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1 22:51:12嘉頓 Garden

費穆《孔夫子》與胡玟《孔子︰決戰春秋》之間的思考



近年興起的孔熱,由胡玫導演的電影《孔子︰決戰春秋》(簡稱︰孔子)鬧得最為熾熱,周潤發扮演的萬世師表也甚具爭議。這個題材不好拍,聖人的事蹟拍得過於娛樂性受人非議甚之不敬,如拍得過於學術性那怕太深奧且沉悶吧。2009年在香港電影節後,幸好在電影資料館的加場,有機會在5月一睹1940年費穆版本《孔夫子》。這個散佚半世紀的《孔夫子》,2001年經數碼技術復修後,終於在2009年重現人間。



一部四十年代的黑白片,在放映前已強調是菲林多年來因嚴重損壞而令部分畫面和聲音有所遺缺,與2009年放映版極大的差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經義大利的復修專家多年來的努力,看到的復修版本畫面已是相當清晰,能復聲的對白和配樂部分也立體化,實屬影迷之福。只是在2009年4月香港電影節期間見影評人石琪在明報的專欄上以三篇電影文()介紹《孔夫子》並評為『有悲情無神韻』,再看與2010年2月1日同在專欄上述胡玫作品《孔子》的評價,令我不明所以。

 

*** 不再談史實,只想談電影 ***

 

恕我孤陋寡聞,當年只因田壯壯的翻拍才看過費穆的《小城之春》。被喻為華語百年電影之首,我當年覺得費穆的《小城之春》拍攝手法過於拘泥,微妙但內歛的情感表達未能觸動人心,因此再沒有接觸費穆的其他作品。直至2009年看《孔夫子》,才開始明白上海的電影人在抗日的國家存亡之秋對時局的悲慟之慨。1948年《小城之春》寫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宅家道中落的人與情,而1942年公映的《孔夫子》卻反映了戰前激動人心的情懷。

看《孔夫子》,除了黑白片子的潔淨,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幾何感,在大量廠景的營造下,畫面上夫子在師徒、君臣、敵友之間總是呈現一份尊與卑,再看電影資料館特別推出的《孔夫子》影片刊行,在文化工作者古先兆申撰寫的【電影作為一種「文體」—費穆在《孔夫子》的探索】一文中,才明白『窗戶』設計就是空間與尊卑的「始作俑者」,配上文縐縐的古文,雖然跨張的燈光和粗糙的佈景,但毫不損構圖的目的,就是襯托成非現實的視覺感。


廿二世紀的今天再看《孔夫子》,其佈局的精奇,尤其多場留白的夫子沉思望外的長鏡頭,以及回衛國後高在杏壇再授課的終結,仍然歷歷在目。反觀,胡玫《孔子》,大量的特效來補充春秋的缺口,不時的電腦特效來畫出千軍萬馬、城內外的長鏡頭,這就是春秋嗎﹖我看夫子在夾谷之會中智取齊侯(陽貨)才是正道。夫子走遍荒漠之地、甚至冰山湖泊,流迫數十載,其實不及他在雨中與馬的落魄處理來得簡單;還是夫子迷亂時想起恩師的話,或是白髮斑斑的他在看似人間仙境中談【春秋】,效果弄巧成拙,不知為什麼反而令我想起假道學。


 

在人物的處理,修復的《孔夫子》非足本,並不能一概而談。但顏回的仁、子路的智,甚至陽貨的奸、南子的媚,也恰如其分,厄於陳蔡的『喪家之犬』更也拍出費穆撰文的【孔子及其時代】中『耶穌論』的大仁。雖然如此一說,將孔學與西方的宗教來論,費穆的《孔夫子》實在藝高人膽大,甚至聽起來不知天高地厚了吧。但以時局來定論,導演生於憂悲之年,未致於可保家衛國和助社稷抗日,但某程度以電影震奮國人民(他也曾於1937年執導「國防電影」《狼山喋血記》)。另一方面,費穆自40年起的電影生涯也並不如意,艱難籌拍《孔夫子》,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抗與敵偽電影公司合作而黯然退下影壇,其人生的理念與經歷,倒是有自認是失敗者孔夫子的影子。

經歷了文革反儒的劫難,半世紀後《孔子》再現大銀幕,本來的乍驚乍喜的心情,在步出戲院時變成既驚又悲的感慨。今時今日,以中國的國力,只拍出無形無神的孔子。我並沒孔學的門徒,也沒有看過國內所有的孔子戲劇之作,但作為黃炎子孫,這位留傳萬世的士大夫的仁愛與氣度,和憂國憂民的救國理想,延續於七十年後的《孔子》,倒有點……怎麼說,就是不甘吧。錯不盡在第五代的導演,也並周潤發演出之故。只是配合中國國情與電影發展,如此固步自封,絕不適合拍《孔子》。

 

 

後話︰

  • 《孔子︰決戰春秋》在上映時已是古怪不合題,看副題《決戰春秋》還以為吳宇森的《赤壁》番外篇呢。
  • 周潤發有幾場戲的演出,很特別,就是馬車的苦不堪言至豁然開朗的轉化,很有神,是自《滿城盡帶黃金甲》後扮演皇帝他毒打皇兒致死之後又一精彩的瞬間。
  • 另外,看《孔子》時的兩句鐘,不時令我想起張之亮作品《墨子》,完全不同的學派與電影,說真的,我寧願看《墨子》,起碼看出了導演的誠意與電影的戲味。

 

香港電影資料館《孔夫子》簡介︰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filmprog/chinese/2009confucius/2009confucius_film01.html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