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4 01:09:14無名
美好的印記
今天吃到故宮的文創新品「墨戲仙草」,奶油於仙草凍上的凹處流淌,如煙雲迷漫群山,煞是好看!
「怎麼捨得吃啊!」同事A在一旁嚷嚷。
「來,再弄一顆,我用慢動作錄影。」同事B說著。
就這樣玩起來,足見文創很成功。
邊吃著仙草凍,我回想起國中美術課初學國畫時的畫面,楊天澤老師授課,教我們濃淡墨各一碟,以竹、蘭為主:點字心字畫竹節,人入个介成竹葉;蘭則一筆隨風飄逸,二筆交鳳眼,三筆破鳳眼……。老師的鼓勵加上畫出興致,我還去源城書局買了一本《簡明寫竹法》。
高中時的某堂美術課主題同樣是國畫,我參考竹畫譜畫了一幅作業,美術老師卻是質疑:「這是你自己畫的嗎?這是你自己畫的嗎?」我回答:「是參考畫譜畫的。」他追問:「書名是什麼?」我答:「《簡明寫竹法》。」他說:「難怪畫得還不錯!」我心想,一樣是美術老師,怎麼對待學生的態度差那麼多?楊天澤老師是肯定是鼓勵,而這位老師卻是否定質疑,我不自己畫,誰幫我畫呢?
楊老師開了一間「大千畫廊」,六年前我回金門工作曾去拜訪,老師退休後寫生創作不輟依舊,送了我幾本他的畫冊。後來公忙少去,再後來到台北工作,幸好臉書上不時可以看到老師最近的寫生作品,藉以聊慰思鄉之情。
楊老師的身教言教、職業與興趣結合,總讓我在欣賞畫作時想起:一位好的美術老師,不僅會在畫紙上留下美好的景色,也會在學生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記!
【圖:默戲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