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9 15:18:27Nina

二十一堂寫作課〈十一〉

「十一、不要作太多解釋
絕不要把話說盡。少說一點。例如:不要把『他說』、『她說』寫成『他快樂的說』、『她不情願的說』。讓說出來的內容表達他們的情緒。
寫對話的時候,不要用一堆副詞。
也不要寫成『他安慰著對方說』、『她恭喜對方說』。好像光是『說』還不夠似的,非要加重語氣,結果反而顯得雜亂。」

懷特舉的例子僅僅是對話格式而已,但是「不要作太多解釋」的原則也適用於文章其他部份。

寫好了回頭檢查一下,同樣的意思是不是已經表達過了?是不是在字裡行間已經暗示過了?刪除重複,留下空白,讓讀者自己體會。面對這樣的閱讀挑戰,讀者會讀得比較仔細、比較愉快,印象會比較深刻,對文章或對作者的情感會比較深厚。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必須思考,active reading 的經驗會讓這些文字成為他自己生命的一部份。如果作者把話說白了、說全了,讀者無須思考,passive reading就不會有那麼多趣味了。所有的藝術品,其價值不僅僅在於創造,更在於它在閱眾心中勾起了什麼樣的共鳴。要留給讀者延伸、理解、再詮釋、投射的空間。

要信任讀者的理解能力。即使讀者一時能力未及,無法全盤了解,也要相信讀者會願意思考。
在我們自己的閱讀經驗中,是不是掩卷後浮起的種種思緒更令人唏噓呢?是不是忽然融會貫通的時刻最令人激動呢?



註:此系列文章作/譯者為丁凡,轉載自http://balas.typepad.com/ba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