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8 00:47:05Anerkin

未央歌

未央歌,有人當作憧憬;對我只能當做記憶的重新整理。

我一直都很訝異,未央歌居然能對台灣大學生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一直到今天,算是我第一次仔仔細細的讀過一遍,這道理看來也不是那麼難以解釋。抗戰時期的中國,雖然是遍地烽火,但也因為這樣,讓向來位在國門的菁英們,有機會後遷至雲南休養生息暫時隔絕於前線的戰火之外,在這遠離官僚、烽火與封建思想環境下,「自由學潮」算是再次的在昆明興起。這樣說吧,大環境的自由可以加速大學生的蛻變,這也解釋了台灣為什麼能夠比中國大陸蘊含了更多的未央歌精神。

不過,當我提到「學潮」似乎又太過抬舉了未央歌的地位,因為未央歌所呈現的環境僅是自由的種子,而自由的萌芽還需要英雄的推波助瀾,書中的主人翁的確有這樣的性格,只是作者似乎為了配合當時的政治環境而避開了著墨於思想的突破之上,他需要當時的年輕人自己在小說中發現這一層的道理,讓當時的大學生能夠在現實世界當中為學術自由登高一呼,一舉打破封建的窠臼。而另一方面,主角或英雄又是什麼,有句話說,人人都是人生戲台上的主角,這是主觀上而言的;拿到客觀上來說,人就有了主角、配角與小嘍囉的差別,小說中的主人翁們都有著客觀主角、配角的性格,他們無論在課業、智識、心理抑或是個性上都有著過人之處,而書中的小嘍囉則是被評為謠言的製造者或是進步的反作用力。在現實上呢?大學就是一個最佳的實驗室,不似外界社會存在著那麼多的摩擦力,在單純的校園之中,存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就擁有什麼樣的角色。

在情感上,我起初不太習慣未央歌中所描寫的愛,書中大量的著墨於友情上,而愛情僅僅算是友情之外的一個附屬品,甚至是到了故事的尾聲才為書中「純粹的」愛情寫下一個結局,雖然如此,愛情的描寫仍然為故事情節帶向了高潮。也可以這麼說,未央歌在情感上的描寫,開始於親情的別離與褪去,到同學間友情的萌芽,結局則是鹿橋體貼地為每一位主人翁找到了愛情﹝除了一些宿命的愛情悲劇者﹞。

最後,以一句「人話」作結,好書!值得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