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香港國際電影節】《艋舺》(Monga) — 萬華之歌
2010年台灣矚目的電影焦點,就是《艋舺》。講青春,談黑幫,有名星。根據導演鈕承澤與少年時周遭的人部分的經歷故事改編,圍繞八十年代發生台北艋舺地區幫派糾葛與變遷,有當紅的偶像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岳和柯佳嬿等助陣,也有馬如龍、陸弈靜等老前輩壓陣。台灣賀歲檔期上映時不論口碑與票房都一時無,在海外放映時的聲勢可媲美《海角七號》。
如果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青春片,典型或商業類型的台灣倒有不少;要說黑道片,描述台灣日佔時期、黑金政治也有不少。以黑幫掛帥的青春片又走大眾化路線,有卻不多。《艋舺》講的義氣兄弟情,由太子幫的志龍、和尚和外來的蚊子(外省人)延伸於艋舺祖師廟「廟口」角頭的故事,同時展現八十年代台灣的另一面向。艋舺,即台北市發自地城西的萬華區,曾經何時,在這「萬年繁華」之處,猶如香港昔日的九龍城寨,龍蛇混集,黃賭毒三不管之地,現在只剩下二百多年歷史的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老街和老店。艋舺昔日的興衰史,鈕承澤凝固成八十年代的萬華時空,拍出一部萬華地標之作—《艋舺》。
演員出身的豆導(鈕承澤),七十年代起已與台灣電視界一起拼搏成長,經過不少風浪;2004年在周杰倫的推波助瀾下本來籌拍的《艋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幾經人生的黑暗低潮卻拍成了自嘲自艾的小品《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2007),在台北金馬影展中闖出自我風格。當《艋舺》這個案子再次押後到開拍無期,這隻「獨木小舟」(艋舺的意思)在這次驚濤駭浪中走出海闊天空的陰霾,當中的歷練是不為人道吧。片中兩位男主角亦在倒戈之聲中演技茁壯成長,如果沒有接受過從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和《敗犬女王》的磨練走向成熟,「和尚」阮經天大將之風的身段;憑《痞子英雄》短時間內竄紅兼封金鐘獎視帝的趙又廷,「蚊子」一角亦給予大銀幕上很不錯的磨練機會。選角中以馬如龍飾演的老大Geta最有『份量』,雖然戲份不及太子幫,也不算是擔正男主角,但無論他出現那個畫面上,在剝皮寮家中懲罰太子幫或是煮一頓飯、老街街角路邊與蚊子談小吃,頓時令人感到一股時間凝止的氣氛,彷如覓回舊萬華的風光,就是全片的靈魂人物。
我們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是義氣。什麼是黑道﹖當志龍(鳳小岳飾)向替父親報仇的狗仔孩(陳漢典飾)施行家法,或是Geta被自己人背叛而死於自己的地盤廟口,兩代人也是混黑道,黑道也是人性,豆導拍出的只是人性的抉擇。朋輩之義氣何價﹖從便當中的雞腿而被收他入幫的蚊子,至志龍領軍的太子幫,在華西街夜市和隘門的橫銜窄巷中奔馳,甚至蚊子在寶平里遇上流鶯小凝(柯佳嬿飾),到五人幫闖禍上山到黑道少林寺潛心修練,直到下山後外來黑勢力的大舉入侵,在背信棄義的生死關頭,兄弟情面對公義和自身問題,又值何價呢﹖豆導的鏡頭把暮氣沉沉的萬華,重現被遺忘的艋舺時光隧道,包軒鳴拍出三教九流與庶民生活的氣息,陳珊妮的搖滾音樂飄盪八十年代老歌的味道,美術組強烈地加濃了地方色彩,讓萬華的一景一物復刻重現。從祖師廟的兄弟結拜情義至刀光劍影的大撕殺落幕,《艋舺》先甜後苦的少年哀歌,流露著是純真的心與成長的歷練。
誰說少年不知愁滋味。對於太子幫來說,秘密基地人去留空,他們的艋舺豈止識盡愁滋味,簡直是流盡血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