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5 21:43:02AYC

Lost Generation of new century



生命中曾經遇到過很多異性朋友,比起建立浪漫的情愫,更多時候其實都只是在維繫親密。想法及價值觀有時候相差甚遠,於是也曾經遇過類似會錯意的鬧劇,當幸福降臨在對方身上時,也經常意味著一段章節的結果。

新聞台的鏈結還是停留在Bookmarks bar上面,左側的內容包括Facebook, Plurk, OneDrive, HEC Portal和Jobteaser。 Google, Gmail與Outlook停在左側,右側有背包客棧及Youtube。從八月底出現了一波離鄉背井的潮流,看著那些背影唐突的和六年前的自己的影子重疊,想得起和想不起的千紛百擾便湧上心頭,我將它稱之為原力擾動。有人建立了專頁,有人發起了連載,半日記/遊記形式的記敘文如同購物廣告般每天出現在我家的信箱。儘管我還是相信文字表述的無意義,內心的競爭與追求獨特的心態還是促使我發起最復古形式的反擊。

還是學生的時候會對著自己說,自由之後要怎樣怎樣的計畫,結果事與願違,每個階段都還是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從二十四歲的生日開始,我便隨著EH, SF加入了迷惘的一代。相同的地點,相似的經歷,相差一世紀的新世代。走過三十個國家,曾在三大洲、五個城市長居一年以上時間,新世紀‧迷惘的一代其實早就失去家鄉的概念,漫無目的徘徊在世間。

遷離丁香鎮之後,新家的位置坐落於古蹟之上,十三世紀就存在的石板路及磚瓦石牆,木造結構的民房,內嵌式的壁爐與挑高的頂樑。新家坐落在可以聽到教堂鐘聲和咖啡店與市集嘈雜聲的位置,本應放置柴火的壁爐放了盞燈。

從S的文章中得知S正在經歷人生中的低潮以及苦無知音的哀慟。六年前和我的靈魂曾經如此貼近的S,因為幾次無意義的矛盾和我的固執而逐漸遠去,如果就這樣蒸發也罷,畢竟遺憾最終也會蒸發。然而S卻以利用工具的目的陸續拜訪數次,一而再再而三提醒我,S的靈魂再也回不來的遺憾,每當我跨洋渡海聆聽著S譜給自己靈魂的悲歌,我的靈魂便會痛苦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