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2 13:16:29俞講師
無為的信
無為的信
大愚:
早上醒來,不知為何,心中就是有一股疏離而孤獨的感覺!以上是“與無常共處”的一段話,讀起來感到心有戚戚焉,很多時候你就是被這樣的情緒困住了,沒有坦然的接受,學習以放鬆的心情與無量的空性結合!
法會到了最後一天,你終於明白了這兩個月的考題─無為而為!從育樂營到成長營,直到這次的三天法會,你會發現當你的期望越高的時候,班員的反彈就越大,當你能夠包容接納,用自他交換的方式去體諒與同理,反而能夠建立彼此的共識與交流,昨晚有位夥伴對你說的話,猶如仙佛在加靈,他說的很清晰,以無為的心情上台,才能契應到班員的因緣,過去你就是太有為,導致每次操持都會繃的很緊,深怕變數與意外的出現,像是去年爲了用餐還讓無畏施誤會,今年的用餐就很自然,等一下或是晚一些都沒有罣礙,每次講課都會很要求,要求自己也要求班員,這兩個月你比較放鬆自在的發揮之後,反而更容易與班員互動建立關係,相信這次法會之後,你就脫胎換骨了,體驗到無為的真摯!
8/29/2004 9:29:23 AM
以上是上週青年班三天法會最後一天寫下的心得,回想起來這次的法會與前兩年的狀況很不一樣,過去班員裡面有很多育樂營、成長營、道育班的孩子,要求大家做到有問必答,效果都非常顯著,整體的道氣與凝聚很清楚,可是這次的班員不斷的要求與提醒後,還是很被動的配合一下,過一會就忘記要回答,幸好自己一開始就已經調適好心態,放下過去主觀認定的標準,也沒有拿以前班員的表現來比較,就是想辦法同理他們的想法與感覺,也詢問過上台授課的講師,到底班員聽課的反應如何?他們都覺得孩子們雖然沒有很熱烈的回應,不過聽講倒是很專注,前兩天自己上台解訓時也有同樣的感受,顯見放下主觀的判斷才能全然的接納與了解班員,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互信互動的關係!
無為就是無我,沒有主觀的認定與過度的期望!
活動組在檢討育樂營與成長營的籌備與呈現過程時,有夥伴提出建議要加強培訓的效率,認為用了兩個月在研發大地遊戲很花時間,最好同時進行各項活動的策劃與試玩,自己聽了之後覺得很高興,因為有建議就代表夥伴有用心投入,自己很肯定的回應他的建議,並且溫和的解釋:目前活動組才重新整合第二年,而且新加入的夥伴超過半數,現在的方式是全體一起來集思廣益進行策劃,表面上看起來是事倍功半很耗費時間,就長遠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說,這是投資心力累積經驗必經的過程!
若是選擇事半功倍的方式,把組內分工成幾個小組也很好,可以讓唱跳組、遊戲組、晚會組同步進行,只是新夥伴就無法學習到活動組全套的規劃與演練,變成被動的配合執行而已,那參與感與凝聚力就會不足,所以我常常勉勵組內年輕的一代,未來十年就是他們盡情發揮的舞台,要好好虛心學習,把道念與主題結合在一起,就是要不斷的用心與嘗試,相對的我也很肯定分工的效率,像是這次親子營與泰北滿堂的育樂營都在十月初,兩者只是相隔一週,同時要兼顧兩個營隊,就要注意培訓效率的達成,活動組已經培養出相當好的默契與共識,因此這次親子營決定要採取小組分工的方式籌備,讓夥伴學習分工合作的方式來共同負責,以達事半功倍的時效!
無為就是無所不為,保持彈性與信任放手去做!
每年七、八月在台灣連續的營隊與班程,完成後總會感到心力交瘁,尤其今年又多了道育班的道育營,加上馬國成長營也提前到八月,兩個月加起來有九個週日,我有七個週日都在屏山,幸虧七月份定下了自我改變的目標─柔軟心、無為心!每天早晚叩首時就會請求上天加靈加智慧,讓自己以柔軟心與無為心去面對,結果兩個月下來之後,很明顯的自己沒有那麼容易急躁與動怒,無形中放空了比較心與得失心,過去自己常常感到很疲累,就是設定了高標準要達成,期許自己與團隊要持續進步,每次上山就像是打仗一般緊張,上台帶動與講課的心情會非常緊繃;再者籌備培訓了五個月的時間才上場的營隊,當然要有完美的表現與成果,不知不覺中得失心就油然而生,所謂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自然就會牽引著人心的作用,漸漸迷失在患得患失的起伏不定中,養成了以成果為導向的評判標準!
感恩的是上天在七月第一梯次就給我們當頭棒喝,讓班員的表現來刺激我們反省,回到原點來學習反求諸己,體會到德性的培養才是啟發孩子的根本,這兩個月自己不斷的領會到上天的慈示,學習以清明的佛心來觀照自己,以寬厚的道心來體諒他人接納彼此,沒有過高的期望就不會失望,沒有失望就不會嗔怒,沒有嗔怒就不會消耗精氣神,沒有消耗就不容易疲累,八月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在慈恩的講師訓練班傳題講課,還是感到精神奕奕,原來放下人心就不會累!
