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心行
智者心行
今年度青年道務的道念主題是「智者心行」,出處來自六祖壇經中的兩句話:「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口說心不行就是虛心假意
口說也心行就是實心修煉
口說即是愿
說到做到立愿了愿是智者心行愿行合一
說到卻做不到就是自欺欺人的虛妄不實
首先要認知心行的心是什麼心?
道心惟微是隱微不顯如如不動,用則得之,捨則失之。
人心惟危是起伏不定說變就變,抱怨比較,生氣批判。
智者就是修道人,修道人就要誠心抱守天理良心,凡事用天理良心去做,用慈悲喜捨心去行善,用報恩了愿心做到大大孝。
老奶奶在世常說:「我一半為了眾生也一半為了父母親。」
為了眾生就是為上天 老母盡大大孝
為了父母親就是報答父母恩盡大大孝
當初老奶奶發愿來到台灣開荒下種,因為她老求道後超拔父親回天,為了父母親盡大大孝,她老才有源源不絕的愿力,勇於承擔渡化眾生的責任。
回顧老奶奶來到台灣,開荒的過程受盡千辛萬苦,為什麼她老還能堅持忍耐到最後?
答案很簡單=她老抱持盡大大孝的初發心,做到智者心行的愿行合一。
老師慈悲:「大道無情,天理至公,功過多寡,全無僥倖,凡我弟子當初,陽世子孫做得一分,玄祖沾光一分,做得三分,玄祖亦得三分。」
每一年營隊都要講「孝道」這節課,因為「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道第一步,我們在營隊付出的一切心力、體力與錢財,即是智者心行的報恩了愿,在世的父母親受到上天的護佑,離世的父母親能沾光升級,這是修道辦道的價值。
回想當年育樂營的開創是老奶奶的慈心悲愿,為了接引年輕人進入道場,成為新生代的修道人。同樣的,日後道育班的創立是在老奶奶回天之後,向上天 老母叩求而來,為了成全孩子從小就進入佛堂學習,這是她老智者心行所創的愿景,更是她老在回天之後,邀請諸多仙童下凡來打幫助道,接引越來越多的善二代善三代,加入青年道務的班程。
我們身為修道人抱持「道心、佛心、天心、愛心、真心、感恩心」去做,必然啟用自性智慧的妙用,即使遭遇諸多挫折與考驗不斷,善用「叩首祈求與重發心愿」就會過關,自然累積諸多的經驗智慧。
每當遭遇病痛與考驗,要認知收到考卷,選擇「感恩懺悔的態度智慧」,感恩上天慈悲的護佑,讓我們大事化小,只要還活著就要感謝天恩師德。感謝冤親債主高抬貴手願意跟我們和解,給我們償還業債的機會。
要知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因為無常一到萬事休,一旦失去肉體或是沒有健康的身體,我們什麼都做不到就無法借假修真,所以人活著就要感恩,尤其我們身為修道人,更要善用態度智慧去懺悔。
唯有真心誠意的懺悔自身罪過錯,向冤親債主「說對不起」,跟冤親債主達成和解,抱持「歡喜做甘願受」的正向態度,相信「在了愿中了緣也了苦了罪了業」,因為吃苦就了苦,受罪就了罪,做到智者心行的愿行合一,我們就會一世修一世成。
問題思考=如果當初老奶奶成全郭太太感到挫折就放棄>試問如今還有台北區的道場嗎?
放棄很容易 堅持靠愿力
老奶奶的堅持忍耐來自於「相信上天-相信愿力-相信自性」,相信上天必然會有美好的安排,所以郭太太搬家四次,最終老奶奶還是找到她。
因為老奶奶相信「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眾生迷昧在紅塵,只要啟發班員的天理良心,引發孩子的本心本愿,等到班員長大之後就會自動自發的選擇回佛堂參加培訓,成為青年道務的生力軍。
問題思考=當初天元宮沒有學界沒有年輕人才,為什麼老奶奶還要開辦育樂營?
因為老奶奶抱持「開荒下種愿的創造智慧」,辦營隊如同開荒下種,每一年營隊都要「從零開始」,每一年都要「無中生有」的創造設計全新活動與課程。
從一年又一年的創新中累積經驗智慧,從一年又一年的營隊檢討中累積經驗智慧,從一年又一年的叩首祈求中肯定態度智慧,由此可知參辦營隊就是智者心行的實踐。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11:38:38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