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4 04:16:57花男毒重度患者

8月文章分享之二

1.尊重與包容
有一天,一名大學教授到一個落後鄉村遊山玩水,他僱了一艘小船遊江,當船開動後教授問船夫:『你會數學嗎?』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你會物理嗎?』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會。』
教授又問船夫:『那你會用電腦嗎?』
船夫回答:『對不起,我不會。』
教授聽後搖搖頭說道﹕『你不會數學,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會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會用電腦,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總共失去六分之四…』。
說到這兒,天空忽然飄來大片黑雲,隨後吹來強風,眼看暴風雨就要來到,
船夫問教授:『先生,你會游泳嗎?』
教授愣一愣答道:『不會。沒學過。』
船夫搖搖頭說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啟示】
有些人就是喜歡拿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他人,就像故事中的教授,他是數理方面的專家,便認為數學、物理、電腦是極為重要的,如果不能瞭解這些學問,人生似乎沒什麼意義了(這也是一種『專家心態』)。對船夫來說,會不會這些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應該是「活」下去的能力,在緊要關頭,教授擁有的專長數學、物理、電腦等一切都沒用了,只有會游泳才能保命。
命都沒了,還談什麼人生目的?
要小看其他人,更別一味用「我」的標準做為對錯、好壞的標準。或許有些同學雖然不夠機靈、缺乏創意,但他做事不計較、不用心機;或許那位同學可能表達能力不好,可是他執著認真、實事求是。我的「優點」他沒有,可別忘了,他的優點我也欠缺啊!


2.樂觀是種習慣
樂觀的人,是從挫折中「發現希望」。「命好不如習慣好!」,「喜悅、樂觀、正面思考」,也是一種習慣,它使我們避免自艾自怨、悲觀自嘆!我們可曾想過──當我們埋怨自己「沒有鞋穿」時,別人「連腳都沒有」!有一位忠厚老實的丈夫,每個月領薪水,總是原封不動地交給太太;而他太太,每個月只有給他幾百元零用錢。一天下班回家時,丈夫興奮大叫地告訴太太:「老婆!我中了五萬元獎耶!」這時,太太冷冷地問道:「中獎?你說,你買獎券的錢,是從哪裡來的?」,也有一個郡守,官架子極大,天天高高在上,經常要屬下伺候,準備最好的東西給他吃!而部屬為了保住飯碗,也都是敢怒不敢言。一天,女僕精心用鹿肉燉煮成一道美味的佳餚,也煮了最上等的魚翅羹湯,送給這郡守吃。郡守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點頭──嗯,真是「天下美味」!當時,每個人都以為這郡守會大大地誇讚這忠心的女僕,沒想到,這郡守把女僕叫到面前來,大聲罵:「妳這個混蛋,這麼好吃的東西,妳居然到現在才送來給我吃,妳是不是不想幹了有些人,凡事都習慣性地做「負面思考」,從負面角度來衡量和評價,以致所說出口的,都是一些「難聽」和「刺傷他人」話。也正因為這些人不懂得「稱讚別人「欣賞他人優點」,只是專挑別人毛病、語出批評,所以也使自己心中沒有「喜悅之情」。
假如,我們能多學習「正面思考」,用比較「樂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心情一定愉悅、更快樂。 同樣一件事,若能從正面、樂觀的方向來思考,就會使自己充滿「喜悅和盼望所以─樂觀的人,是從挫折中發現希望;悲觀的人,是在成功中尋找挫折!一八一四年,法國大將軍陶梅尼在前線打仗時,被敵軍的炮彈轟斷一條腿。他出院返回部隊後,每天幫他擦皮鞋的勤務兵,看到將軍斷了一條腿,嚇得哭了起「你哭什麼?」陶梅尼將軍笑著說:「以後你只要擦一隻皮鞋就夠了!這不是很好嗎?」
記得有一次搭飛機時,機上的螢光幕出現一則新聞畫面──有一個青年在一次觸電意外,失去了雙手雙腳,他幾乎痛不欲生;然而,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他還是堅強地 活下來!畫面中,這青年沒有雙手、雙腳,不過,他已學會用「嘴巴」轉開水龍頭!當他想看書時,「沒有手」可以翻書頁,他家人則幫他訂做一個頭箍,戴在額頭上;頭箍上有細長的鐵條,當他輕輕「轉頭」時,細鐵條就可以幫他「翻書」。後來,這年輕人覺得,他沒雙手、雙腳,一直待在家裡很沒有意義,於是他加入了醫義工行列;其他義工推著輪椅,送他進入每個病房,和身患重病的病人聊天、講話!每個住院的病患,看到這位「沒有雙手、雙腳」的年輕人,居然「滿心歡喜」[臉帶笑容」地來探望他們,並鼓勵他們要「勇敢地活下去」,都大感驚訝和感動,因為比起「沒有雙手、雙腳的人 」,他們自己已經「幸福多了」!
的確,當我們埋怨自己「沒有鞋子穿」的時候,別人「連腳都沒有」!只有在看見別人「沒有雙手、雙腳、雙眼」時,才知道自己是「那麼幸福」,我們如何能再自怨自艾、悲觀自嘆?有人說:「命好不如習慣好!」是的,「喜悅」、「樂觀」、「正面思考」也是一種習慣,讓我們一直保持「喜悅、樂觀」的心情,使它成為一種「打開心靈之門、增進情緒智慧」的好習慣!相反地,「沒有好的習慣」,也會成為種「習慣」哦!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 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
例如:『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說』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做不行啦
你怎麼那麼笨,跟你講你都不聽……』一般來說,人都不喜歡『被批評、被否定』
但是,有時我們在言談間卻不知不覺地流露出『自我中心主義』和『優越感』
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可是,有句話說:『強勢的建議,是一種攻擊』
有時,即使我們說話的出發點是良善的、是好意的但如果講話的口氣太強勢、太不注意到對方的感受
則對方聽起來,就會像是一種攻擊一樣,很不舒服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心中會有一種慨嘆…
你知道嗎?其實,我滿贊同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口氣』
其實,我滿同意你的見解,但我很不喜歡你『講話的態度』
有時,我們會說:『我這個人很理性啊,你看,我的門都是開的,大家隨時都可以進來和我溝通啊』
可是,如果『我們的門是開的,心卻是關的』,又有什麼用呢?
因此,在溝通時,必須注意到對方的感受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感的需求』
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讚美、被認同、被附和而不喜歡被否定、被輕視
所以,即使雙方意見不同 但必須做到『異中求同、圓融溝通』,『有話照說,但口氣要委婉許多』
中國人造字很有意思,想想『我』這個字,是哪兩個字的組合呢?是『手』和『戈』
「我」字,竟然就是「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刀劍、武器」所以每個人都常做「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
但是,在溝通時,人除了防衛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
善用「同理心」,也學習控制自己的『舌頭』
『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一句漂亮的話;也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
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不要急著說、不要搶著說,而是要想著說』絕對不要『逞口舌之快』而後悔
因為說話是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的,不能再把話擦掉呀
另外,溝通中我們必須學習『情緒忍受力』和『挫折容忍力』
因為,『脾氣來了,福氣就沒有了』在我們碰到棘手的問題時,必須先靜下來、勿衝動行事
也學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免得事情愈弄愈糟糕
有句話說:『生命的長度是上帝所給予的,但生命的寬度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的確,我們雖然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
我們都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做更好的溝通
使人際關係更圓融,也使生命過得更漂亮、更有意義,不是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