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2 19:29:26塑膠米克

一併回答:搖滾到底能不能革命

★序

張鐵志給的答案:搖滾頂多只能間接革命
我給的答案:搖滾可以直接造成革命

我們對於一個搖滾樂團問的不是他們唱了多少選舉造勢晚會,多少嬉皮參加了公職選舉,是否催生龐克立委保障名額。我們對於一個搖滾樂團問的是:

「到底有沒有在音樂上做出革命」


★內文

搖滾樂做為流行文化底下通俗藝術的一種音樂類型,長久以來都被迫回答一個問題:搖滾樂能改變社會、能革命嗎?或與其他音樂類型相比較,不管是晉身菁英殿堂的爵士樂,或逐日通俗的古典樂,搖滾樂在一般人眼中特別容易被貼上反叛作亂的標籤。如想要解開搖滾樂與革命的結,我想從台灣近幾年談搖滾樂很勤的作家張鐵志的兩本書《聲音與憤怒》和《反叛的凝視》,和參佐一些搖滾樂史來談一下。

張鐵志的兩本書都以「搖滾樂能否改變社會」的核心軸線書寫,並依此整理出與社會議題相關的搖滾史料。張對於搖滾樂的探討,首先必須讓吾人警覺的是:他所謂「改變」或「革命」的定義所指為何?很顯然的,張的定義與求的是「政治上」的改革,亦即搖滾樂能否促成政治制度朝更公義的方向去設計。所以貫穿兩本書所整理出來的樂團與樂手皆是與政治議題相關者。細看兩本書後,其實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如同何東洪在《聲音》一書的序言所寫的,搖滾樂無法直接促成政治改革,搖滾樂所能做的,是在樂迷們間形成一種具有凝聚社群力量的「情感聯盟」(affective alliance)(Grossberg, 1984),搖滾樂或搖滾樂團是間接的讓這些樂迷以這股情感力量,去對既有主流政權發言、反思或回饋,或者更有可能是樂迷形成一個次文化新政體,來對既有的造成衝擊,搖滾樂扮演的是間接的政治改革角色。簡言之,搖滾樂是無法直接唱垮一個政權,但是卻可替未來可能出現的新興勢力吹號角,以音樂感動人心的方式,支持具社會進步性的NGO團體,並在一般民眾間凝聚出一種情感上的力量,間接的讓這些NGO團體與民眾團結起來,形成一種草根運動的公民力量,浮現出一種替代性政治團體路線,如同張在兩本書都有談到的例子,可能的話以激勵青年選票或募款與慈善的方式,來對既有政權造成衝擊。

但是搖滾樂所能做的革命只有如此嗎,不止,如果再細看張在《聲音》一書前半段對於搖滾史的整理,我們可以得出搖滾樂的另一條張有列出但較無細談的可能革命軌跡:音樂文類上的創新與樂手形象的轉變。當談到鮑伯狄倫(Bob Dylan),對他的立即評價是寫社會抗議歌曲,靠攏於草根民謠社群,但鮑伯狄倫對於搖滾樂的真正貢獻則是在於歌詞寫作內容上的轉向,與樂風上的融合。前者指的是內容上朝社會寫實邁進,跳脫狄倫當時其同輩時代的窠臼風氣,後者指的是民謠(folk)與搖滾(Rock n Roll)樂風的融合。而華麗搖滾與龐克搖滾的重要性並非最主要彰顯於政治改革上(此處的政治是傳統政治學的定義),而是搖滾樂手男性陽剛氣息的顛覆,將性別議題推導至展演的立場,與非職業級的素人樂手也能投入搖滾音樂生產。因此,當對於革命╱改變的定義不單鎖死於政治上時,則搖滾樂的革命路線則會是多元且直接的:音樂文類在美學形式上的革命。

同時本文甚至認為,搖滾樂所具有的間接式的政治改革力量,必須先奠基於音樂文類的美學形式變革。例如在歌詞寫作上更貼近聽者╱樂迷的日常生活生存條件,做出社會寫實針貶(狄倫式),以獲取聽者/樂迷的適切共鳴,才得以讓他們的情感更加投入,以便能後續對一些矛盾的政治或社會現況做出反思與回應。而非專業的音樂素人得以打破音樂專業限制,進入搖滾樂的生產領域,同時也象徵著遭社會歧視的邊緣族群,或遭制度排擠剝奪生存資源的腐爛失業青少年(龐克式),能靠玩團重新建立自信,甚至做出向上的社會階級流動。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搖滾樂的反叛或革命是間接來自於對音樂有所情感投注的樂迷,而其中的首要條件是,音樂本身要有所創新與變革、要有所共鳴與情感訴求。當然有一點尚須釐清,有一派歌迷的反叛並非採取基進的革命手段,而是走柔性的反社會(anti-social)、反文化(counter-culture)路線,例如濃妝豔抹性別模糊的華麗搖滾,蓄長髮走公社制的嬉痞迷幻搖滾或者吃搖頭丸聽電音的raver等,他們並非會去抗爭矛盾的政治或社會情境,而是以礙眼的方式存在於主流政體或文化價值觀裡。因此,在探討了上述的概念與例子後,我們就能更清楚的知道,革命對於搖滾樂到底所指為何,而搖滾樂到底能與不能。


★後記

很久沒新文章了。在這段空窗期裡,謠言四起,他出車禍了、發胖了、中樂透了不寫封筆了、才華枯竭了、與主流價值靠攏了等等....都對,但更有的是,「一種近來的焦慮對於開台初期的衝動所造成的抹殺」,我要尋回那種衝動,我也希望你們大家也要。

Chiron 2007-09-19 23:44:11

雖然聽不懂在唱什麼
不過主唱的動作讓我有罵髒話的衝動

話說樓上那位RD是你朋友嗎
好幾次他的回應都讓人「出乎意料」=.=

版主回應
他不就是娘疱陳 2007-09-20 16:14:50
RD Chen 2007-09-18 12:14:00

講什麼聽不懂啦
出來黑皮最實在

版主回應

gay聽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XZ1tygRaVw
2007-09-19 13:07:15
塑膠米克 2007-09-17 13:05:41

其實所謂在教會唱的很爽
就是Lawrence Grossberg所言的&quotaffective alliance&quot(情感聯盟),在作用

音樂作為社會媒介的功力(不管是自中古世紀起的宗教音樂,到現今的尾牙KTV,或社會運動現場),便是展現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