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5 17:11:14俞講師
我怎麼辦
我怎麼辦
週四培訓之前,心裡忽然接收到一個靈感:要幫夥伴做好心理建設。
台灣區的營隊已經進入倒數階段,今年新加入的夥伴不少,每年出現的變數與考驗也不少,預防重於治療就要建立溝通的管道,也是讓營隊持續精進的步驟之一!
當晚培訓開始之前,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問題,請夥伴把心目中的答案寫下來─
問題一:無論你在哪一組,若是與你配合的夥伴在預定的時限內,沒有把分工的事項做好,你怎麼辦?
問題二:若是你看不慣配合夥伴的行事方式,你怎麼辦?
問題三:若是你在營隊的進行過程中,忽然發現自己做得不開心,你怎麼辦?
寫完之後,當場請輔導組的夥伴找自己小隊的搭檔分享,課務組與活動組的夥伴各自找夥伴分享,當時的氣氛非常熱烈,花了將近二十分鐘之久,自己並沒有給大家任何的建議,只是希望藉由這樣的問題研討,產生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大家重視未來可能發生的摩擦與衝突!
事後自己想一想,上述三個問題都是自己曾經遭遇過的突發狀況,每當遇到這些變數的時候,可能有兩種選擇─慣性反應與理性反應。
若是沒有注意到心念的變化,往往首先登場的就是慣性反應,它會引發龐大的負面情緒,怨恨惱怒煩的累積會讓心裡面累積巨大的壓力,累積到受不了的時候,物極必反的覺醒就出現了,反省的導向就會把箭頭轉向自身,從壓力的不堪中領悟到自身的盲點與偏差!
以前只要夥伴沒有做到或是做好應盡的本分,自己都是嚴厲的指責,直到對方願意改進認錯為止,早期的副營主任總是板著臉,有如法官與警察的結合體,不斷的督促夥伴把營隊的進度做好!
記得有一年吉隆坡區育樂營的行前會,當晚有不少夥伴遲到,光是精神訓話就花了半小時之久,可是來年夥伴的遲到依然如此,並沒有什麼改善,發現真正的問題不在夥伴,而是在自己的身上,因為我沒有先同理夥伴的塞車與趕時間的困境,只是強調結果,反而造成營隊的緊張不安的氣氛!
後來真我從心選擇,放棄應該主義的要求與期望,不需要以完美主義的標準要求大家,選擇以鼓勵取代責備,每當夥伴出錯的時候,姑且不論錯誤的歸咎於否,告訴自己先關注夥伴的心情,體諒他們的急迫不安,同時給予鼓勵支持,告訴大家做錯沒關係只要有信心,有任何的困難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
說良心話,營隊籌備的事務非常繁重,若是沒有真心要報恩了愿,早就被嚇跑或是考倒了,能夠留下來的都是有心人,既然大家都有心來投入,營隊願意盡量給大家學習的機會,不需要以成敗來論斷大家的用心,而是以大家的付出來肯定大家的用心!
以前自己看不慣對方的做事方式,總是直接表達不滿,讓對方感到難受與不爽,這樣的情況常常發生在自己與胡之間,造成夫妻之間嚴重的摩擦與對立,由於批判就是自己的慣性反應,她根本就無法接受,為了營隊的帶動方式,我們爭吵了無數次,猶如黑羊與白羊的針鋒相對!
直到在痛苦中得到啟示,原來真正讓自己難過的不是對方的處理方式,而是固有的我執我見,唯我獨尊的強勢領導,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衝突,很多衝突不是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自己能不能做到包容,給大家自由發揮空間的問題!
承認了自身的自以為是之後,很多問題變得很單純,選擇盡量接納對方的做法,讚賞他人的創意,不需要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反正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大家盡心盡力去創新,必定給於肯定的掌聲!
看不慣其實是一種狹隘的觀點,營隊需要持續的成長,自然要給予無限寬廣的空間,除了佛規禮節的規範之外,任何創意的提出都是值得鼓勵!
