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10:50:25俞講師

WHY-口不擇言

WHY-口不擇言

昨晚培訓跟輔導組夥伴講述「同理心的基本原則」這節課,輔導培訓小團體開始之前,講述一些基本的輔導概念,相信對於新進隊輔有一些助益,讓他們對於輔導基本功-同理心,先有粗淺的認識,同時讓有經驗的隊輔能夠溫故知新,從聽課過程中反省過往的帶隊經驗。

講課中提到如何引導班員深入的分享?善用WHAT-WHY,提出開放性問題。

同樣的,常常問自己-WHY,適用在本身的自我反省與自我了解。

像是最近在一次對話之中,不知不覺中針對他人有強烈的批判聲音,當下並沒有什麼警覺,只是理直氣壯地表達自身意見,事後對方向自己反應,感覺很難過不平,為什麼想要訴苦的人卻被嚴厲批判?

反問自己WHY?

為什麼口不擇言?

為什麼沒有同理到對方的心情?

為什麼沒有關注到對方的心理需求?

為什麼沒有感受到對方的感覺反應?

事實上情緒反應是非常寶貴的線索,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與他人。

因為情緒反應是起心動念之後「形於外的言行態度」。善用「倒果為因法」進行自我探索的找源頭,自然會發覺前因為何,進而了解刺激自我情緒反應的根本。

因為本身心裡面累積壓力

因為關心則亂的過度期望

因為非理性想法的應該主義>引發「不應該的批判」

由於過去半個月講了八節課,導致心裡面持續緊繃,累積諸多的壓力而不自知,即使講課之前都會叩首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不過求好心切的慣性反應,依然會造成心理壓力,不知不覺中累積到了滿溢出來的程度。

再者即使聽到對方的訴苦,卻沒有做到同理同感,因為本身心裡面已經充滿壓力,沒有空間去接納了解,忘記善用四句話清理,引發我執我見的批判慣性。

當下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設想,導致非理性想法-應該主義浮現,認為對方「不應該」這樣想這樣講,一旦引發批判的慣性反應,很容易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形成溝通不良的惡果。

唯有做到針對自己的反省,自然會累積「事後諸葛亮的經驗智慧」。

原來造成溝通不良的問題,都在本身起心動念的偏差,並不需要歸咎於誰對誰錯,只要反求諸己的要求自己,做到設身處地的同理對方,放下批判的言行態度,善解人意的接納對方體諒對方,溝通不良造成的人際衝突,自然就迎刃而解。

因為負面情緒引發的遷怒他人

善用態度智慧的「反省認錯」,把箭頭指向自己,原來根本問題在於本身的負面情緒累積。

因為心裡面已經有負面情緒的累積,累積到一觸即發的臨界點,一旦遭遇到人際衝突,感覺不舒服-不順心-不如意,即刻成為導火線,一瞬間就引發無明火,導致口不擇言的負面言行,製造更強烈的負面情緒爆發,造成傷人傷己的感情裂痕。

遷怒是不定時的炸彈。一旦被無明引爆出來,最常見的是傷害到最親近的家人或愛人。

因為無明的遮蔽,遷怒之後的忿忿不平,依舊是針對他人,歸咎他人的過錯,忘記反求諸己的反省,導致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傷痕,陷入心痛難過的困境中而無法自拔。

相對的,每當我們警覺到被他人遷怒時,最簡單有效的應對就是閉上嘴巴不講話,俗話說得好「一個碗敲不響」,只要我們避免針鋒相對的回應,善用四句話清理,對方自然會漸漸平息遷怒或是怨懟,也讓彼此之間有轉圜的餘地與轉念的空間。

每當遭遇到溝通不良的人際衝突時,當下即刻善用四句話清理,澄清負面情緒反應的前因後果。同時在佛前叩首懺悔反省,祈求上天加靈加智慧,讓自心恢復清明,產生真我觀照的明辨。

最關鍵的是要認知一切都是我的錯,一切衝突都是小我的我執我見私心私慾所致,所以要針對自己做到反省-認錯-改過,改脾氣-放下我執我見,去毛病-清理慣性批判,如此才是斬草除根的實心修煉。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11:38:38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