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修養」與新聞寫作】文藝與傳播重點摘要之十四
【「文學修養」與新聞寫作】
1. 文學家對「字」作了大規模的、有機的組合,使各字相加之後,結果不等於(大於)那些字的和。(頁201)
2. 有時候,使用同樣的字,僅僅移動字的位置,能發生始料所未及的效果。「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的故事可為例證。(頁201)
3. 有人說,文學作品不過是「把適當的字放在適當的位置上」。由於天分及專業精神,文學家成為最擅長安排文字的人,經過他的驅役,閉藏在文字內部的神秘微妙的潛能,一一向外發射出來。在好的詩文中,每一個字都不啻是一個力士或一個精靈。(頁201-202)
4. 文學作品的內容為什麼可以「不真」?因為文學作品的產生,目的不在報導事實真相。報導事實真相是新聞的天職,失真就是失職,失職是一種罪惡。文學作品的旨趣在表現別的東西,這「東西」,有人稱之為「透過藝術效果、對人生加以解釋及批判」,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可真可假,甚或寧假勿真。不真,在文學往往是一種必需。(頁203-204)
5. 在文學作品裡,「事實」(例如小說裡面的故事)只是作家的手段,他在創作時本著「怎樣到目的」之一念,對「事實」得以增刪損益,對並未發生過的事實也可以任意假定。這一「歪曲事實」、「捏造事實」的工作,在文學上稱之為「理想化」。——「理想」是指與藝術條件吻合。(頁204)
6. 作家經過長期的自我訓練,逐漸養成一種能力,外界事物進入他的內心以後,他幾乎在不自覺的狀態下改變了它的原樣,放在他的作品裡,它成為恰與總體配合無間的一個配件。文學家所寫的事實是如此這般「內在的事實」,文學上的「真」,不過是要求作家忠於他自己的「內在」而已。(頁204)
7. 文學家跟前述「內在的事實」叫做意象。依文學術語,小說家或詩人都是在寫意象,都是在以文學引發讀者的意象。「意象」若有其事而不必實有其事。(頁205)
8. 「宛轉蛾眉馬前死」,這句詩裡的「馬」字引發多種意象,可以說是盡了鍊字的能事。(頁205)
9. 文學家用字,貴能在讀者心目中引起意象,尤貴能以有限的字引起無限的意象,以固定的靜止的字引起賡續性的印象。這種用字的態度,與寫新聞的人大異其趣。與新聞報導字字求實的精神相比,我們或者可以說,文學家用字,有意使讀者發生錯覺及幻覺。(頁206)
10. 有些字所引起的幻覺,與歷史有關,最明顯的例子是用典。「垓下一戰」就是「最後一戰」,但「最後一戰」無論如何沒有「垓下一戰」所產生的悲壯之感,「垓下一戰」除了具有最後一戰的意義,還投射歷史色彩,使讀者戴上一付「有色眼鏡」。文學家專門利用文字的這種「弱點」——當然更可以說是特性。寫新聞的人像寫詩的人一樣把文字的性能弄得清清楚楚,可是不但不去利用它的弱點,反而處處加以防止。用語意學者的話來說,新聞用字,那字要有「外向意義」,能夠加以檢證。他們說,事實好比地形,語言好比地圖,讀者根據地圖上的符號,應該能找到橋樑、車站或公園。(頁206-207)
11. 「地圖」的比喻對我們很有用,它比大家一向慣用的「語文是事物的代表」一語更進一步。地圖上有的東西,地面上應該一樣有,地圖的面積經過比例放大,也應該與地面上實際的面積一樣。(頁207)
12. 就控馭文字的觀點說,新聞報導的旨趣是,把讀者從未到過的地方畫出一張正確的地圖來。有人說,要求報導絕對準確是不可能的。沒有關係,人類為自己懸了許多不能達到的目標,追求不息。至少,寫新聞的人不該像寫詩那樣故意使地圖與地形不符,就這一點而論,新聞與文學南轅北轍。這不是何時到達終點的問題,這是方向問題。(頁208)
13. 根據以上的分析,至少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以內,新聞訓練是反文學修養的,文學修養是反新聞訓練的。(頁209)
14. 如果今天沒有驚人的新聞,並不是傳播工具的缺陷,它是人生的缺陷,「缺憾還諸天地」,我們不必奪造化之功。否則,那新聞人物將面對嚴重的後果,在一個有法律公道的現代社會裡,那傳播工具也將面對嚴重的後果。(頁209)
15. 學寫新聞的人一面吸收文學修養,一面要大量濾除它,所濾掉的比所留的要多得多。吸收文學修養易,濾除難,因為他將發現所要濾除的那一部分往往是「神來之筆」,是「精華所在」。棄之既然可惜,無妨寧濫勿缺。非有最大的責任感,下最大的決心,不能實行。一個寫新聞的人是否墮入魔障,要看他能否從「文學修養」的迷醉中清醒。新聞學一類的著作,在這方面應該提出更充分的警告。(頁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