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0 18:50:32俞講師

靈感

靈感

靈感從何而來?靈感是從大腦中自動繃出來還是我們絞盡腦汁去追尋?靈感是無中生有還是望文生義?

編排營歌的動作需要靈感,想大地遊戲需要靈感,想課程活動需要靈感,想講題內容需要靈感,帶動班員創造小隊的隊呼需要靈感,帶領小隊排練表演大賽需要靈感,可見營隊從策劃到執行的過程,需要龐大的靈感。

以前總是認為靈感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正巧是靈光一閃,得來全不費工夫,感覺好像賺到了,如果是腦海一片空白,完全沒有靈感時,又感到非常空白。

事實上不然,經過多年的歷練之後,發現靈感有三種:第一種是靈光一閃的浮現,也就是自性智慧的自然流露。第二種是需要時間的醞釀,如同釀酒需要發酵的時間,有些靈感是經驗價值的結晶。第三種是零極限的概念,當我們做到持續的清理,自心歸零放空時,如同空杯子原理,自然會接收到豐富的靈感。

第一種靈光一閃的靈感,乍聽之下似乎很難掌握到,其實這是一種持續修煉的功夫,如同鑿井掘水一般,水源在地層裡面,只要挖得夠深入,必定會找到水源,一旦開挖到水源,井內的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不絕的湧現。

第一種靈感的修煉是心誠則靈感而遂通,等於跟自性連線,因為自性的智慧是本來具足。

六祖壇經: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修煉第一種靈感的方法很簡單易行,藉由每天持續的叩首靜心念經收心,當心念收束回到原點,自然啟用自性的智慧,加上持念經文與仙佛的愿力互相感應,自動感應到仙佛的加靈加智慧。

最關鍵的重點在於持之以恆與精進不懈

像是老奶奶成就德慧菩薩即是最佳例證。

上天不僅肯定老奶奶的德性,也肯定老奶奶的智慧,眾所週知老奶奶沒念過書不識字,為何不識字的老奶奶,卻有領導道場成全眾生的智慧,可見智慧不是後天的學習,而是與生俱來的本有,老奶奶每天為眾生為道場千叩萬叩,自性智慧自然會顯露,產生靈感的妙用。

像是當初自己剛進入道場,了解老奶奶的行誼時,內心非常的感動,因此發心要學習老奶奶的叩首,每天早晚都為了營隊叩首,不知不覺中漸漸啟用自性的智慧,每當想到營隊的需求,自然有靈感出現。

每當自己要準備課題,必定先叩首請求上天加靈加智慧,自然會接收到課題的靈感,每次在上台講課之前,必定先叩首靜心,講課的當下也會接收靈感,臨場的發揮與表達自然很順暢。

當初剛剛發心修辦時,聽到前賢說念經會開智慧,因此每天持念心經與彌勒真經,感覺真的非常好,因為每部經典都有仙佛的護持,念經幫助自身收束散亂的心念,讓精氣神回歸專注在原點。

日後為了母親的健康狀況,每天持念桃園明聖經,藉由念經的迴向,幫助母親的磁場穩定,也幫助自己保持平衡,如此一來更加肯定念經的功效。

修煉第一種靈感的方法,無論是叩首或是念經,如同太陽光經過放大鏡的聚焦,放大鏡底下的紙張會自動燃燒起來,自性的智慧如同太陽,本身是自動發光發熱,專心在原點即是放大鏡的聚焦,因此專心注意在當下,如同「誠心抱守」就是專注的修煉,也就是「二六時中」。

第二種靈感是經驗累積的觸發。比較類似專業人士的創造,如同作詞作曲者、藝術創作者、建築設計者、文學創作者等,必須具備基本的概念、技巧與原理,日積月累的培養實力,從失敗經驗與成功經驗中學習摸索,發展本身激發靈感的方式。

像是育樂營的演變與發展就是最佳例證。

二十五年前的營隊跟現今的營隊比較一下,以前的營隊如同陽春型,沒有任何的配備,早期的營隊沒有小隊信物、沒有小隊契約,只有簡單的熱身認識活動,沒有多姿多彩的晚會,只有傳統的營火晚會。

不過大哥哥大姐姐的全心奉獻與熱情洋溢,引發營隊持續的進步與突破,年復一年營隊落實培訓與創新,漸漸地累積豐富的經驗價值,從經驗價值中我們持續的發想全新的主題、課題、活動,讓營隊保持成長性與新鮮感,因此「成長是營隊的目標」,唯有持續的成長創新,營隊才能保持生命力與原動力。

在營隊籌備執行的運作中,需要三種人才的互相整合:天馬行空的創意者、務實執行的行政者、批評指正的把關者。

首先我們需要創意者提出諸多的創意,接下來行政者要評估可行性有多少?是否符合班員的需求?是否符合營隊的整體規劃?把關者要注意是否符合主題道念?是否具備學習性與啟發性?是否符合上天的標準?不只是玩得開心,更要做到「創造快樂的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例如去年台灣區育樂營的晚會,一開始提出的構想是「變形金剛」,沒有道念也沒有符合主題「慈心三昧」,直到大家發揮集思廣益的合作,行政者與把關者進一步構思,把「保護地球拯救地球」的概念放進來=變形金剛來到地球是為了傳達一個訊息:『唯有地球的人類開始覺醒改變人心才能保護地球。』如此一來晚會的構想趨向完整,契合主題的道念。

第二種靈感的激發可用「腦力激盪法」,藉由集思廣益的發想,刺激每個人表達意見,經由不同意見的激盪,讓靈感更加完整,進而落實在具體的執行面。

第三種靈感的運用是近年來才學會。藉由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的清理,讓心境回到歸零,當自心歸零放空,自然接收到靈感。

「清理的代表方式之一,就是在心裡不斷複誦『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這四句話。就算是並非發自內心,只是像按下電腦清除鍵一樣也無所謂,當你體驗到任何問題,或是心中出現任何情緒時,就在心裡複誦這四句話,非常簡單。或是只說一句『我愛你』也無所謂。」以上摘自『阿羅哈』

如何引發第三種靈感,關鍵點在於避免我執我見的干擾與過往經驗的影響,因為我執我見與過往經驗來自於大腦的存檔,當這些檔案重複的運作時,造成人心人意的誤導,形成自我設限或是固定的模式,必然阻礙靈感的發想。

像是空杯子才能裝水,當自心歸零之後,如同第一種靈感的激發,自然會接收到清晰的靈感,好像無線上網的手機,隨時接收到訊息一般。

昨天本來打算寫週信,卻沒有什麼靈感,只有用四句話持續的清理,今天才有靈感寫下這封信,有時候像守株待兔般,耐心等待靈感的出現。

善用零極限清理的方式,即是「虛心求教」的感應

如今遇到棘手的問題,先用四句話清理,刪除掉負面的情緒與想法,清除過往的不良經驗,告訴自己從心開始歸零去接收靈感,很神奇的是解決問題的靈感,自動自發的浮現出來。

六祖壇經說得好: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由於求道的當下已經明心,發覺本心自性之所在,因此善用四句話清理,即是藉由洗心滌慮的方式,回歸自性的清明清淨,不僅收到自性的靈感,更會接收宇宙十方的靈感。

靈感的啟發與善用,即是「用則得之舍則失之」,只要我們願意真心誠意的修煉,相信靈感必然源源不絕的湧現。

3/20/14 11:53:5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