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08:16:47俞講師

仁者愛人又愛己

仁者愛人又愛己

仁者就是修道人,身為現代修道人與營隊的夥伴,自愛是充要條件。

如果只有關愛他人付出正能量,卻沒有藉由自愛補充正能量,不知不覺中內心感到匱乏,加上關愛他人的過程,很可能吸收到對方身心負能量,導致本身的負能量持續地累積,導致身心失調的無助無力,最終會感到心力交瘁,想要放棄修辦與營隊。

這些年來看到夥伴的流失,發現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們欠缺「自知之明與自愛能力」。

自知之明在於「正知正見的建立」。

我們要認知「輔導員不是救世主」,我們不可能改變班員的原生家庭,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人,我們更不需要讓每一位班員都喜歡自己,我們更不需要做到讓每一個人都滿意開心。

我們只要做到「盡人事聽天命」,「盡心盡力」做好營隊的籌備工作,「全心全意」配合三天營隊的流程,「真心誠意」帶動班員一起同步化的學習成長,以達「教學相長的共度共了」。

自愛能力在於「保護身口意」,持續啟發自性正能量,學習身心靈一貫的修煉,避免身心失調造成不健康,甚至導致小我害自己的病痛。

針對身體健康的維護,首先要做到「每一天叩首啟用自性正能量」,正能量能夠維持氣血暢通,讓新陳代謝正常運作,避免自律神經失調的困境,因為心屬水而腎屬火,當叩首彎腰的過程中,腎臟的位置變成在心臟之下,形成「水火既濟」的修煉,身體的氣血自然暢通,順利產生排毒的功效。

第二個重點在於「戒口」。

因為病從口入是事實,我們要先了解本身的體質屬於熱性還是寒性?屬於燥熱還是濕寒?不適合本身體質的食物與水果就不要吃,確實掌握選擇性飲食就是自知之明,避免吃下去的食物或水果導致身心失調,傷害到消化系統。

像是所有的瓜類,無論是西瓜、小黃瓜都是屬於寒性,如果吃下去之後立即會流鼻水,表示身體不適合接受,以後避掉不吃就沒事,如果吃下去的東西感到不舒服,立刻用手機記錄下來,成為日後選擇食物的參考。

像是所有冰過的東西,無論是冷飲或是冰淇淋等,吃下去都會傷害消化系統,甚至影響到五臟六腑,直接破壞女性生理期的規律性。

事實上人體的溫度在於三十六度左右,跟冰品的溫差非常大,試想吞下去一口冰水,身體要消耗多少熱能才能平衡體內溫差。

最危險的是當身體虛弱時,免疫系統抵抗力不足,吃喝下去的冰品導致寒氣入侵身體,寒氣是非常傷身,非常不容易排除轉化,寒氣長期累積在體內,必然造成身心的嚴重傷害。

在此要提醒夥伴=人類是萬物之靈,靈在我們擁有「反省思考的智慧與從心選擇的智能」,到底吃什麼才適合本身的身體?請各位夥伴要慎選。相對的,日後本身遭遇任何的病痛,請對一切的病痛負責,勇於改變飲食習慣就有救。

針對口德的修煉,請各位夥伴要學習「講正向語言」。因為正向語言具有正能量,常常提醒自己說好話,常常說「謝謝你感恩你」,說好話就是傳送正能量給對方,更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所助益。

因為世界太混亂,充斥負面的訊息與批判的言語,導致全世界的磁場聚集「抱怨、憎恨、憤怒、躁鬱、恐懼不安」等負能量,只要我們一開口抱怨就跟負能量連線,不知不覺中我們身心又吸收負能量,導致負能量持續累積,造成癌細胞的滋生與擴散。

每當我們「警覺」到自己在抱怨生氣時,當下善用四句話清理,避免負能量累積。

每當我們「聽到」他人抱怨發怒時,當下不需要回應認同,更不需要勸解與解釋,只要誠心抱守自性三寶,當下靜靜地「默擯以對」,不講話就避免接收到對方的負能量。

最關鍵的修煉功課在於「善護念」

金剛經說得好:「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其心。」

大學的心法是「知止而後有定」

「知止」即是「應如是」,如同「看到紅燈踩剎車」,當下收心回到自性的原點。

心經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每當我們感到「不自在-不舒服-不爽」的時刻,當下要反省觀照,善用「旁觀者清」的角度,一旦發覺「起心動念的偏差」,即刻善用三寶踩剎車,或是藉由叩首來收心靜心,體驗到「應如是降伏其心」的修煉過程。

旁觀者清的反省觀照,即是「我」知道「我」在生氣抱怨=「真我」知道「小我在生氣抱怨」,因為真我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會生氣抱怨」,生氣抱怨都是小我的慣性反應,每當我們「照見」小我的生氣抱怨,即是善用智慧破除無明的遮蔽,避免被小我控制約束,被脾氣毛病牽引而不自知。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句話,即是「修心煉性」的自性自度。

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起心動念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藉由叩首靜心-念經迴向的修持,抱持清明的心境,做到後知後覺的清醒,避免落入不知不覺地造業造罪。

仁者不憂的修煉功課在「自愛-愛護身口意」。

當我們擁有身心健康才有正能量傳送給班員,當我們做到自愛才有愛人的正能量。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12:38:38PM

bflc1906 2024-06-11 09:55:19

你以為錯過的是遺憾,其實可能是躲過了一劫,別貪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擁有,也別灰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沒有,所願所不願,不如心甘情願,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http://www.tadaris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