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會
參加過社團活動的人應該都有開「檢討會」的經驗,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活動結束後,透過「檢討會」梳理其中的得失好壞,似乎是理所當然、毋庸置疑的程序。
開「檢討會」的意義與需要,一言以蔽之,「檢討是為了改進。」然而,就我個人經驗,開「檢討會」的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弊大於利!例如:
說是「對事不對人」,但事情是人做的,(直接)批評那件事,就等於是(間接)批評做那件事的人。加上人腦不是電腦,無法不帶情緒的運作,即使知道對方真的是「對事不對人」,心裡也難免不是滋味!甚至產生「心結」。
有些人則是打著「對事不對人」的旗號行「對人不對事」之實,表面上是在講事情,但實際上是針對那個人做的事情講。技巧高明些的穿插批評其他人做的事以示客觀公正,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此一來,「檢討會」成了「批鬥大會」,被講的人心有不甘,也相機反擊,常用的句型有「你也是……」、「你還不是一樣……」、「換做你是我,你也會……」等等。
於是「定靶」變成「移動靶」、「移動靶」變成「飛靶」──目標轉移、焦點模糊。
最嚴重的弊端是「敢言討人厭、鄉愿得人緣」。真正敢把問題點出來的,往往被人討厭。原因很簡單:批評了事就連帶批評了人,萬一被批評的人缺乏雅量、沒有理性、不夠客觀,必然會討厭點出問題的「敢言之士」。如果此人有死黨,而且還是「只問關係、不問是非」的死黨,那「敢言之士」勢必得承受一群人對他的討厭!至於什麼都說好的鄉愿,在「忠言」、「良藥」的對比下,不但十分「中聽」,而且非常「可口」。
揭了那麼多的弊,也來談一下「檢討會」的利。
「檢討會」讓我們有機會觀摩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有些人針針見血,句句刺人;有些人線線彌縫,設法補合。有些人指桑罵槐,保留餘地;有些人開門見山,不容迴避。有些人「意在言外」,要有心人才能體會;有些人「言在意外」,講的都不是心裡想的。有的詞窮,然後然後還是然後;有的結巴,斷斷續續呃呃啊啊。有的心急如焚;有的溫吞蘑菇。有的瞎扯一堆不知所云;有的寥寥數語條理分明。
「檢討會」讓我們有機會發現各式各樣的「人格特質」:有人卸責推諉,什麼都有理由;有人落井下石,證據則莫須有;有人隔岸觀火,事不關己;有人不發一語,靜靜看戲;有人敢言直諫,不留情面;有人自我檢討,負荊請罪;有人綜覽全局,瞭然於胸。
真是──咳──什麼人都有。
或許,你會發現有這麼一種人:心思細膩觀察敏銳勇氣十足,別人沒想到的他想到了,別人沒看到的他看到了,別人不敢講的他講了。如此這般,他可能成了「馬首」,更可能成了「孤鳥」。
我相信參加社團的人多少都帶有一股熱情,也不太計較個人利害,如果計較的話早就去打工賺錢了(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往往,為了辦活動,時間精力金錢都投進去了(沉沒成本sunk cost),如果很多問題在活動前的籌備會議都講過了,那「檢討會」還有開的必要嗎(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
人之常情,剛加入社團的社員,可能什麼都不太懂,也比較肯接受一些批評,外加心存感謝;但待久聽多看多了,接幹部後活動辦多了,就自以為懂很多了,這時似乎不易接受批評,甚至心生不悅!
此時提出「諍言」,便是「邊際成本遞增」。
「檢討是為了改進。」言之有理!
倘若已經沒有改進的必要了呢?
陳莫說,最後一次活動,社團交接,卸下幹部,過去讓它過去,何必檢討傷感情!
(考量沉沒成本sunk cost?)
姬慧說,為了活動三天三夜沒睡覺,與其拖著疲憊的身軀勉強與會,不如躺在床上蓋棉被!
(考量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邊驥說,開那麼多會,越開問題越多,反正活動都結束了,問題也不需要(我)解決啦!
