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學習
幸福的學習
昨天是慈恩二代班輔導員培訓,結束時告訴大家:今天的培訓是新的開始,由於我們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不可能把全部的輔導知能都教給大家,如果大家有心學習的話,可以去參與育樂營的培訓,從頭開始學習整套的輔導概念,也可以選擇參與屏山道育班最新的第七期培訓,漸進地學習到完整的輔導概念。
講完之後發現這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很幸福,道場提供這麼多學習的機會,育樂營是每週一個晚上的培訓,道育班是每個月第一週週日的培訓,加上慈恩堂的講道人才培訓體系,只要俱備學習的意願,把握學習的機會,相信有心學習的人都會成為上天的人才。
回想起二十五年前,剛進入道場時的光景,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當時慈恩堂正逢道務的低潮,沒有晚上的研究班,只有一天法會的聽講,連佛規禮節是自己主動請教住壇的戴兄,他一對一的教會自己。
在營隊的草創期,營主任帶領我們去靈隱寺道場觀摩育樂營,帶給自己很大的震撼與啟發,當時立下志向在三年之內,趕上他們營隊的水準。
營主任慈悲指示成立夥伴的培訓班,經由四個月密集培訓,培養課務組、輔導組、活動組的人才,如今屏山的育樂營體系依然持續開展,人才的培養是營隊的基石。
課程是育樂營的重心
每年營隊決定不同的學習主題,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新鮮感與成長性,而且主題的選擇也是隨著時代因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從早期很通俗的主題「真愛」,日後改變為道念性的主題:「真善美聖、六度波羅蜜、五倫、四維、三達德、忠恕、發現心生命、根與芽」。
接著連續五年儒家思想的主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明德新民、克己復禮」,再到今年的「慈心三昧」,無論是課務組的夥伴或是授課講師,每一年都面對全新的學習與挑戰。
輔導員的培訓養成是營隊的核心
從第一屆培訓班開始,引用張老師培訓的小團體方式,藉由小團體輔導活動進行分享談心,引導夥伴學習到專注傾聽,經由分享談心的觸動與感動,引發夥伴產生自覺性的反省與觀照,達到自我探索、自我瞭解、自我改變、自我肯定,進而建立完善的自我概念。
在小團體輔導活動中,夥伴先學習當班員的角色,體會被幹部帶領的經驗,進而培養同理心,將心比心瞭解班員的心態與反應。
在小團體培訓的過程,先澄清自身的成長經驗,從成長經驗的分享中,瞭解自己與他人的特質與情緒反應,將同理心的基本功「專注、傾聽、真誠、尊重」,自動內化到生命裡面,以達同步性的轉化。
活動員的培養需要一分天份與九十九分的苦練
每年要設計出全新的營歌、晚會、大地遊戲,這三大項營隊的招牌活動需要創意的發想。
活動組的培訓目標是激發每個人的創意,善用集思廣益的合作,抱持完成不可能任務的正向態度。
一分天份蘊含無限的創意,像是晚會的主題,每年都有不同的呈現,記得自己兼任活動長的那一年,我們做的是希臘神話故事「潘朵拉的盒子」,把天神宙斯、太陽神阿波羅、女神雅典娜、海神波賽東等西方神祇,全部都搬上屏山,真的是非常好玩。
若是刻意算一下,過去二十三年以來台灣區營隊設計的大地遊戲,以每年至少六個全新的大地遊戲來計算,總計超過138個遊戲,還沒有包括晨間活動與晚會遊戲,若是再加上馬國三區十八年來設計的大地遊戲、晨間活動與晚會遊戲,遠遠超過三百個遊戲,由此可見營隊的創意是無限的寬廣。
九十九分的苦練來自於營歌的練習驗收與台前呈現,還有每一位上台的主持人,需要經過嚴格的驗收,在驗收過關才能出場,每位活動員都必須要達到營隊的標準。
記得有一年是曜禎、柏安兩人負責主持晚會,他們自稱是2266(請用台語發音)的兄弟檔,結果每次驗收都講得不清不楚,直到上山還沒有通過驗收。
當年身為組長的自己,不斷的鼓勵他們持續練習,倒是其他活動組夥伴直接要求他們,若是沒有背好腳本就不准吃午餐,因為營隊第一天晚上就是晚會呈現的重頭戲,果然餓肚子之後,背誦的效果奇佳,他們終於背好通過了驗收,留下美好的學習經驗。
即使這兩年台灣區將輔導組與活動組合併為輔育組,輔導員身兼活動組的工作,不代表營隊降低驗收標準,而是期許夥伴成為全方位人才。
去年看到幾位新進的夥伴,在晨間活動的主持與晚會的帶動都有傑出的表現,顯見積極認真的學習是勇於承擔的表現。
積極認真的學習是虛心求教的行動,主動詢問的確認、自動自發的苦練、用心思索的求知
「不懂、不會、不知道」都沒關係,只要我們願意去虛心求教,相信幹部必然會傾囊相受。
記得當年育樂營負責籌辦三天法會附設小天使班,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資料與經驗,自己硬著頭皮打電話請教外道場的講師,一通通的電話持續的請教,打到對方感受自身的誠意為止,那位講師肯定求教的心意,分享很多寶貴的經驗與資料,最終小天使班順利在屏山開辦。
主動詢問的效果,遠遠超過自以為是的認定,尤其屏山是很龐大的活動場地,很多細節需要事前的確認,再次確認清楚是基本概念。
若是第一次去泰北育樂營的夥伴,更需要主動詢問,因為泰北的班員不同於台灣的孩子,除了在過流程發現疑惑時,需要主動的發問,私底下主動向有經驗的夥伴請益,更能夠完整的解答內心的疑問。
學習成效在於自動自發地苦練與用心思索的求知
有句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到底我們學習到多少?吸收到多少?取決於自我要求與反覆演練,辛苦的付出必然會有歡笑的成果,因此苦練的成效在營隊是有目共睹。
成長是育樂營的目標
用心思索才能消化吸收培訓的課程:善用WHY-HOW這兩個字來探討。
無論是上網搜尋資料、看書找答案或是請教他人皆是參考,所有獲得的資訊是有限的,唯有建立自身的思考反省的方式才是根本的學習。
教學相長是營隊的學習精神
當我們帶給孩子快樂的學習,如同我們帶給自身快樂的成長,當我們在學習歷程中,發現真我創造快樂就是幸福的體驗,當我們陪伴班員共同學習就是幸福的時光。
3/4/13 12:08:24 PM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