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0 22:38:26andyle
赤頸鶇
中文:赤頸鶇
拉丁文:Turdus Ruficollis
特徵:中等體型(25mm)的鶇。
上體灰褐,腹部及臀純白,翼襯赤褐。
雌鳥及幼鳥具淺色眉紋,下體多縱紋。虹膜-褐色;嘴-黃色,尖端黑色;腳-近褐。叫聲:飛行時的叫聲為單薄的tseep。告警時發出帶喉音的咯咯聲,似烏鶇但較輕柔;帶喉音的which-which-which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亞洲中北部(ruficollis)及西北部(atrogularis);南遷至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北部及西部和東南亞越冬。分布狀況:甚常見於海拔1000米~3000米的常綠林。喉部黑色的亞種atrogularis繁殖於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喀什及崑崙山地區的西部。喉部紅色的兩亞種 ruficollis及atrogularis經中國中西部及東北部至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部越冬。
習性:成鬆散群體。有時與其他鶇類混合。在地面時作並足長跳。
拉丁文:Turdus Ruficollis
特徵:中等體型(25mm)的鶇。
上體灰褐,腹部及臀純白,翼襯赤褐。
雌鳥及幼鳥具淺色眉紋,下體多縱紋。虹膜-褐色;嘴-黃色,尖端黑色;腳-近褐。叫聲:飛行時的叫聲為單薄的tseep。告警時發出帶喉音的咯咯聲,似烏鶇但較輕柔;帶喉音的which-which-which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亞洲中北部(ruficollis)及西北部(atrogularis);南遷至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北部及西部和東南亞越冬。分布狀況:甚常見於海拔1000米~3000米的常綠林。喉部黑色的亞種atrogularis繁殖於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喀什及崑崙山地區的西部。喉部紅色的兩亞種 ruficollis及atrogularis經中國中西部及東北部至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部越冬。
習性:成鬆散群體。有時與其他鶇類混合。在地面時作並足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