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1 21:05:52Andy Liao

另一種世界杯──德國vs.巴西+鴻海

與德國iF、日本G-Mark並稱全球三大設計競賽之一的德國紅點(Red Dot),其總裁彼得.塞克(Peter Zec)於5月下旬來到台灣,除擔任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設計競賽的決賽評審之外,還舉行了一場小演講。有幸,我擔任他演講的引言人,並和他在會前聊了半小時、演講後對談了半小時。
塞克先生是個學者型的經營者,擁有博士學位,在大學教過書,而且著有《德國設計標準》(German Design Standard)這本堪稱詮釋「德國設計能力」最權威的書。當天在台北的演講定題為〈全球化年代的設計──從國家標準到國際標準〉(Desig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From National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據他說,就是從那本書的內容,擷取精華而來。
塞克先生的立論是這樣的:在18世紀,德國其實是個「鄉巴佬」的農業國家,和法國與英國比起來,德國不僅沒有統一,而且沒有工業,務農的人民不但相對窮困,而且在心靈上有一種濃濃的自卑感,但這種後進者的位置,相對的,也給了德國一個另創新局的契機。
起先,是有些德國商人開始向英國購買機械設備,運用德國較便宜的勞力,仿冒抄襲英國當紅的設計,以廉價品回銷英國,賺取了不少貿易資本。英國政府一看廉價的德國貨魚目混珠得厲害,於是制定了「產地標示法」,規定所有商品都必須標示產地,以避免上等英國貨受到劣等德國品的削價競爭,這原是一項保護英國工業的政策,沒想到最後卻反倒鼓勵了德國工業的創新發明。
為了提升機器的生產效率和品質,首要之務就是讓各種不同來源買來的英國機器可以有共用的維修零組件,德國的製造業公會因此擬定了齊一化的製造與工業產品標準,由一顆小螺絲和螺帽的規格、生產作業工序到作業檔案的格式,全部都標準化。這套標準化的努力,在1870-1871年普法戰爭促成德國統一後,創造了德國工業的大起飛,不過百年時間後的20世紀初,「Made in Germany」已成為世界最高工藝水準的代名詞,反倒是英國貨節節敗退,這中間的轉折──據塞克先生的研究,即是德國成功地把自己的工業設計標準,由對自我國內市場的思考,擴張到國際通用的標準,結果是:德國工業產品以「可信賴」、「精密」、「耐久」的特質,馳名整個20世紀,至今仍然不衰。
以塞克先生的立論,來思考台灣現階段的處境,可謂饒富深意(事實上,他自己也這麼覺得)。就台灣而言,目前的處境頗類似18世紀的德國,我們擁有一大群以「仿冒」起家的製造業,在砥礪了40年製造的技術後,正準備跨海渡洋往全世界擴張。和德國當年不同的是,台灣專長於3C微電子產品的組裝,而不擅於重工業的精益求精,但和德國經驗異曲同工的則是:台灣企業對於工廠內的生產工序、效率、品質、成本控管,同樣建立了強大的標準化系統,特別是台灣企業將電子產品當成流行時尚產品來多樣化、少量化、彈性化生產的能力,大概已是舉世無匹,所差的就是怎麼將這種能力,槓桿似地運用(leverage)到全世界每個具備勞力成本優勢的生產基地。
這期封面故事所報導的「郭台銘的巴西熱」故事,也正是這麼一個「台灣工業標準世界化」的例證。當董事長郭台銘的「郭語錄」被翻譯成葡萄牙文,在亞馬遜的雨林城市改造出一條條高效率的生產線時,想想當年的德國工業發展史,你實在不應對台灣的前途太過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