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7 10:39:21Anthea

台灣區鐘錶工業同業公會

台灣區鐘錶工業同業公會於民國六十一年五月十二日成立,成立之初正是台灣鐘錶業由零售批發期轉入配件工業期,由於當時無一統籌事務之組織,以至業界之間惡性挖角、削價競爭,擾亂了產銷秩序,為此,在業界大老的奔走下,公會由三十多家創始會員組織而成。
歷經二十年寄人籬下的生活,民國八十一年四月二十日,台灣區鐘錶工業同業公會在全體顧問、理監事及會員廠商的熱忱贊助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會館,前幾年還清會所貸款後,公會才有了較多的能力為會員服務。
早期無論時鐘或手錶,台灣業者都是以OEM代工起家,時鐘業接單都是以成品為主,包括掛鐘、鬧鐘、桌鐘等;手錶業則以生產配件為主,例如早年外銷到瑞士的歐米茄、寶路華;外銷至日本的星辰、卡西歐、精工等名錶配件,都是由台灣手錶業者代工。
近十年來由於國內勞動人力不足、工資高漲、勞工意識抬頭,因此在我對大陸政策開放後,業者便紛紛轉向工資低廉的大陸設廠,鐘錶公會總幹事蔡漢欽保守估計,目前我赴大陸投資的廠商已高達八成以上,經營方式大多以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大陸出貨的模式為主。
蔡總幹事表示,鐘錶業的利潤本來就很薄,加上大陸廠商的削價競爭,使得台灣鐘錶業者的生存空間大受衝擊,台灣鐘錶產業想要永續經營下去,唯有避開大陸廠商的廉價場子,從外型和多功能方面提升技術,投入更多的研發創新,推出自有品牌,建立完善的行銷通路,多管齊下,才有生存的利基,亦即由勞動密集產業轉型為知識密集及技術密集的產業。
隨著台商赴大陸投資風潮,鐘錶公會會員數從高鋒300多家,降到現在112家(成錶40家、時鐘30家、零件42家),會員數大幅縮減。即使留在台灣的會員廠商還有112家,但是八成的會員廠商都在大陸投資設廠。蔡總幹事分析,如果到現在還沒有赴大陸投資的台商,預料其後續也不會前往大陸投資了;因為早期鐘錶業進入門檻不高,利潤又好,所以台灣鐘錶業相繼投入大陸市場,然而,目前很多大陸廠商的設備已較台灣先進,尤其是其國營企業,更是不計成本進口造價昂貴之瑞士高科技設備,只要運用電腦設定好程式,將一塊不鏽鋼材推進機器中,即可壓製出一個錶殼出來。這樣高檔的設備,台商還沒有能力購買。
為協助國內鐘錶業發展,公會多年來積極促成同業結盟,集合不同專長同業合作,例如工研院曾研究手錶的機芯,公會即出面集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規劃推出第一款由台灣自家製造的手錶機芯;可是,評估結果發現,工研院研發出來的機芯,為日本淘汰機種,若持續投入研發成品,將不敷成本,因而取消成立新公司。
除促成同業結盟外,為協助會員拓展商機,公會近年來還積極擬定計畫爭取政府外銷補助款,一方面補助參展廠商參展費用,一方面藉由參展的過程,爭取外銷訂單。譬如這些年來較常參加的瑞士展、香港展、深圳展、俄羅斯展和義大利展。同時公會亦舉辦大陸投資經貿講座及台籍幹部培訓,協助台商會員了解中國大陸相關法規、海關稅則、會計制度、財務規劃。另外公會還積極進行公文e化、設置網站,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會員最新的國內外資訊;發行「鐘與錶」年刊,刊登廠商資料,於各參展場中發送國外買主;每年發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刊、商標審核公告及鐘錶設計創作保護手冊;每季發行「東南鐘錶會訊」,提供會員最新訊息。
蔡總幹事表示,面對大陸市場的競爭,我鐘錶業一定要轉型,加強技術的研發與設計的能力,然而研發與設計需要大筆資金,以我鐘錶業中小企業型態,實難籌措研發所需要的龐大經費,而這幾來,除了國貿局外銷拓展基金補助業者出國參展外,也未見政府針對鐘錶業提供任何的研發經費。蔡總幹事認為,雖然鐘錶業的進出口貿易額逐年衰退,但若加計台灣接單、大陸出口的貿易額,台灣鐘錶業的產值並沒有衰退,希望政府能重視鐘錶業的發展,協助業者進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