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9 10:00:33尚未設定
向大師致敬
2004年暑假我遇到了一個男人,但他已經作古很久了,Par Lagerkvist 拉格維斯特(瑞典作家1891-1974),一個對我來說非常陌生的作家,沒想到他竟然是195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第一次拜讀1956年他在瑞典出版的《The Sibyl 神諭女(又名:女巫)》是一個滿好的經驗,那時候一直在找關於女巫的文本,水牛出版社這本神諭女又舊又不起眼,我放在書架上半個月才拿起來閱讀,作者非常善用真實歷史寫作,足以令讀者誤以為真,故事背景設定在希臘得爾懷(Delphi),當地以阿波羅神殿聞名,該神殿又以神諭聞名,在希臘悲劇中《伊底帕斯》中此神殿曾諭示必須將城中污染之物(伊底帕斯本人)清除出去,全城才能得救。
神殿的神諭是透過祭司們至民間明查暗訪挑選適合的女孩,其過程與《地海古墓》中挑選護陵女祭司是非常相似的,神諭女的地位應是崇高,然而卻因其狂暴曖昧的起乩過程,致使她在常人眼中猶如神的妓女般地受到排擠與孤立,雖然對神擁有盲目的愛,仍然在極端的孤寂下與同鄉男子相愛並多次結合,終因懷了身孕壞了名聲被趕出神殿,愛人莫名其妙的淹死,她只得躲進山裡生下小孩,獨力撫養這個沉默只是終日帶著神秘詭譎的微笑的兒子,她常常在想,這個兒子就是神對她不貞的懲罰。
《The Sibyl》裡還有一個不幸的男子,他本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嬌妻美眷與可愛的孩子,但是自從那個人出現之後,他的人生一切改觀。那天所有的人都去看自稱是「神的兒子」行刑的過程,那個神之子背負著沉重巨大的十字架在群眾圍觀中艱辛前行,來到他家門前終因太疲累而靠著牆喘口氣,對於這個神之子男子並無特別感受,只是不喜歡陌生人尤其還是一個死刑犯靠在他家的門口,於是出言阻止,神之子露出憤怒的神情告訴他將受到永世的詛咒,男子初雖不以為意,到頭來他的生活還是受到嚴重的影響,妻離子散,他也遠走他鄉,尋求一個答案,為什麼他要遭此厄運?四處漂泊無所依歸,最後經人指點找到了隱遁多年,如今已垂垂老矣的神諭女。
拉格維斯特以此女巫一生的苦難與受詛咒之人的人生來證明神是存在的,不管他的面貌是善是惡,另外也書寫神之子另一面,神是善惡分明:「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對於神之子的描寫,是非常特別的,如果說梅爾吉勃遜的《受難記》是一則神之子的浪漫傳說,那麼拉格維斯特的《The Sibyl》就是神之子的陰影,對於此人,拉格維斯特在1944年另一本讓他一炮而紅的《侏儒》再度出現。《侏儒》以第一人稱描寫義大利北部文藝復興時期時代列奧尼大公爵的宮廷故事,戰爭、黑死病、謀殺與影射歷史人物—達文西的故事虛實交錯,拉格維斯特再次在作品中探索人類和不幸的命運,追求人類永遠在發問的種種苦惱和解決之道。
《侏儒》彼可林被迫光著身子讓畫家博納多作畫,強忍怒氣的他看見牆上那幅被公認世界傑作的偉大作品--「最後的晚餐」,侏儒彼可林以嘲諷的心態想著崇高的神之子:
「祂全然無知而安詳地坐在那兒,不相信有人會恨祂或企圖戕害祂。為什麼不會?為什麼祂不會?祂相信世上每一個人都必然愛祂,因為祂是天父之子。何等的單純!何等的無知!這正是為什麼他們會對祂暗懷積憤的緣故,也正是那個奇蹟的由來。人類不喜歡受上帝冒瀆。」
對於上帝也許就跟侏儒一樣,跟人類是不同類的。一個人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命運,彼可林對人類的恨意,操縱生命中一干人的命運,猶如祂眼中的神之子一般。
