過,但早被生活淡化記憶。而每個人覺得的幸福不同,雖說受疫情影響,吃得拮据,也不能出門,但也有人認為如此每天獨自關在家超幸福,因為他得到了和自己獨處的時間。  

最終我們知道幸福必須自己去尋找,但對於迷惘或是絕望的人,或許也該伸出手給予力量和陪伴。那日父親靜靜和大伯待坐於客廳,對話緩慢地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我覺得大伯有精神了許多,或許他要的只是熱鬧的家人也能停下來,回頭和他聊聊今天。  

孤獨只有一個模樣,但幸福有很多種,可以是一場旅行,一段回憶,一張證書,一部精彩絕倫的戲劇,或是充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