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的歷史地圖
楊照的《不一樣的中國史》共十三冊,書的內容來自他在「敏隆講堂」和「趨勢講堂」的十年備課、授課,第一冊的副標題為「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楊照希望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主動思索:「我們怎麼能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又如何去評斷該相信什麼、懷疑什麼?」(頁18) 因為絕大多數的歷史資料都經過長久的修改、編撰與「經典化」(排除其他版本)的過程,楊照提醒:
「運用文字記錄的史料時一定要記得,並不是寫下來的就是事實,就是可以依賴的史料。我們必須留心文字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寫的。不同時候、不同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偏見。沒有不帶偏見的文字記錄。」(頁78)
除了小心偏見,也要提防想當然耳的想像,如將農夫與樸實畫等號,將商人與奸詐相連結,從歷史的角度,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發展,反而會引發爭鬥。楊照說:
「農業讓人等待,逼人儲存,不只改變了人與自然、人與季節的關係,也連帶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生產的儲存,成了別人掠奪的對象。」(頁151)
因為在缺乏灌溉基礎設施的前提下,不同農業聚落的產值大不同,而有了掠奪別人穀物的動機,而對於糧食的攻防又影響了社會組織的改變,需要大量勞動力夯土築城。這樣的因果解釋,就是所謂的「通古今之變」,「在於建立起一個有意義的觀點,幫助學生、讀者從中國歷史中看出一些特殊的貫通變化。」(頁18)
此外,運用新發現、新研究成果來修正、挑戰、取代傳統舊說法,以「重新認識」中國歷史,例如:
「周初的封建是指派任務,不是分配福利。」(頁294)
「封建的第一個步驟,其實是『武裝殖民』。」(頁297)
楊照引用歷史人類學家楊希木先生提出的「封建三要素(賜姓、胙土和命氏)」一一說明,這些說法,顛覆以往我對封建制度的認識。
楊照說:「歷史就像地圖,每一張地圖都有其比例尺,比例尺就意味著將現實縮小,在縮小過程中也就排除掉一些東西。」(頁24)而歷史學極為關鍵的概念和原則,就在其中的角度和取捨。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是楊照畫的歷史地圖,帶領讀者走一趟不一樣的旅程。
【圖:楊照著,《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台北:遠流,2020年4月1日初版一刷,2020年6月20日出版三刷】
上一篇:深入淺出的《公民財政》
下一篇:分心時代的閱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