像是去年國小班提出新式的隊呼比賽,自己本來有些不能接受,畢竟隊呼的形式用了十多年,修正版的隊呼過於注重口號,忽略了與主題的結合性,變成沒有內容可言,後來到泰北之前,自己提出修正案,內容以八句話為限,必須要配合主題,等到泰北的小隊表現很精采之後,自己才全然的接受它!
所謂一樣米養百種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如我所願,可以要求自己包容每個人的差異性,如此自己才能學習老祖師的大肚能容!
當自己發現做得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有兩種選擇─怨天尤人或是反求諸己。
怨天尤人是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自我防衛系統將會搜尋所有讓自己感覺不好的東西加以歸類,可是這樣做的話將會讓自己更加難過,由於物以類聚的原理,當負面的心念出現的時候,往往都會吸引更多負向的事物到來,讓心情更加的煩躁與不悅!
若是警覺到心情陷入低潮,越做越不開心的時候,真我會選擇先到佛前叩首念經,讓自身的心境沉澱下來,接著打開電腦寫信給自己,嘗試與自我對話,藉由自我對晤的方式,聆聽到內心的聲音,或許是沒有誠實的面對內心的反彈,也可能是自心沒有承認失望的壓力!
「不開心」是很重要的情緒指標,因為營隊的參與會讓本心感到無限的法喜,如果沒有任何的喜悅出現,反而是不開心的情緒在蔓延,這就是自心需要接納與面對的時刻,更是我們學習反求諸己的時候,所謂「煩惱即菩提」,覺悟就是在這樣的當下,勇於面對才能發現自身的慣性反應!
問一問自己:我怎麼辦?不是坐以待斃的讓問題惡化,而是依照良知良能去思考反省,藉此機緣給自己有澄清與面對的認知,期許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學習到積極接納一切的變數,並且從其中發現「根本的問題就是心念的調適」!
6/24/2007 8:48:17 PM
週四培訓之前,心裡忽然接收到一個靈感:要幫夥伴做好心理建設。
台灣區的營隊已經進入倒數階段,今年新加入的夥伴不少,每年出現的變數與考驗也不少,預防重於治療就要建立溝通的管道,也是讓營隊持續精進的步驟之一!
當晚培訓開始之前,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問題,請夥伴把心目中的答案寫下來─
問題一:無論你在哪一組,若是與你配合的夥伴在預定的時限內,沒有把分工的事項做好,你怎麼辦?
問題二:若是你看不慣配合夥伴的行事方式,你怎麼辦?
問題三:若是你在營隊的進行過程中,忽然發現自己做得不開心,你怎麼辦?
寫完之後,當場請輔導組的夥伴找自己小隊的搭檔分享,課務組與活動組的夥伴各自找夥伴分享,當時的氣氛非常熱烈,花了將近二十分鐘之久,自己並沒有給大家任何的建議,只是希望藉由這樣的問題研討,產生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大家重視未來可能發生的摩擦與衝突!
事後自己想一想,上述三個問題都是自己曾經遭遇過的突發狀況,每當遇到這些變數的時候,可能有兩種選擇─慣性反應與理性反應。
若是沒有注意到心念的變化,往往首先登場的就是慣性反應,它會引發龐大的負面情緒,怨恨惱怒煩的累積會讓心裡面累積巨大的壓力,累積到受不了的時候,物極必反的覺醒就出現了,反省的導向就會把箭頭轉向自身,從壓力的不堪中領悟到自身的盲點與偏差!
以前只要夥伴沒有做到或是做好應盡的本分,自己都是嚴厲的指責,直到對方願意改進認錯為止,早期的副營主任總是板著臉,有如法官與警察的結合體,不斷的督促夥伴把營隊的進度做好!
