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02 23:00:25尚未設定

遺失百年馬克吐溫手稿重見天日

遺失百年手稿重見天日
【王岫╱報導】

一九九○年,美國加州近好萊塢一位圖書館員芭芭拉‧葛 魯克‧提絲塔(Barbara Gluck Testa)打掃閣樓,無意中發現她祖父葛魯克(James Fraser Gluck)留下的大旅行箱;她打開積滿灰塵且表面似乎有不少母雞啄過、抓過痕跡的箱子,在箱內一大堆雜物中,發現了一包綑著的手寫稿件。一翻閱之下,她愣住了。圖書館員的身分,使她意識到她發現了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塊黃金。

原來是馬克吐溫最著名小說《頑童流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已遺失近百年的前半部分手稿,共六六五頁。

《頑童流浪記》後半部分的手稿,在一八八○年代即已被紐約州水牛城伊瑞郡公共圖書館(Buffalo and Erie County Public Library)所擁有,現在被認為遺失的前半部分手稿得以再現於人間,對研究馬克吐溫的學者而言,無疑是一項驚喜的大發現。

經過學者的調查分析研究,馬克吐溫從一八七六年開始著手寫《頑童流浪記》,花了七年時間才寫完,一八八五年這本小說才印成書出版。馬克吐溫之前寫作,經常手稿寫完後,自己打字一份留作複本保存,而將手寫稿件寄給出版社,但《頑童流浪記》卻是將打字稿寄給出版社,手寫紙張自己留下。學者認為,到後來一直還備受爭議的《頑童流浪記》,在馬克吐溫的寫作過程中,即讓他飽受煎熬,一改再改,也常常陷入文思遲滯無以下筆的困境;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手稿有不同的紙張和不同顏色的墨水筆的字跡。有可能馬克吐溫為了避免印刷廠商會搞錯他改動的字跡或調動的段落,所以將他自己整理後的打字稿交給出版社,而將手稿留下來。前半部分的手稿,是馬克吐溫在一八七六到一八八○年間所寫的。一八八五年,水牛城的律師,也是一位手稿收藏家葛魯克,寫信向馬克吐溫徵詢是否可在《頑童流浪記》出版後,將手稿捐給他當地的圖書館收藏。馬克吐溫答應了,也寄了小說後半部分的手稿給葛魯克轉送伊瑞郡公共圖書館,但他說前半部分一時找不到。兩年以後,馬克吐溫找到了這六百多張的前半部分手稿,再寄給伊瑞郡圖書館。

葛魯克孫女本欲將手稿交由蘇富比公司拍賣,但她是否擁有所有權引起爭議。經過五年多的協調,終於由馬克吐溫的女兒克拉拉(Clara)所創辦的馬克吐溫基金會和伊瑞郡圖書館以及蘇富比公司三者取得協議,實體手稿還是歸伊瑞郡圖書館,其他兩個單位可享有手稿出版權。馬克吐溫基金會委託和其一向關係密切,位於柏克萊加州大學班克福特圖書館(Bancroft Library)的馬克吐溫文獻及計畫中心(The Mark Twain Papers & Project)編印新版本;這本由該中心馬克吐溫研究專家費奇(Victor Fisher)和夥伴莎拉夢(Lin Salamo)所編輯,號稱學者版(Scholar edition)的《頑童流浪記》,厚達一二○四頁,終於二○○三年九月由加州大學出版社推出。

【2004/02/02 聯合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