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18:08:25andyle
綬帶鳥(公)paradise flycatcher
5172.jpg
5216.jpg
5219.jpg
5234.jpg
綬帶鳥(公)paradise flycatcher
界名:動物界 Animalia
門名: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名:鳥綱 Aves
學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Eyton)
英名:paradise flycatcher
目名:燕雀目 Passeriformes
科名:鶲科
俗名:亞洲天堂捕蠅器(東南亞俗稱)
雄鳥全長約35cm,雌鳥全長約18cm。台灣有二個亞種,T.a.atrocaudata-雄鳥:嘴及眼圈灰藍色;腳鉛黑色;眼深褐色;胸部以上紫黑色,有冠羽;背部大致為紫褐色;尾上覆羽至尾羽灰黑色,略帶紫色,尾羽中央2根甚長,為身長2倍以上;腹以下灰白色,暗紫褐色。雌鳥:大致似雄鳥,但胸部以上羽色較淡,背部大致為栗褐色,尾羽較短,無中央2根長羽;灰褐色。幼鳥:羽色大致同雌鳥,但色澤較深,腹部灰色,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T.a.periophthalmica─黑綬帶鳥,
英名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雄鳥:羽色大致似綬帶鳥之雄鳥,但背部黑色而有紫色光澤。雌鳥:羽色大致似綬帶鳥之雌鳥,但背部羽色較暗,下胸灰色,暗栗 褐色 。
習性:
綬帶鳥棲息於陰溼濃密之常綠闊葉林與熱帶雨林中。
黑綬帶鳥,主要棲息地在蘭嶼之原始森林;多於山區、丘陵等臨近水源:小溪、河溝、山泉等的向陽坡闊葉林緣或林中空地活動 ;
因雄鳥的尾羽極長,穿梭在樹林中時,姿態極為優美;性畏人,藏匿於樹叢中,常在樹枝跳上跳下,見有飛蟲,飛起吞食後返回原 處;主食昆蟲,多為鱗翅目、雙翅目、同翅目等昆蟲。繁殖期為 4~ 5月,以植物的細根、纖維、苔蘚和蜘蛛絲等為材料,築巢於 離地 1~ 3m高的樹枝上,巢形呈碗狀,通常一窩產3枚蛋。
分布:
綬帶鳥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及夏候鳥;黑綬帶鳥則為蘭嶼、綠島地區之稀有留鳥。其餘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日本、台灣、海南 島、菲律賓和蘇門答臘等地 。
這次是來到台北的植物園10.02.26
學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Eyton)
英名:paradise flycatcher
目名:燕雀目 Passeriformes
科名:鶲科
俗名:亞洲天堂捕蠅器(東南亞俗稱)
雄鳥全長約35cm,雌鳥全長約18cm。台灣有二個亞種,T.a.atrocaudata-雄鳥:嘴及眼圈灰藍色;腳鉛黑色;眼深褐色;胸部以上紫黑色,有冠羽;背部大致為紫褐色;尾上覆羽至尾羽灰黑色,略帶紫色,尾羽中央2根甚長,為身長2倍以上;腹以下灰白色,暗紫褐色。雌鳥:大致似雄鳥,但胸部以上羽色較淡,背部大致為栗褐色,尾羽較短,無中央2根長羽;灰褐色。幼鳥:羽色大致同雌鳥,但色澤較深,腹部灰色,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T.a.periophthalmica─黑綬帶鳥,
英名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雄鳥:羽色大致似綬帶鳥之雄鳥,但背部黑色而有紫色光澤。雌鳥:羽色大致似綬帶鳥之雌鳥,但背部羽色較暗,下胸灰色,暗栗 褐色 。
習性:
綬帶鳥棲息於陰溼濃密之常綠闊葉林與熱帶雨林中。
黑綬帶鳥,主要棲息地在蘭嶼之原始森林;多於山區、丘陵等臨近水源:小溪、河溝、山泉等的向陽坡闊葉林緣或林中空地活動 ;
因雄鳥的尾羽極長,穿梭在樹林中時,姿態極為優美;性畏人,藏匿於樹叢中,常在樹枝跳上跳下,見有飛蟲,飛起吞食後返回原 處;主食昆蟲,多為鱗翅目、雙翅目、同翅目等昆蟲。繁殖期為 4~ 5月,以植物的細根、纖維、苔蘚和蜘蛛絲等為材料,築巢於 離地 1~ 3m高的樹枝上,巢形呈碗狀,通常一窩產3枚蛋。
分布:
綬帶鳥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及夏候鳥;黑綬帶鳥則為蘭嶼、綠島地區之稀有留鳥。其餘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日本、台灣、海南 島、菲律賓和蘇門答臘等地 。
這次是來到台北的植物園10.02.26
今日去找不見了
運氣真好 !
午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