記得有一年吉隆坡區育樂營的行前會,當晚有不少夥伴遲到,光是精神訓話就花了半小時之久,可是來年夥伴的遲到依然如此,並沒有什麼改善,發現真正的問題不在夥伴,而是在自己的身上,因為我沒有先同理夥伴的塞車與趕時間的困境,只是強調結果,反而造成營隊的緊張不安的氣氛!
後來真我從心選擇,放棄應該主義的要求與期望,不需要以完美主義的標準要求大家,選擇以鼓勵取代責備,每當夥伴出錯的時候,姑且不論錯誤的歸咎於否,告訴自己先關注夥伴的心情,體諒他們的急迫不安,同時給予鼓勵支持,告訴大家做錯沒關係只要有信心,有任何的困難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
說良心話,營隊籌備的事務非常繁重,若是沒有真心要報恩了愿,早就被嚇跑或是考倒了,能夠留下來的都是有心人,既然大家都有心來投入,營隊願意盡量給大家學習的機會,不需要以成敗來論斷大家的用心,而是以大家的付出來肯定大家的用心!
以前自己看不慣對方的做事方式,總是直接表達不滿,讓對方感到難受與不爽,這樣的情況常常發生在自己與胡之間,造成夫妻之間嚴重的摩擦與對立,由於批判就是自己的慣性反應,她根本就無法接受,為了營隊的帶動方式,我們爭吵了無數次,猶如黑羊與白羊的針鋒相對!
直到在痛苦中得到啟示,原來真正讓自己難過的不是對方的處理方式,而是固有的我執我見,唯我獨尊的強勢領導,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衝突,很多衝突不是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自己能不能做到包容,給大家自由發揮空間的問題!
承認了自身的自以為是之後,很多問題變得很單純,選擇盡量接納對方的做法,讚賞他人的創意,不需要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反正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大家盡心盡力去創新,必定給於肯定的掌聲!
看不慣其實是一種狹隘的觀點,營隊需要持續的成長,自然要給予無限寬廣的空間,除了佛規禮節的規範之外,任何創意的提出都是值得鼓勵!
像是去年國小班提出新式的隊呼比賽,自己本來有些不能接受,畢竟隊呼的形式用了十多年,修正版的隊呼過於注重口號,忽略了與主題的結合性,變成沒有內容可言,後來到泰北之前,自己提出修正案,內容以八句話為限,必須要配合主題,等到泰北的小隊表現很精采之後,自己才全然的接受它!
所謂一樣米養百種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如我所願,可以要求自己包容每個人的差異性,如此自己才能學習老祖師的大肚能容!
當自己發現做得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有兩種選擇─怨天尤人或是反求諸己。
怨天尤人是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自我防衛系統將會搜尋所有讓自己感覺不好的東西加以歸類,可是這樣做的話將會讓自己更加難過,由於物以類聚的原理,當負面的心念出現的時候,往往都會吸引更多負向的事物到來,讓心情更加的煩躁與不悅!
若是警覺到心情陷入低潮,越做越不開心的時候,真我會選擇先到佛前叩首念經,讓自身的心境沉澱下來,接著打開電腦寫信給自己,嘗試與自我對話,藉由自我對晤的方式,聆聽到內心的聲音,或許是沒有誠實的面對內心的反彈,也可能是自心沒有承認失望的壓力!
「不開心」是很重要的情緒指標,因為營隊的參與會讓本心感到無限的法喜,如果沒有任何的喜悅出現,反而是不開心的情緒在蔓延,這就是自心需要接納與面對的時刻,更是我們學習反求諸己的時候,所謂「煩惱即菩提」,覺悟就是在這樣的當下,勇於面對才能發現自身的慣性反應!
問一問自己:我怎麼辦?不是坐以待斃的讓問題惡化,而是依照良知良能去思考反省,藉此機緣給自己有澄清與面對的認知,期許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學習到積極接納一切的變數,並且從其中發現「根本的問題就是心念的調適」!
6/24/2007 8:48:1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