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圓補缺
扶圓補缺
上個月第三週末是星馬區的清口班,本來沒有自己的課程,那天在聖道時突然接到陳經理的電話,告知點傳師決定,新加坡明德的清口班要自己配合講課。
由於講課當天正好撞到吉隆坡區的培訓加課,一下子自己沒有立即答應,只是反問陳經理:一定要後學去講嗎?陳經理說因為第二堂課的授課點傳師,無法趕到新加坡,因此要我去幫忙補這堂課。
答應之後心裡面有點遲疑,因為大道場的班程都是點傳師講課,不過相信這是上天的慈悲撥轉,因應目前道場的需求,作出最好的安排。
當天講課的感受很感動很感恩,因為好幾年沒有在新加坡明德講課,看到三百多位班員認真地聽講,當場的道氣非常凝聚,講完之後感到法喜充滿,完全沒有疲憊的感覺。
心想既然抱持聽師調遣的原則,那就盡心去配合,講完課之後趕到機場,搭乘飛機回到吉隆坡,剛好趕得上加課的辯論會演練。
上個月底回台灣,隔兩天就要配合北區聯合三天法會講課,原先排定的課表上不是自己的名字,由於其中一位講師不在台灣,為了補這一堂課,盧經理直接點名自己講第一節人生真諦。
由於四月份的天災人禍頻傳,在十天當中發生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四川雅安大地震、孟加拉達卡紡織大樓倒塌這三件意外,因此選擇引用近來的時事,當做無常觀的印證,藉此引發班員的菩提心與同理心。
當下看到班員專注的眼神,往常在第一節課,班員不容易進入聽講的狀態,感恩的是班員願意做到有問必答,像是乾道班長與一位六十六歲的班員都配合我的提問,當場營造互動的對答,不至於唱獨角戲。
講完之後回家收拾好行李,傍晚七點搭乘高鐵南下高雄,再到屏東明聖佛院,配合操持南區道育班兩天的輔導研習營。
本來輔導研習營的流程,自己只有負責操持與帶動辯論會,第二天下午心心相印的解答,王經理希望自己幫忙講第二輪,當場我欣然同意。
王經理由於前晚沒有睡好,頭痛的非常厲害,根本沒有精神回答心心相印的問題,只好由自己獨自承擔,回答所有個人修辦的提問,內心實在是誠惶誠恐,深怕一句話不圓滿而誤導班員。
把所有的問題單放在佛桌上,叩求上天慈悲加靈加智慧,彌補自身的不足,畢竟自己沒有他心通,到底這個問題背後的因果因緣為何?自己是否同理到發問者的心境與需求?
如同每次上台講課之前,自己必定先叩首靜心,身為講師只是代天宣化的工具,講得清楚完整是本份,講得不圓滿是愧對天恩師德與班員,因此一向抱持戰戰兢兢的心態。
講述了一個半小時才結束,縱然是滿身大汗全身濕透,不過有機會與班員面對面交流是很棒的經驗,而且從問題中瞭解與同理到大家面對的考驗與疑慮,像是有位班員問:如何成全家人與朋友來佛堂?
當場分享自身的親身經驗,最重要的是自己先做到改變,當大家親眼見到你的改變,必然對於修道辦道產生興趣與信心,因此本身的改變是最真實的見證。
至於成全的行動包含有形與無形兩部分:
有形的成全是積極地分享與溝通。
每次開班或是培訓之後,主動分享自身的法喜與感動,針對他人提出的疑慮,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藉此達到互相瞭解的溝通,不宜強力的推銷或是說服。
無形的成全是每天做到誠摯的念經迴向、叩首迴向與功德迴向。
因為每個人求道修辦的因緣不同,念經迴向能夠藉由經文的正向能量與仙佛的愿力,幫助對方的磁場恢復穩定,讓對方的思慮保持清醒,自然會做出合乎天理良心的判斷。
叩首迴向能夠藉由真心祈禱跟上天連線,結合上天的慈悲與自身的誠意,傳達正向的訊息,對方自然會漸漸感受到自身的心意。
善用功德迴向的方式,幫助對方化解無形業力的牽纏與干擾,促使對方修辦的因緣成熟。
當晚回台北的路程中,回想起過去這三週的際遇,為何會有機緣臨時幫忙講述三節課?是否這是上天的慈悲?是否當下做到歡喜作歡喜受?是否自身關注到起心動念?是否以天心為依歸=相信上天與前賢的決定,避免人心人意的誤導?
扶圓補缺是心裡面浮現的答案。
記得年初守歲的當晚,訂定今年度學習的修辦目標,扶圓補缺是設定好的目標之一,期許自己做好穿針引線的溝通,全心配合上天的撥轉,相信一切的變數都是美好的安排,相信上天的決定是體天應人的抉擇。
5/2/13 10:33:0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