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23 14:17:54俞講師
不累的信〈一〉
不累的信
每當心裡浮現「很累人」這句話時,你會怎麼辦?
為何有時候感覺帶小隊很累,有時候卻又覺得很輕鬆?
明明已經沒有體力了,卻不會想要休息?
從開始發心修辦,進入育樂營參辦,又踏上出國開荒的漫長旅途,這三個字常常在心裡出現,記得1991年五月第一次從曼谷搭乘火車到吉隆坡,足足坐了四十個小時,走出火車站的時候剛好是清晨,心裡想著真是累斃了,過去總以為從台北到高雄,從北到南坐車五個小時已經很遙遠了,真正離開了台灣到了國外,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在國外坐車五個小時已經算是很輕鬆了,四月去泰北帕黨辦育樂營,從曼谷到清萊就要十二個小時的車程;從1994年開始馬國育樂營的培訓,每週一要從吉隆坡搭三小時巴士到怡保區培訓,隔天週二從怡保區坐八小時巴士到新山區培訓,週三再坐五小時的車程回到吉隆坡,週三、四是負責佛堂的講員班與研究班,週五就是吉隆坡區的培訓,也要開一個小時的車程才到營主任的佛堂,初期三區培訓幾乎都超過半夜十二點才結束,有時回到佛堂已經凌晨兩三點,看看天上的星星,給自己加油打氣一番,明天還要早起燒香,每週爲了育樂營培訓都要繞場一週,長年累月的歷練下來,練就了一身在車上看書、寫講稿、睡覺的適應力;還記得早期開輔導會報的情景,因為大家都欠缺帶隊的經驗,每個小隊都要呈報當天的狀況,每個班員的個案都需要討論,因此花費的時間就很長,每位輔導員都練成了隨時清醒與入定的好功夫,往往開完會已經天亮了,洗把臉又是一條好漢,滿心歡喜的迎接班員的起床;說了這麼多只是表明自己是凡人,我也會覺得疲累,過去自己的認知很主觀,往往只考慮到營隊的需要,忽略了同理夥伴的需求,常常只是推己及人的認定我能夠做到,大家也可以做到,欠缺了體諒與包容!
事實上我們可以藉由疲累來認識自己的盲點,提升真我的能量,每當自己覺得疲累的時候,不要立刻跟著感覺走,累了就是想要休息,而是靜下心來觀照自己的心念,到底是心累還是身累?還是兩者皆是?如果只是睡眠不足或是體力消耗很大,導致身累的反應,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可以從經驗累積中,找到體力負荷的極限,相對的你也會發現,當我們爲了眼前的營隊活動,引發了眾志成城的意志力,每個人都會用到儲備的體力,明明已經很累卻累得很有精神,不要說我們在辦天事,才會有這樣的感應,就拿一些特殊的行業而言,譬如職業運動選手、醫生、救火隊等等,他們都是從事很耗費體力與心力的工作,經過不斷的自我要求與自我期許,長期的接受磨練與訓練,才能夠提升專注的功力;相對的在育樂營很重視叩首,就是藉由叩首收束散亂的心念,引發真我的能量,當我們體悟到自身就有無限的能量,體力的消耗很容易就補充過來,體驗到睡眠的品質比時數更加重要,往往在三天的營隊裡,每晚只有三小時的睡眠時間,因此醒來的感覺很關鍵,你可以選擇告訴自己很棒又是美好的開始,也可以自怨自艾的抱怨睡太少了,像我在第一梯次第三天起床時,才發現根本忘記定手機的鬧鈴,為何時間一到自己還能自動醒來,顯見當整個身心已經融入在營隊的節奏中,疲倦感就不會越來越強烈;同樣的很多夥伴都看過自己在表演大賽評分時睡著的情景,可見我也有體力的極限,感謝大家都很體諒自己的疲累!
最重要的就是各組之間是否有團隊的凝聚力,有團隊精神的鼓勵支持,彼此的加油打氣就能夠激發更強的意志力─像是活動組每次上場之前必定要一起叩首,上台前要爲夥伴發功加油,完成後整體都會給予強烈的肯定─輔導組在輔導會報時就要發揮功能,彼此互相的給予建議與信心,讓隊輔感受到團體的信賴關係,在營隊中絶對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是手攜手心連心在打拼─課務組就是整體的後勤支援部隊,有極高的機動性與極強的配合性,隨時對應到團隊的需要,徹底實踐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信念;再者整個營隊是否建立了整體的道氣,有道氣的營隊就會有很強的磁場共鳴,引發出彼此真我的能量交換,每位夥伴都做好自己的本分,感受到無限的法喜充滿,再苦再累都只限於外在肉體,只要感應到上天的慈悲護持,感覺到同心協力的甘苦與共,感謝夥伴間的體貼體諒,感恩有報恩了愿與學習了愿的善因緣,真我的喜悅就能化解假我的疲累,真誠的領悟就能消除無明的障礙,真愛的奉獻就能轉化私我的執著,這就是不累的秘訣!