在看《侏儒》的過程常常令我想起令一位瑞典的大師—英格瑪.柏格曼,同樣是瑞典人,他們似乎對神的存在與生命意義的追求疑問特別多,柏格曼的作品從「天問式」對上帝的質疑,到放棄上帝並轉向追求人道,「我們是因『愛』獲救,不是因為上帝。」
在瑞典這塊土地,半年以上籠罩在冰雪之中,酷寒無趣,造就瑞典人特殊的性格,冷靜思考的傾向包含宗教與道德,這在兩位大師的作品中不斷地在呈現,關於神的面貌,老實說,我比較喜歡拉格維斯特筆下的神之子,至少有血有肉多了。
神殿的神諭是透過祭司們至民間明查暗訪挑選適合的女孩,其過程與《地海古墓》中挑選護陵女祭司是非常相似的,神諭女的地位應是崇高,然而卻因其狂暴曖昧的起乩過程,致使她在常人眼中猶如神的妓女般地受到排擠與孤立,雖然對神擁有盲目的愛,仍然在極端的孤寂下與同鄉男子相愛並多次結合,終因懷了身孕壞了名聲被趕出神殿,愛人莫名其妙的淹死,她只得躲進山裡生下小孩,獨力撫養這個沉默只是終日帶著神秘詭譎的微笑的兒子,她常常在想,這個兒子就是神對她不貞的懲罰。
《The Sibyl》裡還有一個不幸的男子,他本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嬌妻美眷與可愛的孩子,但是自從那個人出現之後,他的人生一切改觀。那天所有的人都去看自稱是「神的兒子」行刑的過程,那個神之子背負著沉重巨大的十字架在群眾圍觀中艱辛前行,來到他家門前終因太疲累而靠著牆喘口氣,對於這個神之子男子並無特別感受,只是不喜歡陌生人尤其還是一個死刑犯靠在他家的門口,於是出言阻止,神之子露出憤怒的神情告訴他將受到永世的詛咒,男子初雖不以為意,到頭來他的生活還是受到嚴重的影響,妻離子散,他也遠走他鄉,尋求一個答案,為什麼他要遭此厄運?四處漂泊無所依歸,最後經人指點找到了隱遁多年,如今已垂垂老矣的神諭女。
拉格維斯特以此女巫一生的苦難與受詛咒之人的人生來證明神是存在的,不管他的面貌是善是惡,另外也書寫神之子另一面,神是善惡分明:「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對於神之子的描寫,是非常特別的,如果說梅爾吉勃遜的《受難記》是一則神之子的浪漫傳說,那麼拉格維斯特的《The Sibyl》就是神之子的陰影,對於此人,拉格維斯特在1944年另一本讓他一炮而紅的《侏儒》再度出現。《侏儒》以第一人稱描寫義大利北部文藝復興時期時代列奧尼大公爵的宮廷故事,戰爭、黑死病、謀殺與影射歷史人物—達文西的故事虛實交錯,拉格維斯特再次在作品中探索人類和不幸的命運,追求人類永遠在發問的種種苦惱和解決之道。
《侏儒》彼可林被迫光著身子讓畫家博納多作畫,強忍怒氣的他看見牆上那幅被公認世界傑作的偉大作品--「最後的晚餐」,侏儒彼可林以嘲諷的心態想著崇高的神之子:
「祂全然無知而安詳地坐在那兒,不相信有人會恨祂或企圖戕害祂。為什麼不會?為什麼祂不會?祂相信世上每一個人都必然愛祂,因為祂是天父之子。何等的單純!何等的無知!這正是為什麼他們會對祂暗懷積憤的緣故,也正是那個奇蹟的由來。人類不喜歡受上帝冒瀆。」
對於上帝也許就跟侏儒一樣,跟人類是不同類的。一個人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命運,彼可林對人類的恨意,操縱生命中一干人的命運,猶如祂眼中的神之子一般。
在看《侏儒》的過程常常令我想起令一位瑞典的大師—英格瑪.柏格曼,同樣是瑞典人,他們似乎對神的存在與生命意義的追求疑問特別多,柏格曼的作品從「天問式」對上帝的質疑,到放棄上帝並轉向追求人道,「我們是因『愛』獲救,不是因為上帝。」
在瑞典這塊土地,半年以上籠罩在冰雪之中,酷寒無趣,造就瑞典人特殊的性格,冷靜思考的傾向包含宗教與道德,這在兩位大師的作品中不斷地在呈現,關於神的面貌,老實說,我比較喜歡拉格維斯特筆下的神之子,至少有血有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