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4 09:29:35塑膠米克

5/4電影播放 聚散兩依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arvr2YyzGA

先來嚐鮮一下
瓊瑤八○年代(1981)老愛情片,聚散兩依依
突破三聽格局(註:瓊瑤電影多半被戲稱為三廳電影,即場景不脫客廳、餐廳與咖啡廳),多出一個歌廳
劇中鐘鎮濤飾演民謠歌廳駐唱的大學生rocker
正反映到台灣當時的民歌歌曲與組團風潮

劇情...
不多說,但多少都反應出愛情片的既定公式框架
但這並非缺點,而是藉此從日常生活當中逃逸進劇情衝突的宣洩世界裡

當然!愛情片的公式我們可以歸納於下:

★男女雙方「地位懸殊」,但藉由「愛情」的力量,兩者最終還是會在「一起」。

夢幻吧!
沒辦法,這就是愛情類型片的公式,是必要如此操作,不然就沒有愛情片的劇情力量。當然,劇情絕對會終止於兩人在一起的那一刻,不會在延伸下去,如果在延伸下去的話,必然會遇到現實的柴米問題,那就壞了整套劇情架構所鋪陳出來的愛情敘事的神聖露水性格。

明眼人會知道,大部分的愛情片都是如此操作,好萊塢片當然也如此,拿鐵達尼號來舉例也是如此,當然你會質疑我最後傑克與羅絲最終沒有在一起(一人垂老,一人船難),但最後的劇情是導演詹姆士卡邁隆藉由老羅絲的回憶,帶我們觀眾重新回到年輕羅絲與傑克約她在鐵達尼號樓梯大廳等她那一刻,劇情於此完滿的劃下句點。

但愛情片真的就如此依公式一直操作下去嗎?
不,也有很多反愛情片類型公式的電影,如最有名的就是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安妮霍爾〉(Annie Hall)這部,電影最明顯的就是男女主角最終「沒有」在一起。不過,伍迪艾倫是個愛嘲諷很多過度公式與儀式世事的人,所以也當然包括愛情公式。

關於愛類型片,那為何要理解呢?因為:
★愛情片(或愛情敘事)可以算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量產」的類型,包括電影、連續劇、通俗小說(當然台灣最代表的就是瓊瑤了)。面對如此多的文本轟炸,如果一不小心不察其中的陷阱,很容易就會將人們的觀點陷入某種困境與窠臼裡。

而愛情片能探討的面向很多,例如:
「愛情片對於人世間愛情觀的建構」
「女性主義角度批判愛情片中的女性形象,與兩性刻板印象」
「為何常有女性說她們看某某愛情連續劇、日劇韓劇N遍,或早年新聞報導某美國老婦人看了鐵片不下40遍等,每次都哭的原因為何?」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對女性不公的社會制度,勢必要讓女性透過愛情片來挽回女性在社會的制度性壓迫下,所無法完成的事與夢想。

謝謝!報告完了
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看一下林芳玫老師解析瓊瑤帝國的那本書。
mocy 2008-05-04 22:22:45

這個活動會辦到什時?
現在還在與優人神鼓拍攝紀錄片中,無法前往觀賞。
等工作結束,有空就去看看!

另外,優人神鼓在台北5/11兩廳院有戶外表演。
有空可以來看看~

版主回應
這個活動會一直辦下去阿,你之後有空可以來阿。
下週會應景母親節,放老片克拉瑪對克拉瑪。
之後可能給大家搞票選,帶曾經感動過自己最深的電影來跟大家分享。

好阿!這個神鼓活動我會去參加。
2008-05-05 08: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