無為就是無心,沒有人心的分別比較對待,沒有得失的罣礙與壓力,沒有怕輸怕做錯的恐懼不安!副營主任2004/9/2
大愚:
早上醒來,不知為何,心中就是有一股疏離而孤獨的感覺!以上是“與無常共處”的一段話,讀起來感到心有戚戚焉,很多時候你就是被這樣的情緒困住了,沒有坦然的接受,學習以放鬆的心情與無量的空性結合!
法會到了最後一天,你終於明白了這兩個月的考題─無為而為!從育樂營到成長營,直到這次的三天法會,你會發現當你的期望越高的時候,班員的反彈就越大,當你能夠包容接納,用自他交換的方式去體諒與同理,反而能夠建立彼此的共識與交流,昨晚有位夥伴對你說的話,猶如仙佛在加靈,他說的很清晰,以無為的心情上台,才能契應到班員的因緣,過去你就是太有為,導致每次操持都會繃的很緊,深怕變數與意外的出現,像是去年爲了用餐還讓無畏施誤會,今年的用餐就很自然,等一下或是晚一些都沒有罣礙,每次講課都會很要求,要求自己也要求班員,這兩個月你比較放鬆自在的發揮之後,反而更容易與班員互動建立關係,相信這次法會之後,你就脫胎換骨了,體驗到無為的真摯!
8/29/2004 9:29:23 AM
以上是上週青年班三天法會最後一天寫下的心得,回想起來這次的法會與前兩年的狀況很不一樣,過去班員裡面有很多育樂營、成長營、道育班的孩子,要求大家做到有問必答,效果都非常顯著,整體的道氣與凝聚很清楚,可是這次的班員不斷的要求與提醒後,還是很被動的配合一下,過一會就忘記要回答,幸好自己一開始就已經調適好心態,放下過去主觀認定的標準,也沒有拿以前班員的表現來比較,就是想辦法同理他們的想法與感覺,也詢問過上台授課的講師,到底班員聽課的反應如何?他們都覺得孩子們雖然沒有很熱烈的回應,不過聽講倒是很專注,前兩天自己上台解訓時也有同樣的感受,顯見放下主觀的判斷才能全然的接納與了解班員,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互信互動的關係!
無為就是無我,沒有主觀的認定與過度的期望!
活動組在檢討育樂營與成長營的籌備與呈現過程時,有夥伴提出建議要加強培訓的效率,認為用了兩個月在研發大地遊戲很花時間,最好同時進行各項活動的策劃與試玩,自己聽了之後覺得很高興,因為有建議就代表夥伴有用心投入,自己很肯定的回應他的建議,並且溫和的解釋:目前活動組才重新整合第二年,而且新加入的夥伴超過半數,現在的方式是全體一起來集思廣益進行策劃,表面上看起來是事倍功半很耗費時間,就長遠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說,這是投資心力累積經驗必經的過程!
若是選擇事半功倍的方式,把組內分工成幾個小組也很好,可以讓唱跳組、遊戲組、晚會組同步進行,只是新夥伴就無法學習到活動組全套的規劃與演練,變成被動的配合執行而已,那參與感與凝聚力就會不足,所以我常常勉勵組內年輕的一代,未來十年就是他們盡情發揮的舞台,要好好虛心學習,把道念與主題結合在一起,就是要不斷的用心與嘗試,相對的我也很肯定分工的效率,像是這次親子營與泰北滿堂的育樂營都在十月初,兩者只是相隔一週,同時要兼顧兩個營隊,就要注意培訓效率的達成,活動組已經培養出相當好的默契與共識,因此這次親子營決定要採取小組分工的方式籌備,讓夥伴學習分工合作的方式來共同負責,以達事半功倍的時效!
無為就是無所不為,保持彈性與信任放手去做!
每年七、八月在台灣連續的營隊與班程,完成後總會感到心力交瘁,尤其今年又多了道育班的道育營,加上馬國成長營也提前到八月,兩個月加起來有九個週日,我有七個週日都在屏山,幸虧七月份定下了自我改變的目標─柔軟心、無為心!每天早晚叩首時就會請求上天加靈加智慧,讓自己以柔軟心與無為心去面對,結果兩個月下來之後,很明顯的自己沒有那麼容易急躁與動怒,無形中放空了比較心與得失心,過去自己常常感到很疲累,就是設定了高標準要達成,期許自己與團隊要持續進步,每次上山就像是打仗一般緊張,上台帶動與講課的心情會非常緊繃;再者籌備培訓了五個月的時間才上場的營隊,當然要有完美的表現與成果,不知不覺中得失心就油然而生,所謂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自然就會牽引著人心的作用,漸漸迷失在患得患失的起伏不定中,養成了以成果為導向的評判標準!
感恩的是上天在七月第一梯次就給我們當頭棒喝,讓班員的表現來刺激我們反省,回到原點來學習反求諸己,體會到德性的培養才是啟發孩子的根本,這兩個月自己不斷的領會到上天的慈示,學習以清明的佛心來觀照自己,以寬厚的道心來體諒他人接納彼此,沒有過高的期望就不會失望,沒有失望就不會嗔怒,沒有嗔怒就不會消耗精氣神,沒有消耗就不容易疲累,八月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在慈恩的講師訓練班傳題講課,還是感到精神奕奕,原來放下人心就不會累!
無為就是無心,沒有人心的分別比較對待,沒有得失的罣礙與壓力,沒有怕輸怕做錯的恐懼不安!副營主任20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