每當心裡浮現「很累人」這句話時,你會怎麼辦?
為何有時候感覺帶小隊很累,有時候卻又覺得很輕鬆?
明明已經沒有體力了,卻不會想要休息?
從開始發心修辦,進入育樂營參辦,又踏上出國開荒的漫長旅途,這三個字常常在心裡出現,記得1991年五月第一次從曼谷搭乘火車到吉隆坡,足足坐了四十個小時,走出火車站的時候剛好是清晨,心裡想著真是累斃了,過去總以為從台北到高雄,從北到南坐車五個小時已經很遙遠了,真正離開了台灣到了國外,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在國外坐車五個小時已經算是很輕鬆了,四月去泰北帕黨辦育樂營,從曼谷到清萊就要十二個小時的車程;從1994年開始馬國育樂營的培訓,每週一要從吉隆坡搭三小時巴士到怡保區培訓,隔天週二從怡保區坐八小時巴士到新山區培訓,週三再坐五小時的車程回到吉隆坡,週三、四是負責佛堂的講員班與研究班,週五就是吉隆坡區的培訓,也要開一個小時的車程才到營主任的佛堂,初期三區培訓幾乎都超過半夜十二點才結束,有時回到佛堂已經凌晨兩三點,看看天上的星星,給自己加油打氣一番,明天還要早起燒香,每週爲了育樂營培訓都要繞場一週,長年累月的歷練下來,練就了一身在車上看書、寫講稿、睡覺的適應力;還記得早期開輔導會報的情景,因為大家都欠缺帶隊的經驗,每個小隊都要呈報當天的狀況,每個班員的個案都需要討論,因此花費的時間就很長,每位輔導員都練成了隨時清醒與入定的好功夫,往往開完會已經天亮了,洗把臉又是一條好漢,滿心歡喜的迎接班員的起床;說了這麼多只是表明自己是凡人,我也會覺得疲累,過去自己的認知很主觀,往往只考慮到營隊的需要,忽略了同理夥伴的需求,常常只是推己及人的認定我能夠做到,大家也可以做到,欠缺了體諒與包容!
事實上我們可以藉由疲累來認識自己的盲點,提升真我的能量,每當自己覺得疲累的時候,不要立刻跟著感覺走,累了就是想要休息,而是靜下心來觀照自己的心念,到底是心累還是身累?還是兩者皆是?如果只是睡眠不足或是體力消耗很大,導致身累的反應,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可以從經驗累積中,找到體力負荷的極限,相對的你也會發現,當我們爲了眼前的營隊活動,引發了眾志成城的意志力,每個人都會用到儲備的體力,明明已經很累卻累得很有精神,不要說我們在辦天事,才會有這樣的感應,就拿一些特殊的行業而言,譬如職業運動選手、醫生、救火隊等等,他們都是從事很耗費體力與心力的工作,經過不斷的自我要求與自我期許,長期的接受磨練與訓練,才能夠提升專注的功力;相對的在育樂營很重視叩首,就是藉由叩首收束散亂的心念,引發真我的能量,當我們體悟到自身就有無限的能量,體力的消耗很容易就補充過來,體驗到睡眠的品質比時數更加重要,往往在三天的營隊裡,每晚只有三小時的睡眠時間,因此醒來的感覺很關鍵,你可以選擇告訴自己很棒又是美好的開始,也可以自怨自艾的抱怨睡太少了,像我在第一梯次第三天起床時,才發現根本忘記定手機的鬧鈴,為何時間一到自己還能自動醒來,顯見當整個身心已經融入在營隊的節奏中,疲倦感就不會越來越強烈;同樣的很多夥伴都看過自己在表演大賽評分時睡著的情景,可見我也有體力的極限,感謝大家都很體諒自己的疲累!
最重要的就是各組之間是否有團隊的凝聚力,有團隊精神的鼓勵支持,彼此的加油打氣就能夠激發更強的意志力─像是活動組每次上場之前必定要一起叩首,上台前要爲夥伴發功加油,完成後整體都會給予強烈的肯定─輔導組在輔導會報時就要發揮功能,彼此互相的給予建議與信心,讓隊輔感受到團體的信賴關係,在營隊中絶對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是手攜手心連心在打拼─課務組就是整體的後勤支援部隊,有極高的機動性與極強的配合性,隨時對應到團隊的需要,徹底實踐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信念;再者整個營隊是否建立了整體的道氣,有道氣的營隊就會有很強的磁場共鳴,引發出彼此真我的能量交換,每位夥伴都做好自己的本分,感受到無限的法喜充滿,再苦再累都只限於外在肉體,只要感應到上天的慈悲護持,感覺到同心協力的甘苦與共,感謝夥伴間的體貼體諒,感恩有報恩了愿與學習了愿的善因緣,真我的喜悅就能化解假我的疲累,真誠的領悟就能消除無明的障礙,真愛的奉獻就能轉化私我的執著,這就是不累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