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8 13:55:00annie0606
別讓電視當保母!
似乎所有的嬰兒都喜歡看電視,這個神奇的匣子不但有五光十色的畫面,好聽的歌曲,更好玩的是裡面的人會講話、唱歌和跳舞,當然會吸引住小小觀眾。漸漸的,爸媽就讓電視成了寶寶的保母。但你可知道,不當的收看電視對小寶寶的身體及智能發育傷害很大喔!
電視寶寶活動少,聲光刺激太強烈!
看電視並不是那麼糟糕的事,例如寶寶喜歡的卡通有好聽的歌曲、豐富的色彩、千變萬化的設計、生動的創意,透過這些可以讓寶寶擴展視野,學到一些字彙和概念,也看到許多人際互動與情感表達的情形。不過當嬰幼兒長時間待在電視機前,最明顯的影響是在身體方面。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的動作技巧發展對將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動作技巧的嫻熟可以幫助嬰幼兒展開對環境的探索、增長見識、發展獨立的人格,更是幼兒與同儕交往的工具,動作技巧發展遲緩的幼兒往往不容易得到同伴的歡迎,但是動作技能發展良好的幼兒卻能與同伴打成一片,建立友誼。
為了發展健全的體魄,強化心肺功能與肌肉協調,那就必須從事經常性的運動。但是當寶寶看太多電視,又吃了過量甜食或垃圾食物,可能會面臨體重過重、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風險。同時近距離的收看電視,因為畫面變換過於快速,聲音的刺激及輻射線的干擾,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電視看多了,影響baby腦部、視覺及語言發展
其次,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在嬰幼兒階段是最快速的,1歲左右,腦細胞的發展達到成人的50﹪,2-3歲達到75%,因此在腦功能發展最關鍵的時期,持續的智力運作愈多,愈能繁衍出更多的腦神經迴路與連結,思考也會愈精緻複雜。可是吸引嬰幼兒看的節目,大都是快速的動作和搞笑的畫面,這種整體的視覺圖像方式不太需要花費心力咀嚼內容,因此主宰邏輯分析的腦功能停止活動。
此外,如果嬰幼兒只接觸某種型態的視覺刺激(如看漫畫、打電動玩具或看電視),很少花時間在其他有挑戰性的活動(如拼圖、讀故事書、玩積木),又缺乏與成人及同儕的討論,可能就會影響腦部發展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當嬰幼兒長時間靜態地看電視,相對的就減少了其他活動的時間,而這些活動在兒童的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例如玩沙、跳繩、扮家家酒、玩黏土、畫圖等,都是很好的觸覺及感覺活動。但「看」不等於「做」,影像,無論多麼生動多彩,都無法促成肢體動作的發展,只看電視的嬰幼兒喪失了接觸這些立體及三度空間的東西,對兒童腦部的發展非常不利。
同時,看電視只需要「視」與「聽」,特別是「視」,常常造成寶寶的視覺器官過度使用;再加上台灣的居住空間普遍狹窄,如果又缺乏戶外活動的調劑,幼兒視力不良的情形比比皆是。此外,電視上所呈現的語言不盡然能配合嬰幼兒的發展,而且電視是單向溝通,嬰幼兒無法經由對談中練習,所以不能幫助寶寶及早建立良好優美的語言形式。
與其禁止,不如陪伴與導引
每個家庭都應該建立自己家裡使用媒介的規則,比如規定觀看電視的時間,可以在電視機上放一個提醒不要看太久的標誌,同時家長應該留意寶寶喜歡收看節目的類型,是否過於偏重某一類型,最好有技巧的引導寶寶接觸不同文化及內容的電視節目。
當然,盡量抽空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是絕對需要的,父母應該了解寶寶最喜歡的節目或卡通是什麼內容?他們最想扮演的角色是誰?個性和打扮如何?節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什麼樣的人物是英雄?父母愈是願意學習和孩子分享討論節目內容,給他們讚美,幽默而自然地敞開心胸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他們就會愈願意告訴你他們在想些什麼。若是父母懂得循序漸進,提出有意思又有創意的問題,愈能激發寶寶去思考。
說真的,兒童的媒介文化在許多方面帶有顛覆特質,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兒童喜愛。例如卡通影片「辛普森家庭」,以家人間的糗事及爸爸的無厘頭顛覆了「傳統快樂家庭」、「爸爸知道最多」的公式,而主角「霸子」根本就是一個成績很差的頑皮小孩,許多家長非常不喜歡這樣的角色模式,但孩子喜歡;「蠟筆小新」則是以小新肆無忌憚的語言來挑戰成人的權威及隱私,造成轟動。對許多關心兩性議題的父母而言,有著大眼、豐胸、細腰及俏臀的芭比娃娃,更絕對不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玩具,但小孩喜歡得不得了。
如果家長以為自己懂得最多,因而輕蔑兒童的流行文化,以自己的喜好與口味決定孩子應該接受什麼樣的媒介,可能要想想,父母所堅持的真是為了下一代好?還是為了建造「自己想要的童年」?
