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7 19:50:23海晏

有感

〈關於社會學〉
˙所謂社會-
特定時空下的多數人。
˙所謂價值觀-
特定時空下多數人的想法。
可由政治手段傳達,達到統馭的目的。
當今:資本主義價值觀(繼承自中產階級)
那麼,控制社會思想真可謂最高形式的馭術。從古至今,統治者為鞏固權力,維持社會秩序,於是有了刑罰的存在。而今日之刑罰相較於古代,更具體的實踐改造脫序者的目的(透過科技、所謂的醫療與物質內化)。試想:古代之刑罰多及於肉身,而今日則出現死刑退潮、對犯人進行心理治療等;我們說古代的刑罰較“野蠻”,我卻不認同改造思想之刑罰可稱為文明。依筆者之觀點,刑罰由及於人身“進步”到內化思想,也是因為人類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化,習慣以大多數人之想法為想法,從以前沒來由的、原始的暴力,到逐步建立屬於特定時空下大多數人之道德觀,進而進行超出刑罰之身體工程;最終,有可能建立眾人即個人的烏托邦社會嗎?當絕對的價值觀深植人心的時候?(如赫胥黎預言的【美麗新世界】),但只要仍有人提出質疑,那樣的社會模式較不可能出現(吧)。
何以超出刑罰?且看我們的教科書、大眾傳播等。
教科書宣揚統治階級的正當性、從勝利者的角度看世界;爲方便統治者的管理,達維持社會秩序之目的,我們進行一定程度以上之儒化工程;還有內化善惡是非的標準等。
而媒體不斷地灌輸我們美醜的定義,爲「上流」、「下流」、「高貴」、「低賤」
等形容詞找範本,於是,人類對於本是抽象的概念有了最直接的、圖像性的標準。
但無論如何,我們仍身在民主社會,我們具有多元性,對於不同文化我們給予最高程度的包容。(現代公民的告白)
(關於歷史學)
˙沒有完全客觀的歷史學
˙可以有教育意義
˙某種程度的謊言
˙如何抽絲剝繭,找到真相-歷史的所在
歷史只是發生(算是最接近動詞的名詞吧,而且是過去式),但當你開始訴說它,同時也開始賦予它你的解釋,無論你把自己縮的多小,主觀意識仍是存在的(於是我們可以從你的歷史學看見你的文化,這仍是有趣的;在最隱晦而不為人所知的深處,我們找到真相,同時賦予他另一種主觀意識-於是一切重頭開始;主觀們可能被同胞清除可能被覆蓋,所以歷史真相在一定的時間後或許不復存在了)。
於是史書的編寫(乃至於教科書)就在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翻開它們,無例外地,只會有勝利者(統治階級)的聲音,大約是因為他們是比較有權力、比較重視歷史與比較知道歷史之編寫能帶來怎樣的結果吧,且我們很小就被教育:教科書(官方)的知識是「正確的」,瞧,控制思想何等簡單。
當然不是只其他階級沒有他們的主觀意識。只是溫飽都有困難的人、能吃飽卻無法接受教育的人、接受教育卻無權力的人,論人數,是絕對大於統治階層的,問題很明顯地出在權力結構。
能夠掌管歷史之解讀權,與整個社會相較那是多大的一個勢力啊。史書傳達的絕對不只是歷史事件,影響讀者更深的是意識形態,史書教導(逼迫)讀者如何解讀過去,更教導他們如何看當代(例:將自身的政權合理化)、看未來。在今日的社會,以台灣為例,因實施義務教育,它能改變的是整體社會的價值觀。(例:塑造認同感)
但隨著極權政治之結束,有為(?)的知識份子是不會讓政府控制總體價值觀的,於是國立編譯館交出了教科書的編寫權,於是歷史課本上少了「夷人」、「番人」等稱謂,於是公民課本的結語總是尊重「多元文化」。
但筆者認為,標語之所以成為標語,只因為它無法做到吧。又例,在高中、大學之升學考試時,為何需要為特定族群加分?我想這其中包含最根本的歧視:沒有加分,你們恐怕進不了好學校吧。(我覺得更可悲的是漢化以久的原住民為了爭取加分而改姓的情況,當然那又是另一番風景了)
哪天,當我們連「多元」都不解其義時,當「膚色」的定義就只是「膚色」時,或許能稱做真正的尊重(不分彼此而給予的)吧。
(差異與不平等)
人權
對差異認同,但不茍同社會的不平等
相信自我價值觀,創造自尊,對抗歧視
介入/揭穿/實踐
有趣的是,人權之剝削往往發生於當事人不自知的同時,因為最底層的,連馬思洛所謂的生理與安全需求皆無法達到的階級,自尊與人權之於他們不存在。
憂心的是人權主義者,他們看到的是自己建構的、人權至上的社會瓦解,不可思議而奔走呼告著。
我並不是在反對什麼。幾年前的報紙吧,記不清國名,依稀能回憶的是內容。
好像是某個非洲國家壓榨童工,要他們超時編織毛毯。人道組織的憤怒使他們立法。從此童工不編毛毯了。
他們餓肚子。
西方世界的人道組織知道嗎?那些小手編出的毛毯也許掛在身為中產階級的他們的客廳。注入其中的資本也許是你剛買下的上市股票。
雇用非法童工的工廠也許是一把刀,而人道組織真正清楚執刀者是誰嗎?好,你可以說你們不要毛毯,你們從此抵制毛毯的進口,但他們可以改生產咖啡;哪日你連咖啡都放棄了,別忘了還有橡膠。問題不在產業的種類,況且就算西方世界不消費,還有廣大的亞洲市場。
你要實踐的人權,有些人終其一生不曾懷想過。
先使他們溫飽吧。你們認識人權也非一天兩天的事情,回頭看看,那是幾個世紀的奮鬥?
當然當今的科技與技術可以縮短時間,但當你搖著人權的旗幟高聲吶喊的同時,不妨想想,因飢餓而最接近死亡的時候,你要食物還是尊嚴?
(關於國家)
˙想像的共同體
˙政治-權力及資源的分配
˙爲求生存的集體訂定的契約
˙抱忠(?)國家
˙大政府-右-被動消極-注重自由
˙小政府-左-主動積極-注重平等
˙民族主義-共同的歷史經驗
歸屬與認同感
˙新民族主義-因政治目的塑造族群、道德情感
˙世界大同主義-消除獨特性
˙社會分工的基礎-對陌生人的依賴
˙社會壓力/國家法律,彼此改變
˙以國家意志指揮個人生活
˙社會精英透過國家力量改造同胞/具體的美好理想(極權統治)
˙進入個人生活的現代社會,其影響力遠大於極權統治
粗體字是教授給我的震撼。確實,他們顛覆了我固有的價值觀。我的教育告訴我民主的美好,今天教授告訴我,改造思想的制約力量。
教育告訴我抱中國家的光榮;認識其背後的政治目的,我發現這種未成全大我而犧牲小我的情操令人匪夷所思。本來麼,資治通鑑裡的烈士總爲效忠君主而犧牲,昏瞶的君主與中心的烈士,留給從前年幼的我不小的疑惑:值得嗎?值得你犧牲的君主不會讓你犧牲的。一轉念,發現烈士不求忠名,爲的是自我實踐,他們是爲時代而犧牲。今日回頭一望,連自我實踐的思想也是昏庸的君主給的(不過這也算互惠吧。有時犧牲真能救國,一死又爲壯士掙得忠名)。
疑惑的還有烏托邦。小組討論讓我見識到共產思想。
首先是有理想的社會精英取得政權,接著是極權統治與愚民教育,當然得停止所有貿易活動,進入農業社會。
我說:那真理呢?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追求真理?
不。人活著是爲追求幸福。知識帶來戰亂,帶來痛苦,沒有知識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真是如此嗎?愛因斯坦說過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為目標,那是與猪無異的。人類生存與奮鬥的目標該是真理啊。
但倘若智慧不曾存在呢?或許把它神話一點-倘若蛇未誘夏娃吃下蘋果,人類仍穿著樹葉,住在伊甸園?
人類從來不了解知識是怎麼一回事。倘若是這樣-或者說,倘若從此刻開始這樣,那麼烏托邦的確是幸福的。
可是知識已然存在,就當它是人類與自己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吧。在想下去,你會發現烏托邦也是知識的產物,有人預言它是知識發展的終極目標-而烏托邦是不存在知識的。
有趣,所謂知識之於人類啊。