(考量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
的確,陳莫、姬慧、邊驥三人都有道理,問題是,下一屆還辦不辦活動呢?要不要為「後之來者」留些避免冤枉路的記號,甚至是畫張地圖呢?
將心比心,如果你是「後之來者」,你希望「前人」怎麼做呢?
當然,地形地貌可能改變,「後之來者」或許會怪我們當初描繪的地圖「失真」!
但平心而論,在現有的地圖上塗塗抹抹,總比從頭繪製容易吧!
對社團有熱情的人,怎會計較個人利害?
謹以此文,獻給曾經不計個人利害的同屆。
【圖:東海心韻手語社十屆幹部團打「和世界做鄰居」,2000年夏夜,東海大學銘賢堂】
〔註〕本文提到的檢討會利弊是從我高中大學時期參加過的十多個校內外社團取樣,不限一時一地一社一屆。
☆心情點播.點播心情☆
蔡依林
【和世界做鄰居】
作詞:莊靜文 作曲:伍樂城
夢想 捉著天使的翅膀
飛越 所有戰亂的地方
我們 相識相知相惜 相守這一場
有你認真的陪伴 笑容更燦爛
夢想 打造一個小城堡
只為 有些快樂的希望
相信從這裡開始 攜手走向四面八方
有你在我的身旁 這世界不會孤單
我可以 瘋狂大膽的飛行 尋找生命的奇蹟
我可以 用心擁抱 用力的呼吸
我可以 追逐青春的夢想 不管多遠的距離
和世界做鄰居 我可以
年輕 就是歌聲很嘹亮
純真 就是笑得很健康
當你覺得很受傷 想找個小小避風港
我就在你的身旁 關心從來不打烊
謹以此歌獻給曾經一起走過的十屆幹部:
謝謝你們,因為你們,所以
「我可以」!
*延伸閱讀*
機會成本〈張清溪〉
http://news.epochtimes.com.tw/012/1416.htm
用沉沒成本矯正不合理行為〈宮學萍〉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0/25/content_5245586.htm
不愧是歐陽 雖然我覺得不光是富祺學姐的努力
但是要作到那樣 真的是很神奇
我連柏霖的名字都忘得差不多了 唉~~
昨天又去把那篇看了一次 真是感觸良多阿 呵呵
看來我又老了 竟然在聊往事 哈哈~~~~~~
繼而一想,好像在兩屆之間隔著某種「情愫」?
這「情愫」或許可以借用夏宇那首〈甜蜜的復仇〉略表一二: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末了,不才「戲聯」一首:
上聯:昔為野獸、追趕跑跳碰,目標眾多、惜分身乏術;
下聯:今成猛禽、盤遨升降衝,對象單一、佩專心致志。
橫批:脫胎換骨。 2009-10-03 14:14:33
話說回來 富祺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位人物
為啥神奇 相信你知道我意指為何 我也還記得銘倫在BBS上發表那篇針對柏倫而寫的文章
看得我好嚮往 那也是我在大服找到的那份感覺
我猜對了嗎?請給我一個回應^^
銘倫學長那篇文章「應該」是回應「伯霖」〈無言的結局〉的吧!
那篇回應堪稱經典,有舞台劇「雙焦點」的元素,在同一事件呈現兩種對比的觀點。當年我看的時候非常之佩服,現在再看一遍佩服其非常!
大服的確能讓人擁有那樣的感覺,我也充分的感受到你在大服「若苦能甘」、「憶苦思甜」。
只是,當時的我轉而追求另一種感覺了,一種「可以」不斷追問為什麼的感覺。 2009-10-03 00:24:56
親愛的版主您好
國民健康局與WEnews共同關懷口腔癌病患,目前正舉辦「人生的改變,重生的幸福」追新聞活動,徵選改變人生的感動故事;由於您的部落格內容很讚,特別邀請您來參加,我們將徵選出五位特派公民記者,後續將提供相關對象與內容進行採訪任務,每名記者將獲得獎金一萬元。
活動頁http://rd.nownews.com/rds.php?owner=359&client=1703
教學頁http://blog.nownews.com/weclub/textview.php?file=33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