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諒自己
我原諒自己
最近在佛堂的書櫃,發現一本講述寬恕的書「人生的橡皮擦」,信手翻閱之後,發現很多值得自己反省的話語,看完之後的當下,開始進行自我對話:
我原諒自己的逃避責任 沒有做到本份
我原諒自己的掩飾 沒有誠實面對內心的感覺
我原諒自己的非理性想法 帶給自己與他人太大的壓力
我原諒自己的求好心切 常常指正他人與自己
我原諒自己對於妻子與家人的期望 帶給他們太大的壓力
我原諒自己沒有做到將心比心去引導夥伴鼓勵夥伴
我原諒自己的慣性 常常好為人師的批判
我原諒自己沒有愛護身體 讓身體過度消耗
寫下來之後,猛然發覺自己累積諸多的負面心念,需要持續的清理,原來我需要學習的功課是寬恕。
寬是寬容,恕是如心,也就是將心比心。
當我們的心量能夠無限的寬闊,如同宇宙虛空般無所不包無所不容,自然有空間包容。
當我們做到「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自然多一分體諒,多一分體諒就多一分了解,多一分諒解就多一分接納,多一分接納就多一分寬容。
有一個比喻很有道念:乾為天坤為地
乾為天=乾道(男子)的心量要像是天一般開闊,願意面對接納一切的變數,自然不會比較與計較,涵養光明磊落的胸懷。
坤為地=坤道(女子)的心量要像大地般承擔,願意任勞任怨的承受一切,自然付出無私的真愛,培養溫柔寬厚的心境。
老爺爺自書容忍=容者 容人所不能容 天也 忍者 忍人所不能忍 地也 人能效天法地 大無不包細無不載 聖人也
當下真我進行反省觀照時,發現不能寬恕的原因:因為小我的控制約束,因為我執我見的偏頗,因為私心私慾的自我防衛,因為自我中心的主觀意識。
小我的意識,源自從小的認知設定:從小時候有意識開始,我們就認定這是「我的」,像是「我的衣服、我的包包、我的杯子、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玩具。。。等」,產生佔有慾與私有的範圍,如同小狗會撒尿來標示區域。
隨著生理與心理同步的漸進成長,小我的意識也越來越龐大,逐漸建立本身固定的主觀認知,成為我執我見的慣性,如同每個人有不同偏好的口味、顏色、樣式、號碼等。
總而言之:每一個人都建立自我中心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活在心念投射的世界裡面。
不過相對的,我們生活在人與人之間充滿交集的世界,並不是離群索居,因此從一出生我們就受到家庭環境與家人的影響,進入學校之後,我們又受到師長與同學的影響,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後,我們受到工作環境與同儕的影響。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影響,逐漸認同諸多的條例,變成內在的非理性想法(應該主義、完美主義、受人讚許、預期失敗、無力感),同時小我發展出一套私心私慾的自我防衛機制,保護小我與面子,如同戴上面具般,遮蔽住本來的真我,掩蓋本有的良知良能。
非理性想法會引發諸多的批判與指責,批判他人或自己,指責對方或深切自責,造成相生相續的「怨恨惱怒煩」,產生傷害自己與他人的連鎖反應。
自我防衛機能的「合理化、說謊、投射作用、補償作用」等,演變成天天上演的控制戲,小我控制我們的心智,導致我們被假象牽著鼻子走,誤以為「我的」就是真的,想要永遠擁有它。
誤認為擁有「我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就是擁有了幸福快樂,事實上小我只是藉由慾望的無限擴張,發展更加龐大的私心私慾,不讓我們發覺真我的存在與完整。
直到我們求道發現「真我」的存在,我們才認清小我的控制與誤導,原來一切的痛苦與內在衝突都是小我在自編自導自演,唯有轉換到「旁觀者清」的角度,「從心選擇」認知的信念,「重新開始」真我的生活。
小我無法去寬恕小我,小我只會憎恨小我控制小我塑造小我,唯有真我會寬恕小我,真我顯現出真愛才能關愛小我了解小我轉化小我。
由此可見上述的自我對話改寫如下
真我原諒小我的逃避責任
真我原諒小我的掩飾
真我原諒小我的非理性想法
真我原諒小我的求好心切
真我原諒小我的對家人的期望
真我原諒小我沒有將心比心
真我原諒小我的慣性批判
真我原諒小我沒有愛護身體
唯有真我才能做到全然的寬恕,因為真我是沒有分別、比較、對待、是非,真我願意付出真愛善待自己與他人,真我是本有圓滿完善。
生活在小我的世界裡,充滿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人生八大苦,很多問題是無解,時常感到無力與空虛。
如果我們重新選擇跳脫小我的控制約束,從心選擇活在真我的世界,自然了悟一切的問題都有其因果因緣,一切的問題都是生命學習的課題,一切的問題都是體驗生命的過程。
昨天太子爺師兄臨壇慈悲:所有的病痛都來自於脾氣毛病,因為脾氣毛病會產生毒素。
唯有相信真我的完善,願意對自己與他人付出真愛,放下人心的批判,選擇天心的寬恕,寬恕自身的脾氣毛病,自然轉化累積的「怨恨惱怒煩」等負面心念,持續善用四句話清理,自然化解內在的黑洞,從心選擇真我的生活,體驗天地人合一的真善美。
10/5/15 10:13:3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