上一篇:有效日期7.22.06

下一篇:Pieces

神聖計畫 2008-03-30 01:37:46

寫這麼多字,真是辛苦了。
仍然討厭討厭資本主義
聽Lennon夢囈著revolution時,當Kurt Cobain一槍把自己的腦袋轟上天時,
當卡斯楚與格瓦拉瞇著眼看著群眾時,我們癡肥蠢鈍的將資本主義的麗羽一根一根的自地上拾起,沾點唾液,安插在自己身上滿意的位置。
當噁爛政治人物灑出大量大量口水,咀嚼著自己或臉頰或舌根的肉時,小乖爸爸又開著小黃繞了一圈,我的母親皺眉,又加減了些收支帳目。
經濟學忘了告訴我們,像熱力學第一定律,有人賺,就會有人賠。
高喊人權,以慈悲之名我們暴力的侵犯「弱」
達利說:人們是如此的多欲,以致被自身的慾望從內部猛烈的撕成四大塊。
為什麼人類或自以為是人類或曾經是人類的我們如此美麗與哀愁呢?民主、共產出了問題?或是根本不該有主義的存在?或者,人的群居真的錯了。
我們是在基因的錯誤中誕生。
唉.....真的靠你們研究了,我已經倒了....雙目呆滯的躺在堆滿屍體的拖車上,資本主義運送著的我前往名為三類的焚化爐..........

小乖 2006-07-28 13:45:59

推薦賈德戴蒙的另兩本書
--大崩壞(剛開始看)(很厚)(也很貴)(值得)
--第三種猩猩

海晏 2006-07-28 12:08:26

小乖你真可愛:)
還有,我又想到打破國界的人道組織其實是破壞生態的.他們讓本來該死去的人類活下來,造成地球的負擔.但倘若沒有西方工業國家破壞地球在先的話,我們也不會稱之為”負擔”.
在看槍砲病菌與鋼鐵.再一次發現上帝其實暴力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