結語
總之,儘可能的拋開成人的自以為是,或是道德灌輸與干預,細心地觀察孩子們的流行文化經驗,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們的意見與想法,但能因勢利導,啟發他們思考,漸漸才能培養孩子覺察媒體內容的批判精神。
電視寶寶活動少,聲光刺激太強烈!
看電視並不是那麼糟糕的事,例如寶寶喜歡的卡通有好聽的歌曲、豐富的色彩、千變萬化的設計、生動的創意,透過這些可以讓寶寶擴展視野,學到一些字彙和概念,也看到許多人際互動與情感表達的情形。不過當嬰幼兒長時間待在電視機前,最明顯的影響是在身體方面。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的動作技巧發展對將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動作技巧的嫻熟可以幫助嬰幼兒展開對環境的探索、增長見識、發展獨立的人格,更是幼兒與同儕交往的工具,動作技巧發展遲緩的幼兒往往不容易得到同伴的歡迎,但是動作技能發展良好的幼兒卻能與同伴打成一片,建立友誼。
為了發展健全的體魄,強化心肺功能與肌肉協調,那就必須從事經常性的運動。但是當寶寶看太多電視,又吃了過量甜食或垃圾食物,可能會面臨體重過重、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的風險。同時近距離的收看電視,因為畫面變換過於快速,聲音的刺激及輻射線的干擾,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電視看多了,影響baby腦部、視覺及語言發展
其次,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在嬰幼兒階段是最快速的,1歲左右,腦細胞的發展達到成人的50﹪,2-3歲達到75%,因此在腦功能發展最關鍵的時期,持續的智力運作愈多,愈能繁衍出更多的腦神經迴路與連結,思考也會愈精緻複雜。可是吸引嬰幼兒看的節目,大都是快速的動作和搞笑的畫面,這種整體的視覺圖像方式不太需要花費心力咀嚼內容,因此主宰邏輯分析的腦功能停止活動。
此外,如果嬰幼兒只接觸某種型態的視覺刺激(如看漫畫、打電動玩具或看電視),很少花時間在其他有挑戰性的活動(如拼圖、讀故事書、玩積木),又缺乏與成人及同儕的討論,可能就會影響腦部發展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當嬰幼兒長時間靜態地看電視,相對的就減少了其他活動的時間,而這些活動在兒童的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例如玩沙、跳繩、扮家家酒、玩黏土、畫圖等,都是很好的觸覺及感覺活動。但「看」不等於「做」,影像,無論多麼生動多彩,都無法促成肢體動作的發展,只看電視的嬰幼兒喪失了接觸這些立體及三度空間的東西,對兒童腦部的發展非常不利。
同時,看電視只需要「視」與「聽」,特別是「視」,常常造成寶寶的視覺器官過度使用;再加上台灣的居住空間普遍狹窄,如果又缺乏戶外活動的調劑,幼兒視力不良的情形比比皆是。此外,電視上所呈現的語言不盡然能配合嬰幼兒的發展,而且電視是單向溝通,嬰幼兒無法經由對談中練習,所以不能幫助寶寶及早建立良好優美的語言形式。
與其禁止,不如陪伴與導引
每個家庭都應該建立自己家裡使用媒介的規則,比如規定觀看電視的時間,可以在電視機上放一個提醒不要看太久的標誌,同時家長應該留意寶寶喜歡收看節目的類型,是否過於偏重某一類型,最好有技巧的引導寶寶接觸不同文化及內容的電視節目。
當然,盡量抽空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是絕對需要的,父母應該了解寶寶最喜歡的節目或卡通是什麼內容?他們最想扮演的角色是誰?個性和打扮如何?節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什麼樣的人物是英雄?父母愈是願意學習和孩子分享討論節目內容,給他們讚美,幽默而自然地敞開心胸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他們就會愈願意告訴你他們在想些什麼。若是父母懂得循序漸進,提出有意思又有創意的問題,愈能激發寶寶去思考。
說真的,兒童的媒介文化在許多方面帶有顛覆特質,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兒童喜愛。例如卡通影片「辛普森家庭」,以家人間的糗事及爸爸的無厘頭顛覆了「傳統快樂家庭」、「爸爸知道最多」的公式,而主角「霸子」根本就是一個成績很差的頑皮小孩,許多家長非常不喜歡這樣的角色模式,但孩子喜歡;「蠟筆小新」則是以小新肆無忌憚的語言來挑戰成人的權威及隱私,造成轟動。對許多關心兩性議題的父母而言,有著大眼、豐胸、細腰及俏臀的芭比娃娃,更絕對不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玩具,但小孩喜歡得不得了。
如果家長以為自己懂得最多,因而輕蔑兒童的流行文化,以自己的喜好與口味決定孩子應該接受什麼樣的媒介,可能要想想,父母所堅持的真是為了下一代好?還是為了建造「自己想要的童年」?
結語
總之,儘可能的拋開成人的自以為是,或是道德灌輸與干預,細心地觀察孩子們的流行文化經驗,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們的意見與想法,但能因勢利導,啟發他們思考,漸漸才能培養孩子覺察媒體內容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