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2 11:01:28迷蝶小鹿

迷蝶者01

從太古飛來


E. O. Wilson在Naturalist中解釋生物地理學時說:「如果這座島嶼夠大、夠老、夠遙遠的話」,就有形成各種特有種(endemic)的可能。


離遊客住宿不遠一條果農開出的面山小徑是我最喜歡的地點,這個隱密的世界其實就是拉拉山腰的一道隱密的森林傷疤。水蜜桃與高冷蔬菜的種植使得原生植物流離失所,在這毀圮的向陽坡面,新生的植物都還很矮小,卻意外地使得我可以輕鬆地看到蝶的御風之舞。


在這個舞臺的小小保留座位,環紋蝶、大紅紋鳳蝶、麝香鳳蝶、青帶鳳蝶是常客,寬青帶鳳蝶,紅肩粉蝶則偶爾蒞臨;金盾背椿象趴在花序上,帶著剛打磨過的金色盾甲,反射著整個夏天的陽光。也在那裡,我第一次看見西藏綠蛺蝶蝶、台灣鳳蝶與雙環鳳蝶。後兩者都是只產生在臺灣的美麗寓言。

松村松年1907年第一次發表雙環鳳蝶(又稱北埔鳳蝶)時,想必也被這種彷彿天體幻想曲的美麗蝶種迷攝。他們下翅的藍紫色鱗片帶著讓人失語的錦簇,而時間與地理特質則畫出雙環鳳蝶後翅腹面那雙重紅色弦月斑──一幅不可複製的,專屬於福爾摩沙的星系圖。


──摘錄自吳明益 散文〈從太古飛來〉

http://home.pchome.com.tw/mysite/utopia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